呂后為何痛恨戚夫人?

屎蛋君


對一個女人來說,你奪走了她的男人,還想奪走她兒子繼承人的位子,她如何不會憎恨呢?

無論她如何憎恨,採取如何狠毒的報復措施,都是可能的,而且都是必然的。

01

賢惠的呂雉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

呂雉是單父縣人,後來呂家因為躲避仇家,隨父親來到沛縣定居。

由於呂太公認為他的這個女兒十分難得,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嫁人。

在沛縣有身份的世族官吏祝賀呂太公喬遷之喜的宴會上,太公見到了劉邦。

呂太公對劉邦說:“我很會相面,沒見過像你這樣相貌非凡的人。希望你願意接受我的女兒做你的糟糠之妻。”

此時的劉邦已經三十五歲,比呂雉大了十五歲,而且還與一個曹氏婦人有了一個兒子劉肥。

目前也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亭長。

何況呂公與縣令是好朋友,也是有根基的人。

特別是聽到呂公說會相面,認為自己是相貌非凡的人。

呂公願意把心愛的寶貝女兒嫁給他,劉邦心裡那個美,就不用說了。

可呂公的妻子呂媼不樂意了,說:“你認為女兒難得,縣令對你那麼好,還不肯嫁女兒,居然要把她嫁給劉邦?”

呂公卻說:“這不是你婦人家懂得事。”

呂雉剛剛嫁給劉邦的時候,生活並不富裕。

劉邦為了公務以及與朋友周旋,三天兩頭不見蹤影。時常到處閒逛,騙吃騙喝,不太顧及家庭。

呂雉任勞任怨,帶領家屬從事農桑針織,侍奉公婆,養育子女。對劉邦跟曹氏所生的兒子劉肥也很不錯。

劉邦由於醉酒導致囚犯逃跑,自己亡命芒碭山躲避。

呂雉除了獨自支撐家庭外,還不時長途跋涉,為丈夫送衣物和食品。

這的確難能可貴。

後來,呂雉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這就是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劉邦追隨項梁、項羽起義,四處征戰。

呂雉跟劉邦的家屬一直留在沛縣,提心吊膽,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

02

憋屈的皇后

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

劉邦派人去迎接劉太公與呂雉等家屬到軍中。

由於楚漢戰爭爆發,受到楚軍阻止。

前205年,劉邦一舉攻下楚都彭城,將家屬接了過來。

由於項羽率領騎兵迅速回防,打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劉邦丟棄家屬,獨自逃跑。

呂雉等所有人都被項羽俘獲,直到前203年,楚漢議和,方才被放回歸漢。

回到劉邦身邊後,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已經有了寵幸的戚夫人。

此時,呂雉由於年齡長於戚夫人,而且有年幼的子女拖累,常常是作為留守不能跟隨劉邦四處征戰,而伴隨劉邦身邊的是戚夫人。

前202年,劉邦即皇帝位,定都洛陽,國號為漢。立王后呂雉為皇后,立呂雉之子劉盈為皇太子。

後來,戚夫人自恃得寵,時常在劉邦面前哭哭鬧鬧,想讓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取代太子劉盈。

劉邦也認為劉盈過於仁弱,以“不類我”為由,想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因為“如意類我”。

但廢長立幼的事,遭到了朝中大臣周昌、叔孫通等人的堅決反對。

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

在這次平叛中,劉邦第二次受到致命箭傷,引發嚴重的疾病。

劉邦預感到生命盡頭來臨,廢立太子之事更加強烈。

張良勸阻無效,託病不再上朝;太子太傅叔孫通以死相諫,劉邦假裝聽從,但廢立的想法毫無改變。

常言道:“糟糠之妻不下堂,患難夫妻不可忘。”

本就是好色之徒的劉邦,現在貴為帝王,喜新厭舊,後宮三千也無可厚非。

作為結髮妻子,貴為皇后的呂雉,對劉邦的冷遇,心中的鬱悶自不必多言。

但這也是帝王皇室的常態,對此,呂后也能夠理解、容忍,接受。

現在,又要打她兒子的主意,想廢掉太子之位,這是呂雉無法容忍的。

呂雉跟隨劉邦提心吊膽,顛簸流離半生,如果太子被廢,作為廢太子的嫡母,其結局可想而知。

呂后非常驚慌,不知道如何保住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

此時,呂后心中的憋屈、怨恨、恐懼,日益積累,激發出女人特有的護犢求生的鬥志。

即便是魚死網破,呂后也會為此一搏。

一般的女人,面對這種情形和處境,都會為之拼命,何況是千古一後的呂雉哪!

03

歹毒的太后

走投無路的呂后,只好背水一戰。

這時,有人給呂后出主意,讓他去找張良。

呂后就讓她的哥哥呂澤劫持了張良,逼著張良出主意。

張良無奈,就說:“陛下困難的時候還能聽我的意見,現在是聽不進去了。廢長立幼這事,已經不是靠說說話,動動嘴皮子就可以解決的事。陛下很看重的商山四皓(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始終請不來。他們認為陛下對臣下十分傲慢,不願出來侍奉陛下。如果把他們請來輔佐太子,或許能起作用。“

呂后立馬行動,指派呂澤讓人帶著太子的親筆信,還帶著厚禮,請商山四皓出山。

一次朝宴,劉邦看到太子身邊有四個八十多歲的老頭,詢問姓名,得知是商山四皓。

自己多次都請不出來的人,出來輔佐太子。劉邦知道太子已經羽翼豐滿,不可動搖,就說:“煩請四位好好替我照顧好太子。”

四位老人離去後,劉邦對戚夫人說:“太子的地位已經穩固,真正的主人是呂后。”

劉邦再也不提廢立太子之事。

呂雉性格剛毅,從被項羽俘獲歸漢以後,就成為劉漢決策集團的重要人物。

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就從殺人開始,首選目標就是韓信。

她趁劉邦外出征戰之際,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

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為帝,呂雉開始獨掌大權。

對於劉邦的原有妃嬪,大多進行常規處置,如有兒子者,跟隨兒子就國為諸侯王太后。

獨有戚夫人,呂雉堅決不肯放過。

種下苦種子,沒有甜菜吃。

這是大家都會想到的結局。

一開始,呂雉懲罰戚夫人做苦工。

戚夫人心有怨言,私下就唱到:“兒子為王,母親為奴僕。”

呂雉因而大怒,於前195年十二月,殺掉趙王如意,並將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將她毒啞,這才拋入茅廁之中,稱為“人彘”。

呂后竟然讓劉盈來看,劉盈痛哭失聲,命人跟呂后說:“這種事不是人所能夠做得出來的。自己是太后的兒子,無法治理天下。”

最終,劉盈憂鬱至死,呂后獨攬朝政。

呂后下手的確太狠了一些,慘無人道,超出了常人接受的限度。

但試想一下,如果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成為了帝王,廢掉了劉盈,會如何處置呂雉母子的哪?

死法不同,或許文雅一些,但絕不會逃脫一死的命運。

呂雉對其他妃嬪也不都是如此殘忍,既然沒有把握除掉呂雉母子,戚夫人就應當保持低調。

願賭服輸,既然敗給了呂后,那就不要再有怨言。

畢竟命運已經不再掌握在自己手裡。

儘管呂雉對劉邦其他的兒子,也幾乎趕盡殺絕,但對劉肥還是不錯。

看來還是事在人為。

呂雉清楚危險所在,也就時刻保持警惕,消除隱患。

不可否認呂雉就是一個陰謀家,殘酷無情,但也不得不承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劉盈的確是仁弱了些,但他沒有考慮到呂雉的苦心。

如果從一個女人正常的心理變化來看,由賢惠的妻子,到憋屈的皇后,再到歹毒的太后,呂雉的行為也是合乎邏輯,符合常理的。

女人下手更狠,不可以隨便招惹。


豹眼看歷史


兩個死掐的女人背後,必有一個“偏心”的男人。呂雉痛恨戚夫人,表面上看是爭風吃醋,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權益,甚至可以說是為了自身的安全。重壓之下,把一個典型的良家婦女,硬生生改造成了一個心狠手辣的變態狂。結果看,似乎呂雉贏得了“金腰帶”,其實這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一、從“賢婦”到“硬漢”

呂雉年紀輕輕嫁給了一箇中年大叔,這個中年大叔還是個一事無成的“潑皮無賴”。與其說是呂太公是慧眼識珠,我覺得還不如說,呂太公是拿女兒的青春,換一個地痞對外來戶的庇護。

剛進門就得撫養一個別人留下的兒子,呂雉沒有抱怨,一心操持家務,侍奉公爹,做起了賢惠的良家婦女。劉邦雖然成天不著家,日子也算平淡,如果就此下去,呂雉的一生軌跡,與農家婦女無二,沒有顯赫,也不用經歷人生的煉獄痛苦。但隨著劉邦的拉桿子,呂雉的生活,不得不進入一個大起大落的軌道。

丈夫從騙吃騙喝的老流氓,變身刀口舔血的造反頭頭,呂雉的提心吊膽毋庸置疑。劉邦好容易升級到漢王,呂雉本可以享受享受王后的幸福時光,卻不料又落入項羽的手中,足足過了三年的人質生涯。

從結果向前推,後人讀起來很輕鬆,但細想一下,三年身在敵營,誰知道哪一刻是自己的魂斷日?即便是男人,恐怕也未必挺得住這種壓力。這種煎熬,把一個弱小的女子,煉成了一個心腸堅硬的“漢子”。

二、從“硬漢”到“心機婊”

三年刀下餘生,終於回到家了。一回首,驀然發現,丈夫的床頭已經不屬於自己,劉邦的身邊除了如花似玉的戚夫人,還多了個掌上明珠劉如意,人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她和一雙兒女,倒像是個外來戶。

十幾年的煎熬,就換來個錦衣玉食?如果這麼想就太小女人了,枉費了上天賜給她的十幾年苦難生活。此時,呂雉已經蛻變為半個政治家。她深知,自己和兒子,只是丈夫這個大家庭中弱小的一份子,如果不能守住現有的“嫡系”身份,將來想錦衣玉食,安度餘生,恐怕都是奢望。皇權鬥爭都是血淋淋的,呂雉已經提前得到了“專業訓練”,單純已不屬於呂雉,九轉回腸,費盡心機成了她此後生活的主旋律。

為了保住兒子的地位,她開始主動步入丈夫的政治生活,一面幫助丈夫出謀劃策,一面結交昔日跟她討吃討喝的兄弟。就這樣,她在兒子荒漠般的生活中,硬是營造出了一片綠洲。相反,花房裡的戚夫人母子,死守著劉邦的私寵,獨守溫室,醉生夢死。

三、從“心機婊”到“毒婦”

當那個對她威脅最大的男人,自己的丈夫劉邦駕崩後,她終於呼出了壓抑幾十年的怨氣!解放了,從此告別提心吊膽,從此自己就是劉家唯一的女主人,不!大漢帝國的唯一女主人!

此時,呂雉原本柔弱的心腸,早就被覆蓋上了一層堅硬的鎧甲,心情味穿不透的鎧甲!帶毒的鎧甲!

人性的脆弱,決定了人需要情感的宣洩口。幾十年的痛苦後,呂雉當然也需要宣洩,於是戚夫人倒黴了,劉如意倒黴了,殃及魚池,連劉邦其他的兒子們都城門失火。

毒殺劉如意,把戚夫人製作成“人彘”,呂雉一次次挑戰人類的極限,一次次刷新人性醜陋的記錄。她甚至把自己的親兒子,也逼成半瘋半傻的廢人。面對人們指責,呂雉可能會詫異地問:難道我對兒子的愛還不夠嗎?

她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是個從頭“毒”到腳,從外“毒”到內的“毒婦”,誰佔誰亡,誰碰誰死!在她的世界裡,她所做的一切不無可指責,更不應該懷疑她對兒子的一片母愛!

四、兩個女人的恩怨

從以上經歷,我們就可以發現,呂雉對戚夫人的恨,哪是女人爭寵的嫉妒,她爭的是自己權益,甚至自己未來生存的安全。那個名為丈夫,她早已恨之入骨的傢伙,跟她還有半絲感情嗎?沒有,絕對沒有,呂雉內心深處,恐怕很希望他早點“崩”了。

說到底,戚夫人也很悲催,她什麼時候能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她就是劉邦身邊的一片落葉,劉邦一揮手之間的風,就是她生活的節奏——飄來飄去。

兩個女人的恩怨,源於背後這個共享的偏心男人。也許劉邦也很委屈,哪個帝王的私生活不是如此,我出格嗎?

說來說去,這就是歷史,特定環境下的人生悲歡,誰也擺脫不了,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尋根拜祖


呂后為啥痛恨戚夫人,地球人都懂。

一、戚夫人佔據了劉邦的寵愛

說來話長。

彭城大戰,劉邦完敗給項羽。

劉邦的父母和妻子呂后都被俘虜了。

呂后悽悽慘慘做了三年階下囚。

三年後,楚漢鴻溝和議,劉邦的家人才被放回來。

回來後,呂后迎來的不是丈夫的關愛,而是丈夫的冷漠。

在這三年裡,劉邦身邊多了一個年輕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

不難想像,此刻,呂后的內心有多麼悲涼。

原配妻子陪丈夫創業,吃苦受累,等到丈夫事業成功了,原配妻子芳華不再,衰老滄桑,丈夫身邊來了一個年輕漂亮的狐狸精,奪走了丈夫的關愛。



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把呂后的兒子劉盈比下去了

這一點最要命。

漢朝成立後,劉盈被立為皇太子。

隨著劉盈漸漸長大,劉邦越來越發現這個兒子不像自己。

劉盈善良、軟弱,沒有原則,做事情缺少決斷。一句話,不是當皇帝的材料。

戚夫人生的劉如意聰明果斷,劉邦看好這個兒子有培養前途。

劉邦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可以想像,呂后有多麼難過,多麼絕望。

在大臣們的支持下,呂后才艱難地保住兒子的太子位。

戚夫人母子的悲慘結局已經註定。

劉邦一死,呂后就開始了她的報復行動。


餘明講歷史


呂雉這麼極端仇恨戚夫人,既因為戚夫人想要搶奪的太多,也因為呂雉的性格早已大變,已非當初。



呂雉早期還是賢惠的,出身大小姐,不到二十嫁給劉邦,當時的劉邦只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一窮二白,年長她十五歲,和情婦曹氏育有一子劉肥。操勞家務,照顧父母,後面生育子女,又得照顧子女。而劉邦則是每天應付公務或和狐朋狗友廝混。後來劉邦犯事逃到芒碭山,呂雉又得跋山涉水去送食物衣物。多年的操勞,呂雉磨練的很是獨立自主。這時候,呂雉埋怨劉邦是人之常情,不埋怨劉邦是賢良淑德。

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殺得一路丟子棄女,劉太公、呂雉被楚軍俘獲,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議和時釋放。我覺得這段時間是呂雉性情大變的轉折期。突遭兵禍,命懸人手,整日提心吊膽。當劉邦笑要父肉湯的言語傳來,呂雉怕是更絕望了,對自己、對劉邦絕望了。

或許那時她明白了,自己能依靠的永遠只有自己,能愛的只有子女;在這個命比草賤的世界,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主宰別人,而不是被別人主宰。



等到呂雉好不容易回到劉邦身邊,卻發現自己的男人劉邦早已被戚夫人搶走了,此時的呂雉因為年長,常常作為留守,和劉邦的感情日益變淡。本是苦日子熬到頭了,卻不想還是苦日子,能不恨戚夫人,或許也恨劉邦了。

而戚夫人自恃恩寵,在劉邦面前日夜哭鬧,想要讓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奪取太子之位。劉邦很愛戚夫人和如意,以如意類我、劉盈不類我為名,不惜和群臣對立,想要改立如意為太子。幾次都很危險,呂雉被逼無奈,逼張良出主意,請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劉邦才黯然放棄。

戚夫人對於呂雉來說,先是奪夫之恨,又是奪兒子太子之位之仇,政權更替,自己和兒女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而屢遭磨難,這時的呂雉早已成為一位政治家,是漢王朝最高決策層之一,手段更是狠辣,韓信被斬鍾室、彭越成肉醬,下場有多慘;對劉邦也恨,對皇室出手毫不客氣,劉肥差點別殺,三位趙王接連被殺;至於她最恨的戚夫人,報復的手段更是變態不堪,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將她毒啞,扔在豬圈,稱為“人彘”,意為人中之豬。更變態還邀劉盈來欣賞,嚇得劉盈驚駭異常,不願處理政事。


雲跡樂談


呂雉可沒有單單隻恨戚夫人啊,事實上除了薄姬,劉邦曾經寵幸過的妃子,呂雉一個也沒有放過。尤其是戚夫人死的最慘。

耳朵被燻聾了,眼睛被挖了,喉嚨被弄啞,手腳全部被斬,最後被扔進了的豬圈裡,稱之為“人彘”。(彘,是豬的意思。),最後還把親兒子劉盈叫過來瞧她乾的“好事”。

至於呂雉為啥這麼恨戚夫人,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即便放到現在有那個女人不恨小三的,更何況是像呂雉這樣的超級“女強人”,叔能忍,嫂都不能忍。

還有一個可能是,戚夫人經常叫劉邦立自己的兒子 劉如意 為太子,廢了呂雉的兒子,劉盈,所以後來劉如意也被呂雉害死了。

不過,大家發現問題了沒,呂雉為啥要把他的兒子劉盈叫過來看她的兇案現場?

官方說法是呂雉為了嚇唬劉盈,方便自己親政。劉盈看了之後,大聲哭訴說這不是人乾的事,說有太后自己恐怕今後是無法治理天下了。

事實也正如劉盈所說,從今以後劉盈就不理朝政了。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了問題了沒

其實折磨戚夫人,然後叫劉盈來瞧,是假。呂雉上臺親政才是真。只是為了在男尊女卑的時代不丟皇帝劉盈的面子而已,甚至這個故事本身都很有可能不存在。就算要殺了戚夫人,又何必叫劉盈來看呢?劉盈也是戰爭年代過來的人,還是呂雉的親兒子,莫非是呂雉覺得劉盈從小到大受的刺激太少?如果是洩憤的層面,用易中天老師的話來說,一個人受到了這麼多折磨,酷刑,身體都不會再有感覺了,既然戚夫人不痛,那麼呂后何快之有。

前面說的薄姬,呂后為什麼放過她,其實呂雉也只是同命相惜而已,薄姬也很少見到劉邦,常年陪伴在劉邦身邊的就是戚夫人了,呂后一般都是留守大本營。後來呂后死了,諸呂被殺,薄姬的兒子代王劉恆居然當了皇帝。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反倒成了最後的贏家。


有趣豬


漢高祖皇后。楚漢戰爭初期,曾為項羽所俘,數年後獲釋。劉幫稱帝后,助高祖誅滅韓信、鼓越等異姓諸侯王。其子惠帝即位,她實際掌握政權,殺戚夫人及其子趙王如意。惠帝死,她臨朝稱制,封諸呂為王侯,讓其控制軍隊,並用寵臣審食其任左丞相,掌握實權。前180年病死,共掌握政權十六年。她死後,諸呂謀作亂,為太尉周勃等平定。詳情參考《史記》

呂后和戚夫人,一個是同甘共苦的原配老婆,一個是坐享其成半路殺出來的小三,註定兩人之間勢必會有一段悲悽故事。閒話少說,迴歸主題。說呂后為何痛恨戚夫人這件事情。我想呂后對戚夫人的痛恨源自於兩方面,一個是想廢太子劉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喜歡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不喜歡劉盈,這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劉盈封為太子的時候,劉邦就有想廢掉劉盈而讓劉如意當太子念頭,你說作為女人的呂后豈能不痛恨。


戚夫人經常吹枕邊風幫自己的兒子搶奪帝位,這一點就足以讓呂后對她動了殺心。女人都知道一個道理,女人成為人母,對待子女的事情,往往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戚夫人此舉,絕對是呂后所不能容忍的。另一個痛恨估計是劉邦萬分疼愛這個小老婆,對原配呂后不冷不熱,著實讓呂后心中不爽。縱觀古往今來,女人吃起醋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情敵可以列為女人吃醋的頭號仇恨對象,女人會想盡一切辦法打擊或報復情敵。

女人為了爭奪心愛的男人而勾心鬥角,耍心眼在當下社會里也屢屢皆是。以至於演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殺戳之事。說句後話,呂后的殘忍在歷史上是有目共睹的,可她也為漢室江山的奠定了不可磨滅的一些貢獻,深得漢朝政權時期老臣們的尊重。小老婆戚氏雖說得到了劉邦愛情,可劉邦越是愛她,呂后就越發嫉妒她、仇恨她,而小老婆戚氏年紀尚小,也不懂得富貴不能獨尊,貧賤不能移的遷回處世的精髓。所以她一直依靠劉邦的寵愛,對呂后不屑一顧。於是,矛盾逐漸激化彰顯,以至於在劉邦死後引來殺身之禍。自古紅顏多薄命,作為女人,可以肯定地說她們二人之間的矛盾是日積月累起來的,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劉邦的婚內出軌直接害死了劉如意,害了戚夫人。


歷史中簡堂趙劉果兒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還是很大膽的,《高祖本紀》中他開篇就說漢高祖劉邦從年輕就開始“好酒及色”,並且,劉邦在迎娶呂雉之前,就已經和“外婦”曹氏生了私生子劉肥。在後來的起義過程中,劉邦也不斷地在擴充自己的後宮,比如除掉魏王豹之後,他直接把魏王豹的嬪妃全部收編了(其中就包括薄姬)。但是,在劉邦眾多後宮嬪妃之中,呂雉只恨戚夫人。

首先,戚夫人受寵的時機不太好——呂雉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俘虜,一直到楚漢議和才被放回來,她是當了兩年左右的人質啊!哪天不是整天冒著殺頭的危險?而當她終於大難不死,回到劉邦身邊之時,卻發現劉邦已經被會唱會跳又漂亮的戚夫人迷得神魂顛倒了,這著實是令人生氣。

其次,戚夫人觸動了呂雉的根本利益。呂雉可是著名的政治家啊,一般的小仇小怨她是不會記在心裡的,但是她有自己的底線——劉盈順利即位就是她的底線!但是戚夫人乘著自己得寵而得寸進尺,開始吹枕邊風,想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劉盈的太子之位。雖然呂雉想盡了各種辦法,最終保住了劉盈,但是此時的她已經對戚夫人恨之入骨了。

第三,劉邦平時寵著戚夫人也就算了,在關鍵時刻卻也犯了迷糊,甚至看著陪自己出生入死這麼多年的兒子也不順眼了,竟然也真的起了廢立之意。既然廢立不成,又開始抱著戚夫人痛哭。戚夫人母子已經之國了,他還念念不忘,甚至臨終的時候還要下令處死自己的妹夫樊噲!這一切骨肉分離之事全都是戚夫人害的啊!呂雉能不恨嗎?


國史通論


戚夫人這是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她之所以被呂后慘無人道的做成人彘,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戚夫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的呢?


一劉邦的患難之妻,呂雉


劉邦,和呂雉的結合本是呂老太公的政治投機行為,呂雉知書達理,是有名的賢惠之人,心胸開闊,對劉邦與曹寡婦的風流韻事從不過問,對劉邦與曹寡婦所生之子愛如己出,支持劉邦的事業,為此遭了不少罪,但是始終不忘初心,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這是呂雉應得的,呂雉對於漢朝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勳。



二扭曲的心態,


劉邦本是好色之徒,在劉邦攻下彭城之後,年輕貌美的戚夫人就成了劉邦這位好色之徒的新寵,日日夜夜恩愛,根本不顧及呂雉的感受,呂雉也識大體,從不過問劉邦的私生活,戚夫人這位小三,人心不足蛇吞象,以為憑藉著自己美麗的容顏和劉邦寵愛的三子劉如意就能上位,戚夫人真是不簡單,屢次勸說劉邦改立太子,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的小九九對閱人無數的劉邦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為了試探文武眾臣對太子的忠誠度和張良共同上演了一出雙簧戲,既贏得了戚夫人的歡心,又看出了大臣對太子的忠誠度,所謂的商山四皓只不過是藉口吧了,劉邦是想讓戚夫人斷了這念想,但是戚夫人不知好歹,我兒子當不成太子,當趙王總行了吧!豈不知原來的趙王本是呂雉的女婿,呂雉為了補償對女兒的愧疚,竟然讓親外甥女嫁給自己的舅舅,戚夫人剝奪呂雉女婿趙王的爵位,又一次得罪了呂雉。把一個善良無助的女人逼上絕路,終於走上了心裡變態之路。




三心如蛇蠍的呂雉,


呂雉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首先從殺人開始,拿誰開刀呢?這時冤大頭韓信來了,韓信功勞最大,殺他,殺一儆百,呂雉和蕭荷聯手殺了韓信,呂雉又殺掉了彭越,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劉邦死後,太子即位,呂雉臨朝聽政,呂雉可以是鐵蝴蝶,政治手腕強硬,對於戚夫人,呂雉只是罰她舂米,戚夫人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對此頗有怨言,戚夫人真是不知進退,她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呂雉趁劉穎不在,命人毒死了趙王如意,又將戚夫人做成人彘,真是殘忍至極,不過沒法,如果戚夫人真的上位,呂雉的下場和太子的下場會更慘。


約定9521


在一個經歷過半生辛酸,在最苦難的日子陪著丈夫的女人的眼裡,那些被寵的嬪妃都是強盜,掠奪者。

她半生心血和青春付於苦難歲月,等到榮華富貴的日子,卻是她人與自己共享半壁江山。

偏在這時,戚夫人還在劉邦耳邊吹風要廢了呂后兒子的太子之位,立戚夫兒子為太子。

這半生,呂后除了兒子這個念想,還剩下什麼。

男人的寵愛已拱手讓人,難道那個女人還不知足嗎?

可是廢太子的話,不斷從劉邦的口中說出,那個備受寵愛的戚夫人,天天吹著枕邊風,劉邦的心早已傾斜。

呂稚突然醒悟,幸福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在帝王世家,在權謀的國度,哪有什麼雲淡風輕與和風細雨。

她不想自己成了糟糠之後,還要老來無依。她必須要收起曾經的堅忍與賢良淑德,才能保全後半生的安穩,還有兒女的未來。

呂稚從一個賢良淑惠的婦人,一躍成為狠毒霸道的帝后, 不能不說,一個人心性的轉變,往往來源於環境的逼迫。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天生狠毒。

哪個女人不願歲月靜好呢,呂稚也不例外。

只是愛和妒忌,加速了她性情的變異;生存與毀滅的抉擇,讓她不得不為自己負重前行。

無情莫道帝王家,對於生長在皇宮裡的女人,愛是奢侈品,情是羈絆物,也許只有狠決,才是活下去的武器。


A一花一世界A


呂后確實對戚夫人恨之入骨,但其根本原因不是戚夫人橫刀奪愛,而是她妄圖為自己的兒子爭奪儲君之位。戚夫人說白了就是一個傻白甜,以為倚仗著劉邦的寵愛,撒撒嬌吹吹枕邊風便可大功告成,很傻很天真,一來劉邦還沒老糊塗到大是大非不分的地步,二來她也太低估了呂后。呂后虐死戚夫人的手段,殘忍狠毒的程度可謂空前絕後,登峰造極,令人不寒而慄。



楚漢戰爭前期,劉邦被項羽打得屁滾尿流,狼狽不堪。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遇到了戚夫人,他一生當中最愛的女人。戚夫人年輕貌美、能歌善舞,呂后此時已是黃臉婆一枚,脫光了劉邦都不想多看一眼。所以,劉邦深陷戚夫人的溫柔鄉不能自拔,以後的日子裡,二人如漆似膠,比翼雙飛。

後來劉邦奪取天下,登基稱帝,立大老婆呂雉為皇后,他和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為太子,立小三戚夫人為夫人,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為趙王。本來一切波瀾不驚,糟糠與小三之間也一直相安無事。呂后對劉邦早已心如死灰,只要你立我的兒子為太子,你就是在小三身上精盡人亡我也懶得理會。


人心不足蛇吞象,戚夫人一直享受著劉邦的專寵,可她還不滿足,不停的給劉邦吹枕邊風,一心想要劉邦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本來嘛,人有點野心未必是壞事,可也要掂量自己幾斤幾兩,否則無異於玩火自焚。



也許是愛屋及烏,劉邦對劉如意甚是寵愛,他覺得自己所有的兒子當中只有劉如意最像他。再者,劉邦也一直不喜歡太子劉盈,認為太子過於懦弱,將來不是做皇帝的料。劉邦當年被項羽追殺的時候,曾三番兩次將劉盈踢下馬車,可見,這個兒子在他心中毫無一點份量,劉盈能當上太子,全憑他是正牌老婆所生的兒子。


於是,劉邦召集大臣,商量著改立太子的事。其中有一個大臣名叫周昌,他反對最為強烈,我說陛下呀,你竟然要立小三的兒子做太子,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恐怕全天下的人都不會答應!這個周昌說話有點結巴,再加上一時心急,臉漲的通紅,話還沒講完,劉邦便大笑不止,本來一場非同小可的國本之爭,就這樣在劉邦的笑聲中不了了之。

事後,呂后跪在周昌的面前,痛哭流涕的說,老周啊,沒有你,我兒太子之位不保,你可是我們娘倆的大恩人啊!堂堂一國皇后,給大臣下跪,可見太子之爭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呂后什麼人,那可是經歷過腥風血雨的磨練,生死的考驗,她豈能坐以待斃!戚夫人你個賤人,你搶我男人我忍了,如今還不知足,又來搶我兒子的太子之位,真是活膩了!老孃當年跟著高祖一起風裡來雨裡去的時候,你還在你娘懷裡吃奶呢,老孃要你吃不了兜著走,你等著!



呂后找丞相張良商量對策,老張就是牛逼,略施小計,請出了當時四位隱居山林的高人商山四皓為呂后母子助陣。劉邦一看傻眼了,這商山四皓一直甘做閒雲野鶴,他苦請了多年都不願出山,如今卻肯出山助呂后母子一臂之力,看來立劉盈為太子是順應天意,民心所向啊!老劉不禁仰天長嘆,對戚夫人說,立劉如意為太子恐怕沒戲,如今連那四個老傢伙都站在呂后那一邊,即使我也無能為力啊。戚夫人哭著說,親愛的,你百年之後,呂后那個毒婦一定不會放過我們娘倆兒,這可如何是好啊?!

劉邦只好安慰她,這樣吧,讓如意去自己的封地趙國去,他年齡小,我再給他配一個有才幹的大臣輔佐他。這樣一來,你的兒子又有封地又有軍隊,將來即使我死了,那個黃臉婆也不敢拿你怎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劉邦決定派周昌,就是堅決反對改立太子的那位大臣,跟著他們的寶貝兒子劉如意去了趙國封地。

不久,漢高祖劉邦便掛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登基,史稱漢惠帝,呂后也由皇后晉升為太后。她當上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戚夫人,你個賤人,看老孃怎麼整死你!她命人將戚夫人抓起來,把她的頭髮全部剪光,剃成禿頭,又給戚夫人帶上手銬腳鐐,穿上囚服,囚禁在深巷,每天令她幹春米的髒活累活。




戚夫人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突然一落千丈,哪受得了這種虐待,心中便無限傷痛。她在幹苦役的當兒,苦痛無法排遣,便悲慼地唱了起來: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使誰告汝!戚夫人的悲歌,很快傳到呂后的耳裡,呂后一聲冷笑,賤人你要不說,我倒還忘了你和老東西生的孽種,我先弄死他,再來收拾你!

於是,呂后派人去接趙王劉如意,連接去了三波人,都被周昌以趙王身體不適為由給頂了回去。哼!周老頭你個老不死的,這不明擺著跟我對著幹嗎?好吧,我先調你回京。周昌被呂后調回京城後,呂后再次派人去接劉如意,這一次,趙王只得乖乖的上路進京,死神已經向他招手。

漢惠帝劉盈深知母親一心致劉如意為死地,為了保護弟弟,他跟如意同吃同睡,不給呂后下手的機會。這裡必須為劉盈狂點贊,放到現在,他絕對是一個人見人愛的鄰家好男生。要知道,古代的皇子之間很少有兄弟手足之情,因為他們都是皇位的競爭者。從他們一出生就註定彼此之間是潛在的對手,只要是皇帝的兒子,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皇帝,只不過概率不同罷了。更何況,劉如意曾經差點取代了他的位置,這份寬容仁厚,千百年來,實屬罕見。



可惜啊,劉如意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呂后的毒手。有一天,惠帝早起練箭,看到弟弟如意睡的正香,不忍叫醒。心想著,只一會功夫,應該沒事,誰知等他練箭回來,看到的卻是一具七竅流血的屍體。惠帝恨呂后,大概也從此時開始。趙王劉如意死了,終於該輪到戚夫人了,史上最殘忍狠毒的刑罰登場了:呂后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腳四肢,又讓人剜去了她的雙眼,再用藥燻聾耳朵,強迫她喝下啞藥,然後不死不活的扔在廁所裡,美其名曰“人彘”。

這還不解恨,呂后曾帶惠帝參觀自己的傑作,惠帝指著一團蠕動的球體狀的東西問道,這是什麼?答曰,戚夫人。惠帝頓時大驚失色,精神崩潰,他放聲大哭道,這還是人乾的事嗎?我有如此心狠手辣的母親,還有什麼面目君臨天下?! 從此以後,惠帝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飲酒作樂,荒馳朝政。

可嘆惠帝,無論何時,他都是一個謙謙君子,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個好皇帝,卻在是歷史上沒有吹起一個漂亮的泡泡,反而落了一個膽小懦弱的汙名。呂后自以為給兒子奪得了一切,殊不知,她恰恰剝奪了兒子的一切。幾年之後,惠帝駕崩,呂后臨朝聽制,開啟了她對西漢王朝長達十五年的統治。


西嶽頑石~戚夫人就像一隻在鳥籠中被精心呵護,徒有一身華麗外表的金絲雀,而呂后則是翱翔天空、四處覓食的雄鷹,金絲雀和雄鷹相鬥,只能是以卵擊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