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里爸妈的味道

李云胜 文 榆木先生 配图

据说,关于味道的记忆在七岁时就固定下来了,所以才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饮食习惯,比如老北京人爱喝在外人眼里似乎溲了的豆汁,四川人钟情麻得让外省人受不了的花椒。

皖西虽地处秦岭、淮河以南,但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却带来了北方的饮食文化,喜欢吃饺子是其中之一。

饺子里爸妈的味道

记忆里的场景总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小方桌一起包饺子,和面是妈妈的活,她系着个围裙,揉好的面团还要盖上湿毛巾饧一阵子。

趁着这功夫开始拌饺子馅,妈妈喜欢调素馅,冬天是荠菜、鸡蛋、酱油干、粉丝、荸荠、油渣,没有荠菜的季节便换成韭菜。

擀饺子皮是爸爸的活,他的手艺主要是跟隔壁柳叔叔学的。那时我们家住在县商业局宿舍大院,里面住的都是百货公司、食品公司、医药公司的职工和家属,一排平房的西头是我家、东头是柳叔叔家。

柳叔叔是食品公司食堂的厨师,以前在饭店里干过,正儿八经拜过师学过艺,做出来的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因为是邻居,爸爸又喜欢做菜,便得到了柳叔叔的一些真传,像徽州圆子、大烧圆子、素鱼、红枣烧肉等,至今都是我们家的保留菜谱,并且传给了我弟弟。当然,还有素馅饺子,也是家传菜之一了,家里的弟弟妹妹做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

小时候我的饭量很一般,但却出奇的能吃饺子。那时邻居间都爱串门,遇见谁家做点好吃的都客气让客人品尝一下。有一次邻居多吃了一碗,饺子馅也包完了,爸爸妈妈把剩下的饺子皮切成条下给我吃,气得我一晩上没睡好觉。从此以后一到家里包饺子我就把门关上,生怕爸爸妈妈包的饺子不够吃。

于是爸爸妈妈特意在一个星期天多包了不少饺子,笑着对我说:“今天让你敞开肚子吃,看看你到底能吃多少!”

记得我一口气吃了40个,那一年我15岁,正上初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