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電商市場群雄逐鹿,電商賣家還有這些機會

<code>跨境電商-猴哥/<code>

如果你跟猴哥一樣,都是跨境電商領域的從業者,或是做國內電商市場,但遇到了瓶頸想要轉型的內貿電商賣家,我們都會關注到現在時下的一個熱門電商賽道——東南亞電商市場。下面猴哥就來幫大家捋一捋,這個江湖上流傳已久的東南亞市場。


東南亞電商市場到底是什麼樣的,蘊含著什麼樣的機會?

當下如果對東南亞市場有一定了解的人,或者可能有很多朋友都去過東南亞旅遊,在地鐵,公交站牌上或許都可以看到兩大東南亞電商巨頭的身影:Shopee和Lazada。

現在的賣家或品牌還想要入駐Shopee和Lazada還會有賺錢的機會嗎?


猴哥認識這兩大跨境電商平臺的工作人員,也包括跟東南亞當地的朋友一起探討過這個問題。

猴哥認為,Shopee和Lazada兩大巨頭,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用戶的活躍度上確實都有絕對領先的地位,就好比6年前的淘寶、京東。

但是說到入駐能否賺錢,其實主要還是取決去出海的商家和品牌自身的屬性。

因為對於東南亞的用戶而言,對中國的商品感興趣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 商品性價比更高;
  2. 商品選擇性更多;
  3. 東南亞本地的輕工業水平不發達,就輕工業品而言有80%都來自於從中國進口。

那綜上所述,對於想要入駐的賣家或品牌來說,如果能抓住這幾個關鍵點,從而提高品牌的競爭力,賺錢在理論上就是可行的。


內貿電商出海東南亞,Shopee與Lazada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兩家都有著很強的中國電商基因與資本,高管都在東南亞生活過,也都有著極強的國內電商背景。

但對於有條件的賣家,想要好好的去深挖東南亞市場,卻還有著其他的可能性。

那就是東南亞的本土電商平臺。

除開中國資本進駐的平臺之外,東南亞本土也有很多的電商平臺,不同於Shopee跟Lazada的地方在於,本土電商有很多專注在更加下沉的用戶群體。

此類平臺或許總的用戶量跟GMV不高,但也有相應的市場發展前景和市場的滲透率。這個我們從國內的幾個做下沉市場的電商就不難看出。

就拿猴哥比較熟悉的馬來市場舉例,從權威機構(例如App Annie等)給到的數據來看,目前在馬來的一線市場上Shopee和Lazada的佔有率可能有90%,但是在下沉市場上,Mudah, Zalora的佔有率可能就在70%-8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本土電商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也是非常有機會的,如果想要在東南亞市場成為高端跨境玩家,這也是一種策略跟機會。

東南亞電商市場樣貌

因為我們都知道東南亞不是一個整體,他由11個國家組成,那麼事實上每個國家的電商市場情況也都是不一樣的。

這邊猴哥會主力介紹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印度尼西亞這6個市場。

以下,猴哥會通過人口總量,GDP情況,人均GOP,還有東南亞的市場特點,例如互聯網滲透率,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還有購物習慣等,幫助大家分析各個市場的經濟實力與電商潛力。

根據統計東南亞有著6億的人口,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購物的需求也很旺盛。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都不理解,也想必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對於東南亞的印象是什麼樣的,那邊比較窮,陽光、沙灘、比基尼……那從GDP的維度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只是國家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人均GDP可真不算低,畢竟我華夏的GDP人均也就8827美元。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了東南亞的購物需求,還有市場前景。

東南亞電商市場群雄逐鹿,電商賣家還有這些機會

從移動端的佔比上來看,區別於中國前期還經歷過PC互聯網時代,東南亞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

現在在東南亞有90%的互聯網用戶使用的是移動端上網,比較一下2016年的互聯網用戶數,到2019年整整提高了一個億,並且移動端在整體電商的流量也甚至達到了72%。

而像美國、俄羅斯等發達國家也只有不到40%的佔比,所以這個電商賣家發展東南亞市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東南亞電商市場群雄逐鹿,電商賣家還有這些機會

東南亞電商市場群雄逐鹿,電商賣家還有這些機會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這就是東南亞電商的機會。這些數據還都是2019年的數據,互聯網日新月異,這些數字還會繼續攀升。

電商的高度發展必然是全球的一種趨勢,也是東南亞的趨勢。此外,從目前一帶一路的政策指引下,無論是跨境的物流、支付、關稅減免上都處於一個相當好的時機。

東南亞市場怎麼做?專注品質,專注性價比

首先,精細化運營必不可少。從東南亞的電商發展趨勢來看,對比中國應該還在8年前的發展階段,還不到細分市場的時候。

有意向做跨境的賣家一定要在商品的質量以及性價比上下狠功夫,同時還要有意識的去建設建造自己的產品品牌形象。

在猴哥的預測中,2年內,將是東南亞電商品牌崛起的時候。在前期做好品牌的維護與塑造,將在未來的電商品牌大浪淘沙的時候脫穎而出,成為弄潮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