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有人把“嘮叨”稱作家庭教育中傷害孩子的第一把刀。事實上,關於教育孩子,很多父母除了“嘮叨”、“說教”之外,似乎別無善法。甚至,有些父母把教育孩子直接等同於給孩子說教,因此,才有“他什麼道理都懂,就是做不來”的無奈感慨。

顯然,把教育孩子直接等同於說教的父母,內心必然有這樣一條信念——“只要孩子知道是非對錯,他自然就能做好。”於是,這些父母不知不覺中盡“說教”之能事,孩子凡有“錯誤”,必然要嘮叨一番。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但是,這樣的邏輯根本經不起推敲。

其一,所謂“對錯”只是父母主觀上的對錯,全依賴於父母自身的價值觀,並不代表客觀事實的對錯。

其二,父母在對孩子說教的時候,是否能把對錯講清楚,很值得懷疑,這一方面與父母自身認識有關,另一方面與父母表達方式有關。

其三,即便父母真的把道理講清楚了,孩子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因為道理大多都是抽象的概念,而10歲以下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尚不發達。

其四,即便孩子真的理解了,也未必能做到,“理解”屬於認識層面的能力,而“做到”卻與一個人的意志力息息相關。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基於以上四點原因,父母絮絮叨叨“說教式”的教育,大多情況下不僅起不到作用,還可能會起反作用。最直接的例證就是父母經常感慨的那些話——“他道理都懂,就是做不來”、“他有的時候還給我講道理呢!”

表面上看起來,孩子似乎懂了很多,實則全是似懂非懂,甚至只是“鸚鵡學舌”式的重複,直接的後果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很多道理、人生信條。殊不知,這些堆砌在孩子大腦中的諸多道理和信條只具備爭辯和向別人炫耀的功效,儼然沒有指導自己生活和成長的功能。

這些被植入的道理不僅佔用孩子的大腦空間,而且讓孩子錯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人生真理,進而失去探索真理的動力。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這種孩子成年後必然頭腦雜亂,語言含糊其辭,說話囉裡囉嗦,做事沒有章法,而且還有可能行為和認知失調,於是發出“懂得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悲涼感嘆。

所以,盧梭才義正言辭的說:“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盧梭提倡“絕不講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話”以及“言語要儘可能簡潔明瞭”

《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就非常符合盧梭的觀念。比如,有一次小豆豆的錢包掉進了糞坑,為了找到錢包,小豆豆用長柄勺在糞坑裡不斷的掏,結果外面堆成了一座小山,要是你看到這種情境,會做如何處置?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或許你會替孩子的安全考慮,或許你會阻止孩子,或許你會幫忙,或許你會訓斥說教,但是可愛的小林校長看到此情此景只說了一句話——“弄完了,要把這些全部放回原處。”

類似這樣的例子,書中列舉了很多,比如校長為了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他專門編了一首飯前歌,歌詞如下:

好——好——嚼啊!

把吃得東西,嚼啊,嚼啊,嚼啊,嚼啊!

就這麼兩句。我想你已經完全領略什麼叫“語言簡潔明瞭”。事實上,語言越簡潔,越有力量,百丈禪師設立的百丈清規中就有這麼一條——“語言以減少為直接”。比如,你看見一個孩子拾起一塊石頭使出全身的力氣正準備扔向另一名同學,此時此刻,最能阻止這名學生的辦法就是厲聲呵斥——“放下”,然後用眼神和沉默發出嚴厲警告。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如果說“語言簡潔明瞭”容易理解和操作,那麼“不要講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話”就比較難了,因為這要求父母必須瞭解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知道孩子在多大年齡能聽懂什麼水平的話。總得來說,你只要記住:對10歲以下的孩子少講道理,簡單告知就好。

因為你對孩子講的大多道理,孩子都是聽不懂的,就如同上述例子中那個拿石頭準備扔向同伴的孩子,你如果想通過講道理讓孩子明白這樣做很危險,你就需要讓孩子明白什麼叫責任,讓他理解他的行為會引發那些後果,而讓一個10歲以下的孩子理解這些是非常困難的。

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所以,面對類似這種情況,你只需厲聲呵斥制止,然後用眼神告訴他這很危險即可。

總之,我希望你記住盧梭的忠告——“絮絮叨叨的教育,必然培養出絮絮叨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