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石油市場報告摘要(2020年2月)

報告摘要

  • 新冠病毒和中國經濟的大規模停滯嚴重打擊了全球石油需求。目前預計,第一季度需求將同比下降43.5萬桶/天,為10多年來首次出現季度性需求萎縮。我們將2020年的增長預測下調了36.5萬桶/天,至82.5萬桶/天,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國際經合組織低於預期的消費量使得2019年的增長削減至88.5萬桶/天。
  • 新冠病毒的爆發也讓我們下調了全球煉油廠的產量預期。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原油日產量減少了110萬桶,預計將達到同比減少50萬桶。因此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所需能源消費將僅增加70萬桶/天。今年1月國際海事組織(IMO)發佈了新的燃料油規定,提高了以低硫原油為基礎的煉油利潤率。
  • 今年1月全球石油供應量下降了80萬桶/天,降至1050萬桶/天。利比亞的封鎖使原油產量大幅下降,阿聯酋的產量下降了30萬桶/天。全球石油產量基本與一年前持平,歐佩克的減產被非歐佩克國家210萬桶/天的增產所抵消。1月歐佩克原油日產量為2886萬桶,今年第一季度,歐佩克原油日產量降至2720萬桶,比1月份日產量的2886萬桶低了170萬桶。
  • 國際經合組織在12月原油工業庫存大體持穩於29.15億桶,因石油產品庫存的增加抵消了原油庫存減少的影響。石油庫存總量較5年平均水平高出2640萬桶,能滿足了未來61天的消費需求。1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美國和日本的庫存正在增加,而歐洲的庫存在下降。1月份短期浮動原油儲存量增加了770萬桶,達到7620萬桶,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伊朗的石油。
  • 由於預期新館病毒將對能源需求產生負面影響,1月份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美元/桶。中國煉油企業所青睞的,來自中東、北海和西非的優質原油價格下跌,而利比亞原油供應中斷為阿爾及利亞和阿塞拜疆的替代原油提供了支撐。新冠病毒也導致石油產品消費承壓,航空柴油消費受影響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