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會讓西方人放棄握手禮,讓中國的傳統禮儀復興

這次疫情也產生了副產品,近一段時間有一個動作火了。

因為疫情兩個人在路上見面不能有肢體接觸了,有人想出用“腳碰腳”來打招呼,各自伸出一隻腳碰觸,這種方式甚至被稱作“武漢式打招呼”。

這種打招呼方式已經傳遍了世界,西方人更熱衷於模仿,在許多西方的媒體和公眾場合都多次出現過。

這次疫情會讓西方人放棄握手禮,讓中國的傳統禮儀復興


以後武漢出名的不僅有熱乾麵,還有武漢式打招呼。

這幾天疫情流傳到歐美國家,西方人的握手禮也消失了,變成了用無接觸的方式打招呼。

這次疫情會讓西方人放棄握手禮,讓中國的傳統禮儀復興


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禮儀文化,但是隨著二十世紀西方文化的湧入,西方的禮儀文化也傳播進來。人們見面都採用西方的握手禮,把西方人的擁抱禮也引進來了。

西方的禮儀和中國的禮儀有什麼差別,平時還真不好說,但是經過這次疫情讓他們有了更明顯的區分,高下立見。

西方的握手禮源自戰爭,中世紀戰爭期間,騎士們都穿盔甲,除兩隻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鐵甲裡。

為了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時就脫去右手的甲冑,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

這種友好的表示方式流傳到民間,就成了握手禮。行握手禮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識的人初識、再見時,先脫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禮,以示對對方尊重。

西方的鳴炮禮儀也是來源於戰爭。西方禮儀大多是來源於戰爭,或者說是來源於生活。比較直接,沒有說是誰制定的,西方的古代哲學家好像沒有人去關心過這些,為人們制定一些禮儀規範。

但是中國的禮儀是聖人制定和規範的,《周禮》就是一部規範人的禮儀行為的書籍,並且是由政府來推行的。

按照《周禮》的記載,周禮把禮劃分為五類,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合稱為“五禮”。

《周禮》隨著周王朝的衰弱而衰弱,用孔子的話說就是“禮壞樂崩”。但是《周禮》的運氣太好了,遇到一個超級粉絲孔子,孔子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為“克己復禮”。

孔子沒有多大的權利,沒有辦法用政府力量來傳播《周禮》,但是孔子辦學校。孔子用他的一生來傳播禮儀文化,教育了3000弟子。

孔子的教學內容共有六門功課,也稱為六藝,分別是:禮、樂、詩、書、易、春秋,禮排在第一位。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是和禮分不開的,仁要靠禮來實現。

孔子傳播的文化種子在孔子以後的漢朝得到了重視,後世王朝都把孔子的儒家思想作為主流文化。

孔子最重視的就是禮樂,對禮的重視還超過了樂。歷代儒家和統治者都很重視禮,在傳播的過程中禮也會產生一些腐朽的糟粕,但是不能因為“禮”有糟粕就完全放棄禮。

古人常用禮儀是打躬,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向人行禮。向人作揖行禮時不過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顯得不雅觀。作揖禮較拱手顯得更加尊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這次疫情會讓西方人放棄握手禮,讓中國的傳統禮儀復興


二十世紀人們學習西方的文化,也把西方的禮儀文化引進來了,放棄了傳統的禮儀。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經過這次疫情,讓人們認識到西方的禮儀是不能預防瘟疫的。

西方人自己都放棄了自己的傳統禮儀,而我們中國禮儀文化迎來了復興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