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選體制內的工作or趁年輕闖一闖?

來神之腿


真實案例,一個女同學,婚後二胎,老公在體制內,福利待遇不錯,於是考進了體制內,心裡默默盤算在小孩上小學前還有多少年需要熬的時間。現在工作清閒,可以照顧到家庭,工資不高但福利待遇很好,她很滿意。

選一份職業前,首先考慮的是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前景如何,跟什麼人相處比較愉快,做什麼事能實現個人價值,畢竟每個人到最後都只是想要存在感和成就感,不只是看年紀,更大的因素是性格、職業規劃、人生規劃,努力之前選對也很重要。

人生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有些人幸運會早點找到自己,有些人不幸,一輩子都在混沌迷茫中度過,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論對錯。


神經的橙子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一個體制內長大的孩子,長大後確選擇啦趁年輕闖一闖。

80年代,爸爸媽媽都是國營單位的普通通通的工人,哪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雖然家庭沒有大富大貴,可相比農村的親戚,不管吃,穿,住,用都好太多,可以說,在我的眼裡,條件是優越的。工廠裡還時常發各種福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工廠裡哪些大人們的勾心鬥角,讓我從心裡鄙視和厭煩,很多的工種也是簡單而從復。

90年代出,哥哥也進啦工廠,哪微薄的收入,不但不能拿回家,還時不時讓父母補貼。雖然很穩定,但是乎能看到一眼到頭的人生。

我也有很多同學至今在體制內工作,也自得其樂。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90年代初,還在讀書的我就利用寒暑假幫親戚賣衣服(他們是第一代吃螃蟹的人吧),一天好的時候賣幾千,父母在工作辛苦一個月才小几百。

好自由的我覺得一定要趁年輕,闖一闖。

我無悔我的決定,漂泊的苦辣酸甜是體制內體驗不到的人生。

爸爸媽媽老啦,每個月有他們的退休工資,醫保也報得更多,他們很有幸福感覺,很滿足。

年輕人選體制內還是趁年輕闖闖真的要根據白己的性格,愛好去選擇。沒有一定的標準。不論選擇如何,一定要努力,無悔於走過的青春。







迪與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太多的話想說,如果能私聊是最好的。

先說例子

事情就從我剛剛買菜回來說起。在我們小區門口經常會有一些賣水果的、賣菜的,都是擺攤賣,或者是拉著車賣。我是剛剛考上工作,在此之前我也創業過,吃過很多苦,所以我很多時候是能理解他們為了生活、為了掙錢,不管是寒冬酷暑、颳風下雨都會堅持出來擺攤的行為,是很不容易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老爺爺,應該有八十歲了,眼睛都已經淚汪汪的了,腿腳也不利索,弓著腰在那裡賣菜,而且在如此疫情期間,他也堅持出來擺攤。我是十分同情這個老人,儘量的找他買一些菜,也每次都感慨萬分。是什麼原因使得他本應該在這個年齡享受晚年而如此辛苦出來擺攤賣菜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肯定需要錢,也許是他的子女沒有給他物質來源,也許是他沒有存款,也沒有給自己買保險,也沒有退休金,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只能靠擺攤來維持生活。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創業的時候合作過一位長輩,也是78歲了,他還在買電動車電池,那個電池很重,他經常是一個人提。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國企裡面的電池工程師,後來國企改革,自己出來開廠,一開始的時候政策好,市場也很好,資產最高的時候達到2000多萬,但是後來工廠搬遷、決策失誤,加上政策收緊,市場競爭加大,他是一步步虧本賠錢,最後跑到雲南來做電池生意,到雲南的時候只有60多萬了,剛剛這個時候妻子又患癌症,他一邊做生意一邊給妻子治病,還有一些錢收不回來。。。。最後也是含恨離開雲南,回老家陪妻子安度晚年,不知道現在過得怎麼樣?但是他女兒是有穩定工作的,我想他應該衣食無憂。

選擇

所有的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我也不甘心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家境也很一般,什麼都要靠自己,也創業過,吃了很多苦頭,但是回頭看到這樣的老人還在為了生活奔波,我不由得想到自己,也許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和我一樣衝動,一樣想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最後都慘淡收場。我們聽說過、看過太多的成功的例子,無數次羨慕有錢人的生活,但是失敗的人更多!

說這麼多也不是說不鼓勵年輕闖一闖,而是你要清晰的知道失敗帶來的後果是什麼,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能不能接受最壞的結果,自己的實力允不允許折騰,對自己影響有多大。如果失敗了還有沒有其他退路。不然到最後會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的闖蕩,可能結果還不如一個在體制內安安穩穩工作的人。體制內也不是一些混日子的人,很多有實力的人也在裡面,只要你是一個能人,在體制內還是會有一番作為的。

如果你經濟實力足夠,就是虧幾次也沒太大影響,市場把握也比較準,對於失敗能接受,有足夠的心裡準備。最好是你在這個行業已經做得足夠專業,比較有權威,客戶預判和市場預判都比較清晰和明確,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那你可以嘗試去做。千萬不要受一些已經成功的大佬說的,就是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才要創業,又或者幾句雞湯、勵志的話語把自己搞得激動萬分。這些話是說給那些沒有退路、沒有選擇、沒有鬥志的人聽的,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建議還是先在一個行業裡好好磨練,先在一個企業裡面做出成績,有了經驗,有了經濟實力再決定要不要出來創業。關於體質內的工作和企業的工作選擇,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不能一概而論,現在企業就業壓力也很大,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裁員是相當厲害的,你能否成為佼佼者,要多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實力。

最後一點感觸

以一個過來人的經歷來說,關於創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話題,說到底是一個心態的問題,一個實力的問題,還有經濟環境的問題。怕的就是太年輕,容易走彎路,後悔浪費時間,除了後悔和教訓,什麼也沒留下!


道無至盡


看個人是否適合做哪一種工作吧

我有一些朋友考上了事業單位,工作了兩三年,工資也就幾千塊一月,看不到未來,後來發現了商機果斷辭職和朋友創業,現在做的風生水起,她說她2個月收入頂一年工資。

也有朋友當老闆後做了幾年生意,但是覺得收入不穩定,一年到頭不見到錢,雖然自由,但還是覺得這樣拼搏很累,不想每天為了明天的業務、為了如何經營、為了月底員工的工資半夜睡不著覺,後來最終放棄創業考了事業單位,雖然沒以前收入高,但是生活過得踏實,不用想太多問題。

所以不管選體制和外面拼搏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追求吧,有些人喜歡折騰,有些人喜歡安逸,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好。


峰尚Design


從今年的疫情就看出了,體制的穩定一點。進了體制也不是說不能幹其他的了,有空餘時間還是可以做副業的。現在副業的路也多,手機電腦都可以操作不用在外跑。我以前也這樣,邊上班邊幹副業兩不耽誤。現在副業每天也有幾百收入了


往上爬的蝸牛


你的問題是現階段青年人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建議你就在體制內工作不要出來闖一闖了,因為問過太多出來闖一闖的人,到最後給的答覆都是後悔了,如果再讓他選擇一次他會留在體制內兢兢業業的去做好工作。

很多人感覺體制內的工作很平淡,想要出去創業下海經商或者去私企好好大展拳腳。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是同樣面臨過。本來留在事業單位工作挺好的,但是受不了它的條條框框的束縛。於是,毅然的辭去工作去和朋友到了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那邊聯合開了個餐飲店。可能我們是北方人做的飯菜口味偏重,蘇南人吃飯菜口味偏淡,而且很多菜色還是偏甜。所以每天的客戶量很一般,就這樣一直持續了一年的時間賺得的收入勉強夠交租金,後來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只能關門停業。那個時候有多少個夜晚在那後悔當初沒有留在體制內工作,恨自己年輕氣盛非要出來闖蕩,到最後錢沒賺到還欠下一屁股債。所以,年輕人我奉勸你一句踏踏實實工作,不要想著趁年輕出去闖蕩,有這樣的想法只是你還沒有成熟,等你經歷過了你肯定還是想踏踏實實,安安穩穩的。




老盛vlog


只是這個問題我可能很難回答,畢竟體制內的工作不是誰都喜歡的,我是一個從體制內辭職的人,當然是覺得應該趁年輕多闖闖,所以評論可能不夠客觀,只能從自身的角度給一些建議。

如果是確定日後能夠進入體制內工作,或是有信心能考上公務員,那當然要趁年輕多嘗試一些其他工作了,到了想穩定下來的時候再進體制內,也對得起這一生了。

如果未來不確定能不能進入體制內,那就要分兩種情況了。

一是理想豐滿型。我就是這種類型,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認為未來有無限種可能,進體制的那一刻也不是為了穩定,是想著能做很多為民服務的大事。如果是跟我想法差不多,那我的建議是不要進入體制內,因為體制內的工作相對單調,真的是很難放的下靈魂,而且想要為民服務也幾乎不可能,每天只能圍著領導轉。

二是來回糾結型。就是說考公務員努力個一兩年也能考上,進企業工作個一兩年也能出成績,又怕企業不穩定,又怕公務員太穩定。如果是這樣,我勸你先考公務員。因為進入體制內你才真正的能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別人說一千道一萬對你都沒有意義。所以在能考上的時候先進去,實在不喜歡再轉行也來得及。


魏智雅


這個要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來說的,最主要要看自己的性格興趣專業,當然最好也把自己的家境考慮進去。

體制內的工作狀態相對安穩些,收入也比較穩定,生活節奏也可以穩定些,因為上下班時間相對比較固定。相比於企業來說可能收入不是最高,但退休後的養老金還是比較高的。在企業如果想獲得高收入,但你的投入肯定很多,包括時間精力等各方面。

如果家境不是很好,想通過自己改變,那麼我感覺不合適在體制內,體制內人員在外做副業有很多限制。

還有自己的性格不合適朝九晚五的相對死板的工作,也不合適體質內工作。

綜合考慮自己各方面因素,再決定,相信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123簡單重複


這個問題看著很難回答,其實也簡單,趁著年輕闖或者進體制,實話說,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你選擇了一個,就意味著和另一個基本絕緣了,原因如下:

1、時間上基本就限制了你重新選擇的機會。一般無論你是選擇進體制還是去闖,都得花費時間。

先說闖一闖吧,聽著可能熱血沸騰,但是激素過後,還是得腳踏實地去做,這就意味著你的投入時間,而要闖出一番事業,沒有時間的積澱,肯定不行的,你一般深入瞭解某個行業,就得花費3至5年的時間,還有你得有原始積累,最基本的人脈等等,這些都是得花時間沉澱的,從畢業到闖一闖,回頭一看,你已經30多了,在想要考進體制內,說真的有點難,不是一點難,是難道你絕望。

而加入你剛開始選擇進入體制,總的來說也得需要至少2年的時間,不然很難考進來,當然,有槓精就說,誰誰誰一次就考上了,不過那只是少數,那也不是你自己,編制多難考,只有參加過的人深有體會。

2、現實也不會給你太多的選擇機會,有的只是負重前行。

假如你一開始選擇了闖一闖,那麼當你完成了闖一闖的想法以後,回頭一看,30多了,婚也結了,也有小孩了,老人看病需要錢、小孩尿不溼、奶粉需要錢,這時候你即使闖的結果很糟糕,即使你想重新選擇,但生活已經讓你失去了重新選擇的勇氣,有的只是砥礪前行,求穩求溫飽。

而你開始選擇了進體制,過個三五年,你就會習慣體制內的節奏,總的來說,生活不會大富大貴,但是肯定還算是圓滿,這時候你敢辭職嗎?不要主觀的估計錯了自己的能力,你是因為在那個位置,所以才有那些能力,在體制內,永遠是黨組織成全了你。

3、有時候,生活貌似給了我們很多的選擇,其實真的細想下來,生活根本沒有給我們選擇,就像國考,看著崗位很多,但是細細篩選下來,你哪裡都不能報考,這就是現實。

因此,畢業以後,抓住僅有的機會,不要浪費時間,打定注意,就一直往前走吧。


貧困山區的亮光


【菲兒職談觀點】這個問題我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


01選擇權受限

每年有近千萬的學生面臨尋找工作,就業壓力很大,因此,並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工作順利就業,更不要說能進入自己心目中的崗位了。

據我瞭解,要想進入體制內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經過報名,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程序,報名會有專業、學歷、年齡等要求,大部分都是在面試的環節被擠掉了,我認識的很多人考了很多年才進入體制內,因此,體制內不是你想進就進的,能進入的這些人都是經過不懈的努力。

當然,如果自己去闖一闖的要求相對比較低一點,如果剛參加工作沒有過高的要求,想進入公司的程序就沒有進入體制內的程序複雜,有時候一個熟人介紹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說自己與幾個朋友創業也是一份職業,有可能還做得很不錯。

02體制內的前景

進入體制內,也有崗位高和低,崗位的不同進步的空間就有天壤之別。有人一畢業就進入國家級單位,比如外交部,或者省級部門,如省婦聯,團委等,也有很大部分人進入了基層部門,比如鄉鎮府,縣級政府部門,幾者相比,未來的前途是不一樣的。

同時,在體制內也有乾得很不錯的,幾年時間就做成了副科,正科,並不是所有人一輩子都是科員。

所以,選不選進入體制內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性格,職業規劃,專業背景以及家庭環境等,只有與自身的條件相結合之後再定奪。

我認為,能進入體制內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縣級以上的部門。

03闖一闖的利弊

人生短短几十年,有夢想和想法應該值得鼓勵和去實現,但是風險也同時存在,必須要考慮。

比如我們自己創業,資金、技術、銷路等要提前考慮,就相當於一個公司你是老闆,所有事情都需要自身考慮,隨時面臨失敗的危險。

當然,創業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成功了可以完成自身夢想,賺到了自己薪酬,可以自由自在生活,也是人生美事。

很多因素希望你都能考慮考慮,自己出去闖一闖到底去做什麼?成功率有多大?自己的決心有多大?

總之,作為成年人對於自身的選擇要深思熟慮,不要頻繁的變動,不利於自身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