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流大明王朝能否延續?

diyuanzhixing


提到大明,總感覺有太多太多的遺憾:

明朝時期,中國的硬核產品風靡全球,資本潮水般流入;自信的中國人已經睜眼看世界,中樞派重臣徐閣老負責引進西方火炮技術;重臣高拱、張居正二人在中樞提出資本主義思想,進行稅改……


眼看著華夏參與大航海的趨勢已成,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卻隨著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大門戛然而止。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現代人能夠回到大明,有無數的辦法挽救大明。至於具體的措施,大家來看看這樣做行不行。

1,開海徹底一些。

既然已經有那麼多人討海為生,乾脆開放的力度大一些。允許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參與,海上打魚、貿易隨便幹,只要交稅就行。

明朝晚期,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資本主義的思想在朝堂上是很有市場的。中國一貫是重農抑商的,儒家更是提出君子應當重義輕利。內閣首輔高拱,明顯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最好體現。他在中樞重新解釋了“義”與“利”的關係,說道:“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也”。一代大儒、貴為首輔的高拱,為中樞追求利益尋找理論支撐,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說明了當時,儒家禮教已經壓抑不住資本主義茁壯的萌芽。

這樣一來,海洋事業會蓬勃發展,也會吸收大量的人口。人口、土地與土地的矛盾就能緩和不少。

如果海洋事業發展的夠快,大明在海上有了一席之地。在海外有了殖民地,明朝的人口再多也不怕耕地面積不足。明末的農民起義,就消弭於無形。


2,早日推廣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

清朝靠著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人口迅速增長,清末已經達到了4.36億。

明朝人口最高規模,也就1億左右。如果早些把這些高產作物在境內全面推廣,糧食能不夠吃嗎?有了吃的,李自成他們又何必造反起義。

3,讓李成梁弄死努爾哈赤。

明亡很大原因,是在遼東戰場上失血太多。

其實北面的滿清,在明朝面前根本就不夠看。努爾哈赤是依賴李成梁的庇護,才起兵四處搶掠、屠殺其它女真人,野蠻生長起來的 。如果李成梁早日弄死努爾哈赤,東北就不會亂。

東北不亂,大明中樞也不會沒錢救西北的旱災,又何至於逼得百姓鋌而走險。

4,善用人才。

其實大明皇帝不需要太優秀,只要能鎮定自若,按部就班便可以平定天下。

明末看似死局難解,然而細看起來,遠沒有達到無解的程度。只是崇禎皇帝慌了手腳,心神不定,似乎患上了焦慮症,他親手毀了三張大明的“王炸。”

1639年,洪承疇打得起義軍只剩下了18個人。如果多給洪承疇一些時間,徹底撲滅起義軍指日可待。崇禎等不得,讓洪承疇出兵遼東。

到了遼東洪承疇避己之短,不與滿清野戰。滿清拼消耗,是比不過明軍的。這讓皇太極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焦慮得三天兩頭流鼻血。

關鍵時刻,又是崇禎強令洪承疇進兵,讓滿清抓到機會斷了明軍的糧道,最終大敗明軍。

孫傳庭因為崇禎的急躁,兩戰兩敗。

第一次崇禎下令,讓孫傳庭帶著新招募的兵卒,倉惶對陣李自成,導致柿園戰役的失敗。柿園戰役失敗後,孫傳庭逃回陝西,用半年時間練了秦軍。

秦軍還沒有訓練完成,彈藥武器不足,當時還有嚴重的瘟疫,不適合出兵。結果崇禎再次強令孫傳庭出兵,導致郟縣戰役的慘敗。戰後李自成一發不可收拾,北上一舉攻佔了北京城。

崇禎還一手毀掉了盧象升的天雄軍,使得京畿重地無精兵守衛。

盧象升的天雄軍,與清朝的湘軍類似,是一支凝聚力、戰鬥力超強的軍隊。滿清軍隊,野戰不是盧象升的對手。



盧象升文武全才,以過人才華考取進士,還能提100多斤的刀上馬殺敵。他與天雄軍的最後一戰時,抱著必死之心。鎧甲下面穿著孝服,對麾下壯士說:“此戰馬必流汗,刀必見血。”

盧象升死後,他的弟弟盧象同、盧象晉繼續抗清。盧家因抗清而死的,前後超過了百人。

然而,崇禎對盧象升猜忌。讓不懂軍事的太監領兵,掣肘盧象升。盧象升鏖戰清軍時,被數倍敵人圍攻而壯烈捐軀。


5,遷都。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之前,崇禎似乎心智盡失。北京呆不下去了,暫時帶著兵回南方,然後再打回來就是了。

當時北方几乎被打爛了,瘟疫橫行。南方的人口等方面的戰爭潛力,早就反超了北方。先回到南方,等機會成熟了完全能打回來。

可是已經精神崩潰的崇禎,選擇了自殺。還有半壁江山在手,就絕望的不打了,這讓人太無語了。

明朝手裡有很多好牌,它的滅亡實在是太讓人惋惜了。(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延續是肯定可以的,但早也好,晚也好,明朝還是會亡國。

當時如果崇禎聰明一些,提前果斷逃到南方,以南京為首都建立政權,甚至最終逃到臺灣,大明還會繼續多活一段時間,甚至一二十年。

但明朝也是封建王朝,而明朝建立於1368年,到滅亡時候接近300年。

封建王朝有個客觀的規律,也就是統治階層因為自身會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國家資源,就只能從人民頭上掠奪。

而隨著王朝經濟的必然衰退以及國家制度的腐敗、失效,人民的利益被掠到影響生存的地步,王朝就搖搖欲墜。

此時必然會有內亂,如果還要外敵入侵,就很容易土崩瓦解。

明朝也是一樣,其實前面的蒙元后面的滿清也都是如此。

蒙元鼎盛時期,2萬人能夠殺得基輔羅斯10萬大軍潰不成軍。

但到了末年,被一群武裝民眾紅巾軍打的抱頭鼠竄。

滿清也是一樣,起家時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幾百騎兵敢追著明軍上萬步兵跑。

到到了鴉片戰爭,八旗、綠營聽到洋槍大炮聲音就四散奔逃。

道理也是一樣,明朝滅亡以至於改朝換代是必然的,這是客觀的歷史規律。

但為明朝延壽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滿清延壽30年一樣,如果明朝操作得法,還是可以多活一二十年的。

當時南明還是有一定實力,可以同滿清在持久作戰拼一段時間。

但只要是封建王朝,就一定會滅亡,這是客觀規律。


薩沙


我們知道,大明王朝的衰亡,是各種內外因素綜合交替的結果。譬如崇禎皇帝的幾個前任皇帝玩物喪志,宦官掌權,滿洲興起,連年災荒及後來的農民起義 ,這幾種頑疾無一不是大明王朝的索命符,直接威脅著其生存空間。即使沒有上面幾種現象發生,或者時光倒流,大明王朝也不可能延續更長的時間。具體簡述如下:

首先,明朝國庫虧空,政權嚴重腐敗。儘管崇禎皇帝繼位以後,立誅閹黨,勤政廉潔。但明庭經過歷年戰亂,已經疲憊不堪。加上朝綱混亂,大小官吏腐化墮落,勾心鬥角;軍隊糧餉匱乏 ,戰鬥力嚴重削弱;朋黨之爭愈演愈烈(這種現象在清軍入關,李自成夢斷九宮山前建立的南明政權身上,更加顯露無遺)。以至於在大順軍兵臨北京城下後,出現了無兵可調,無官可用的局面。綜上所述,明朝的衰亡絕非崇禎皇帝一人之力就能挽回的。正可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其次,就在大明王朝江河日下之際,西方列強卻在積極對外擴張,那時的臺灣,澳門等地先後落入了荷蘭和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此時,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即使沒有受到農民起義和清軍入關的困擾,也極有可能被西方列強所殖民化。她的覆滅也在所難免,而不可能有更長時間的延續。


依戀秦淮


我認為不可能。一、明朝皇帝大多昏庸無能。

比如朱元璋性格多疑,借“胡藍黨獄”誅殺功臣;朱祁鎮聽信太監導致做了俘虜皇帝,復位後卻恩將仇報把忠臣于謙給殺了;朱厚照在宮中搭“豹房”淫樂無度,中國歷史上最貪玩也是最好大喜功的皇帝;朱翊鈞不理朝政30年等等。

二是明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發兵西安,兵鋒大明京師北京城,早在幾個月之前為南遷猶豫不決,自縊於景山。當然歷史不容假設……。

三是明朝崇禎皇帝重用太監魏忠賢,使朝綱混亂不清,導致惡人當權。殺掉了清朝心頭大患的重要將領袁崇煥,導致清軍便揮軍入關,明王朝再也無人可以阻止清王朝的兵鋒,被清王朝一路覆滅。

四是十六世紀70年代到十七世紀20年代,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王朝社會已經發展到晚期,在歷史大變中,明朝未必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崇禎皇帝手裡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終結的歷史進程。不知各位親有什麼看法?歡迎批評指正![祈禱][祈禱][祈禱]




視圖時代


一、天災人禍斷國運,制度僵化亡國起

在大明王朝後期,剛好趕上大小冰川時期。多個的地區出現糧荒,而國家的相關部門卻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加上各類制度僵化,造就上下不能一心。更加激起了多地民變,大明王朝對其進行只是採取單一的剿滅工作,而沒有從根本入手進行解決。使得本就有限的國庫變得更加的空虛,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加速其滅亡時間。

二、特權階級忙享樂,天下百姓苦堪言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對其朱氏子孫給予較多的特權。使其佔用了大部分的國家資源,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國庫的負擔。歷代君王都是遵循其祖制,沒有對其進行改革。使其在後期,成為國家的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就像一些大企業的企業利潤非常差的情況下還要負擔員工非常好的福利待遇一樣,這樣只會讓企業迅速倒閉。大明王朝後期就是一個虧損嚴重的大企業一樣,還要負擔其對員工非常好的福利一樣,如不採取強硬手段,等待其只有滅亡。而連年征戰對於普通百姓的賦稅越來越多,民眾苦不堪言,加速社會矛盾的升級,最終,大明王朝成為了歷史。

三、吏治腐敗朝堂鬥,廟堂之上無忠臣

朝堂之上陷於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內鬥之中,將國家生死存亡拋向腦後。地方上更是貪官遍地,無人精於國家吏治。廟堂之上更是大多的良將忠臣一一被朝堂邊緣化。從毛文龍到袁崇煥,一個個可以拯救危機的大明朝的忠臣被無情拋棄,亡國已是定局。


惜花公子


絕對能,千萬別被所謂的歷史趨勢所忽悠住,這一點我一直很不太認同國內的史學研究的觀點,總有一種人類文明發展是註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最終變成什麼樣,有一種極強的宿命的感覺。這些認為人類文明一定會怎麼怎麼樣,中國古代的王朝只能存在300年左右之類的話,事實上這些話就是掛著唯物招牌,乾的唯心的事。歷史發展的最終結果,本質上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作用,就拿明朝末年來說,確實當時造成明朝滅亡的負面因素多於正面因素,但並不是說崇禎就一點辦法沒有,想一想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多麼的艱難,他所出的環境難道就比崇禎好?結果不是仍然開創了大明王朝,事實上我個人認為,明末時期,明王朝的整體局勢遠沒有到大廈將傾,無法力挽狂瀾的地步。

1,在明末的主要三方勢力中,明朝政府始終是其中管轄土地面積最廣,管轄人口最多,以及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支。

2,在這三方勢力中,明朝政府始終佔據著法理上的優勢,也事實上獲取了最廣大士紳階層以及讀書人的支持。其餘兩支勢力,一個屬於流寇,一個是異族,在身份上就很難獲得被認同。


窗外1225


不可能,別說在給明朝一次重來的機會,就是再給它五次機會也延續不下去。我在這裡爭鋒相對一下樓上的回答,你不相信國內主流歷史學的觀點,我在這裡也奉勸各位不要總是去信一些民科的忽悠。

歷史學的研究是有一門底層的方法論作為指導的,唯物史觀當中將推動歷史發展的因素總結為兩點:必然性和偶然性。王朝的覆滅是必然性所然,王朝被什麼覆滅是偶然性的表現。歷史的必然性和宿命論是兩個壓根不同的概念,樓上的回答是自己想當然得將歷史的必然性和宿命論聯繫在一起,這才是徹頭徹尾的唯心。

在這裡大家先想一下:有沒有哪個封建王朝是必然長久延續?中國沒有,世界上也沒有。即使日本的天皇被稱為全世界最長命的皇族,千年來血緣從未斷絕,但日本封建統治的代表----幕府,卻經常易位。

政權易位的本質是什麼?是資源的大洗牌。一個國家從戰亂中重生,將生產資料重新分配,OK,社會實現了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然後開始慢慢復甦和發展,隨著時間的流逝,資源不斷集中,從而引發社會危機,激化社會矛盾,最終又通過戰爭的手段重新洗牌、重新分配資源。社會又步入一個新的輪迴,但生產力卻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因此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是認為:歷史是螺旋上升式、波浪式地前進的。

資源重洗、集中、再重洗,在資本主義社會體現在週期性經濟危機中,只不過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階層流動更大,物質更豐富,人們不太容易遇到封建農業社會時期動轍危機生存的社會危機,因此資本主義社會消化矛盾的方式沒那麼激烈。

但明朝TM是封建社會啊!

封建社會的根本社會矛盾是什麼?是土地矛盾,它的外化表現是土地兼併。

中國的統一王朝國祚基本都是250年,因為250年大概就是土地兼併峰值的週期,一旦達到這個週期,如果當時的政府無法解決這個矛盾,那這些矛盾會演變為各種各樣的社會危機。

比如唐朝,一開始好好的,後來因為土地兼併,導致農民各種花式破產,首先破壞掉均田制,接踵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敗壞、以均田為基礎的租庸調製破壞、因府兵破壞政府不得不實行募兵制、因租庸調破壞導致財政收入銳減並造成財政危機、因募兵制的實行而造成將帥專兵、又因政府無力承擔養兵而將兵權下放導致藩鎮格局、因農民破產而導致流民四起。

您告訴我,往後無論是安史之亂、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哪個和最根本的土地兼併脫得了干係?

而明朝,並沒有從上至下調整過整個國家的生產關係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所以它是一個地主土地封建制的國家形態,您告訴我它能逃脫得了土地矛盾這一基本矛盾的魔咒嗎?

明初,朱元璋可謂是為整個國家的運行都做好了精心的設計,明朝有軍戶 有工匠戶,每個不同的戶籍都像一刻螺絲釘嚴密地維持著整個國家的運轉。

你猜這種社會設計能持續嗎?按理說只要大家都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沒有什麼不可持續的。

但關鍵是土地兼併解決不了啊?明朝剛剛安定沒多久,手底下就開始悄悄咪咪進行各種各樣的土地兼併了,到最後軍屯被破壞、農民流離失所導致流民四起,兵役制度因此遭受重大打擊。

農民逃亡了,政府可徵收的賦稅稅源就減少了,怎麼辦?徵不起實物稅就徵貨幣稅吧,於是有了張居正改革,但這卻間接促使了貨幣經濟的發展,加上明朝本身有的流民現象,這竟然間接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但是杯水車薪,稅務依然徵不夠,怎麼辦?那就只好在現有的稅源之上加徵苛捐雜稅咯,但是這樣一來在冊的賦稅承擔者壓力又加大了,逃亡現象更嚴重。

大家都做了流民,無地可耕,沒有實物,加上中國的資本主義又只是萌芽,沒有大規模的工場可以消耗多餘的勞動力以緩解社會矛盾。

那農民起義的爆發就不可避免了。

你說明朝有沒有辦法延續下去?你說不對啊,人家英國不也持續了很久,那我請問你,英國有工商業可以消耗多餘的勞動力緩解社會矛盾,明朝有嗎?

社會矛盾累積的多了,有沒有辦法消耗,那矛盾遲早要爆發。只不過下一個取代明朝的是農民軍還是東北少民而已,但這些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了。


小邪雜談


這似乎不是一個如果能解決的,比如:如果取得輝煌政績的萬曆首輔張居正死後,不會因權重被認為權臣等於奸臣等於貪官,被人攻訐否定,如果萬曆皇帝不會據誣衊不實之詞便決定對死後的張居正抄家問罪,如果皇帝決定對死後的張居正抄家問罪時群臣會像勸萬曆不要改立太子一樣的勁頭群諫,不會僅是一個被萬曆打斷了一條腿的鄒元標終生為張居正喊寃求昭雪的話;

而是認真研究解決完善稅政方式方法制度,法定選任各利益階層代表成立機構,確定稅政方案逐步形成國會,逐步推行君主立憲相權責任制,令張居正改革成功的方面能夠延續,張居正執政期間,對各利益集團稅政或有偏頗也能有效糾正;皇室君權只作為保障制度運作的權威存在外不插手會擔責捱罵具體稅政、政務,這樣大明王朝應能延續;

很明顯,如果能這樣,不會出現天啟朝由內廷司禮監太監魏忠賢把持的稅政;君不見,清高自傲的崇禎帝不願意與臭名昭著,聲名狼藉的魏忠賢為伍,剷除魏忠賢是崇禎帝形象光輝濃墨重彩的一筆,君不見,魏忠賢被勒令離京遷往陝西時,那隨同而行惹崇禎龍顏大怒的文武大隊其實是大明王朝名不正言不順的稅政機構,剷除魏忠賢廢除工商稅,增加農業稅正是崇禎要命的敗筆啊!很明顯無論把希望寄託在崇禎掌握專權專制的皇權,還是由萬曆擬改立的福王朱常洛掌握專權專制的皇權上,不改革都沒希望;

政舉牽涉文化,文化似有政治經濟屬性,古代中國的農耕經濟封建皇權文化很濃厚,附庸權力,而不是制約權力,總是欠缺適應工商經濟的文化,是以辛亥革命後,總是有一大幫子人攛掇著權勢者如袁世凱的稱帝,瞎折騰;如果有可能,但很難的。


歷史的微妙啟示


如果崇禎南遷,大明王朝還能延續的!!!


首先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南遷是具備可行性的。雖然明末的議事制度又很多繁文縟節,但總體而言,明朝還是始終維持了皇權至上的基本原則,崇禎如果早下決斷,主動擔當,決議南遷,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內閣是阻止不了的,但作為最高統治者,放棄北方疆土以及京師和宗廟陵寢這樣的責任,皇帝本人必須要主動出來承擔,但貫徹始終,崇禎帝本人始終沒能表現出這樣擔當的勇氣,崇禎在位期間多次更換內閣成員,監禁斬殺了很多官員,這說明崇禎在朝政上的大權始終在握,如果在南遷的問題上崇禎也能夠乾綱獨斷,而且有著為社稷存火種這樣的正當理由,為什麼不能通過?


其次從南遷具體步驟而言,從李自成兵發陝西開始,崇禎如果在此時自然可以從容南遷,甚至可以有效部署北方的人力物力調往南方,但是此時山西作為北京的西部屏障依然在明朝手中,而且宣府、大同還有大量駐軍,這個時候崇禎拒絕南遷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二月李自成已經攻入山西,形勢很危急,這個時候崇禎如果命令駐守長江中游的左良玉部至太行山之東南進行側翼掩護,有人這時候肯定要說左良玉是軍閥不聽指揮,我要說明一下左良玉雖然在與李自成的朱仙鎮會戰慘敗之後一直消極避戰且不聽調動,但是此人一生一不從賊二不降清,就算他在到達防區之後不敢和農民軍作戰,但是這樣一支軍隊活動在農民軍側翼完全可以起到牽制作用,同時崇禎還可以調動江淮地區的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高傑諸部,可沿運河防守水陸交通線,這個時候崇禎南下還是基本可以得到有力保障的,但是崇禎對此並未有任何部署,而是和閣臣無休止的陷入勾心鬥角之中,不能不說可惜,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李自成的軍隊已經先後攻破宣府、居庸關,逼近京師地區,劉芳亮部東渡黃河、出固關,自南面攻克保定,徹底將明廷南遷的漕運之路阻斷,此時的崇禎還可以有最後的機會,那就是從天津登船,由之前天津巡撫馮元飆提前安排的船隻從海路南遷,這條路線如果排除自然天氣造成的意外事故,依然是非常保險的選擇,但這個時候已經是時不待我,爭分奪秒,可惜崇禎此時依然拘泥於和文官們的拉鋸戰,到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完成對北京的合圍,城破之際崇禎曾試圖帶扈從出城,但被守軍擊退,無奈於景山自縊。

第三,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崇禎如果南遷,東南的財賦足以支撐半壁江山,有明一代,江南便是明朝的賦稅重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曾以東南之財賦,養西北之士馬,而有明朝兩百多年之江山,到了明末江南經濟重心的地位依然沒有改變,只不過江南雖然富裕,但大量的賦稅都要北上運到北京,南京只是一個空架子。崇禎如果南遷之後漕運本身的巨大開支可以節省,同時江淮地區的明軍補給線大幅度縮短,而補給的難題則可以丟給農民軍以及入關的清軍。崇禎殉國之後,南明小朝廷雖然財政也很困難,但依然可以供給江北四鎮,崇禎如果南遷,可以有力的調動南京的官僚集團效率,在富裕的江南地區啟動戰時機制,難度要遠遠小於坐在北京城裡空想籌款,更何況,南遷之後,西北中原那些災荒之地的沉重包袱可以暫時扔掉,剿寇和守遼的軍費開支也可以從戶部的賬單上暫時抹去,而且崇禎的名望和號召力不是南明那幾個藩王政權可以比擬的,明末為何有如此多的漢奸,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崇禎死後的正統缺失,在封建社會,法統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一支強大的軍隊。


第四,從軍事的角度來談一談南遷的前景。很多人都認為南明的軍事能力很孱弱,在滿清八旗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實質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南明軍事力量的主要構成。以南明的弘光政權為例,當時其在其旗下的軍事力量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湖北的左良玉軍,一支是著名的江北四鎮,最後一支就是直屬於朝廷的京營(此京營非彼京營,這裡指的是弘光政權建立後守衛南京的軍隊),這三支軍隊大概有多少人呢,網上所說的左良玉八十萬,江北四鎮四十萬,這種數字肯定是不可信的,水分太大,這方面的資料也不是很多,當時時任弘光朝廷都給事中的李清曾經在《三垣筆記》中就軍費開支算了一筆賬:武昌的左良玉有五萬人,每年軍費一百萬兩;江北四鎮各三萬人,共計十二萬,每年軍費二百四十萬兩;京營六萬人,每年軍費一百二十萬兩;其餘八鎮共十二萬人,每年軍費二百四十萬兩。這麼看來弘光政權的軍隊總計應該在三十五萬人左右。很多人認為南明的軍隊根本就是軍閥,但他們從有軍閥傾向到軍閥實質化上有一個最關鍵的節點,那就是明朝中央政權的崩潰,而核心就是崇禎自縊。在這之前,這些軍隊大體上明朝中央政府還是可以調動的,或者說這些軍隊的將領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不願意明廷亡於流寇或者滿清之手的,而漢奸風潮正是在崇禎駕崩之後,吳三桂開的壞頭,在此之前在崇禎在位期間除了像洪承疇這種厚顏無恥的人之外,投降滿清的明廷高官少之又少,在漢族士大夫心中,崇禎作為大明的法統不倒,他們還是很鄙視滿清的,祖大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崇禎南渡,這些軍隊至少可以說投降滿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話說回來,崇禎南渡,吳三桂會不會投清都很難說。(PS:也許他會隻身往南逃?)那麼南遷之後最主要的對手清軍兵力有多少呢?根據滿清官方檔案資料,薩爾滸之戰時,八旗總男丁6.9萬,當時以滿洲八旗為主。而到順治入關時後數年的另一份統計,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只剩5萬、編入八旗的蒙古不足三萬,剩下二十萬作用,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滿清稱為“包衣”。合計八旗男丁總數不過三十餘萬,按照其“三丁一軍”的慣例,核心兵力不過十萬,實質上歷史上的南明其實主要是亡於漢奸軍隊之手,如果崇禎南遷能解決大批漢奸軍隊投敵的問題,那麼滿洲軍隊其實對南明的軍隊而言,並沒有什麼優勢。


最後,從領導風格來聊聊。崇禎這個人作為皇帝確實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這個人比起弘光來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弘光作為一個藩王,還是福王這種和東林黨有很大過節的藩支,他得到皇位之後,首先他的自信心就很不足,其次從弘光政權的表現來看,滿清入關、李自成西逃期間山東河南等地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弘光政權居然毫無動作,甚至提出了聯虜平寇這種荒唐的策略,當然史可法史閣部對此難逃干係,但作為皇帝也並沒有看到弘光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崇禎則不一樣,他絕對不會和滿清媾和,從他對遼東的態度來看,他更不會坐視山東河南拱手讓人,而南明的這些軍閥們調動他們進入這些地區應該問題是不大的,這樣就可以將北部的防線由江淮線推到黃河線,而李自成在拿下北京之後和清軍必然會有一戰,如果李自成勝,則李自成處於明清的南北夾擊之中,如果清勝則必然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和剛剛與自己大戰一場的李自成身長,這樣清軍就會陷入明朝在北京陷落前的窘境,同樣是兩線作戰,無論如何,對於明而言都是化被動為主動的有利形勢,這就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攻守之勢異也。

歷史的煙雲早已消散,崇禎、李自成、皇太極這些風雲人物也都歸於塵土,歷史不能重來,但如果我們能從歷史長河中的那些遺憾假設中得到啟示,又何樂而不為呢?就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句名言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維C牛奶咖啡糖


崇禎是昏君,或者說他本身就不想做皇帝。要不是他哥哥天啟英年早逝,根本輪不到他當皇帝。他也沒有受過帝王之術的培訓。他上臺之後,不肯重用魏忠賢,毛文龍,盧象昇這些哥哥留下的老臣。

殺毛文龍是因為他想控制住毛文龍手下的軍隊,加強中央集權,可如此一來,毛文龍被殺後他手下的尚可喜,耿精忠等人一怒之下都投降了清朝。這些人在清朝滅明朝的過程中出力最大!

連一代明君天啟皇帝都在謹慎處理和毛文龍之間微妙的關係,即便是國庫空虛的情況下也從不拖欠毛文龍軍隊的餉銀。毛文龍也打的努爾哈赤抱頭鼠竄。而毛文龍一死,第二年皇太極就帶兵打到了北京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