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上吊之前的3個月讓你穿越過去取代他,你會如何拯救大明王朝?

高山流水157290350



這個問題提的精準。三個月也就是1643年農曆十二月十九,這個時候李自成剛剛滅了孫傳庭、佔領陝西不久,還沒有率大軍出征山西征討北京,李自成出征山西、北京是次年正月才出發的。山西、河北和山東也還沒有淪陷,此時,大明朝還有救,但是已是最後的機會。什麼機會?只有一個機會,就是召集吳三桂和宣大的鐵騎一同南下南京,將北京留給李自成和多爾袞。有吳三桂和宣大的數萬精銳護駕,崇禎帝應該可以順利到達南京。到達南京就離開了滿清的威脅,大明朝就活了一半。還不算,還要開展一系列的改革,痛定思痛,浪子回頭。怎麼改?




首先,自我革新。

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盲目套用祖宗的成法,動不動就處死大臣。勝敗乃兵家常事,留的大將在,不怕沒戰打,絕不輕易啥手下。比如宋高宗趙構當年守住南宋半壁江山就沒有殺過一個大將,岳飛之死是宋高宗為了換回自己的母親韋太后和金兀朮作的交易,這個不算。保護大將,有利於凝集人心。


其次,改革宗室。

大明能有今天這樣內外交困的局面,宗室藩王有責任,白吃了大明子民幾百年的飯,三十萬宗室,上百萬服務人員,國家總共才五千多萬人口。必須痛下決心,財政不養吃乾飯的人。



其三,改革稅制。

明朝稅收過低,窮人倒黴,富人得便宜。必須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到,採取戰爭動員體制,逼迫富人拿出錢來支持朝廷。


最後,制定戰略。

分步驟,第一步先守住長江防線,不主動冒進出擊,不做無謂的犧牲。當務之急就是穩定,壓倒一切的是穩定,先把失去的士氣涵養起來,厲兵秣馬,以待時機。第二步,形勢一旦好轉,就要向淮河一線推進,守江必守淮,爭取尋找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打幾場勝戰,提高士氣。

能穩定淮河一線,就至少能像南宋一樣,保證南方半壁江山穩固。此後,再伺機而動,收復舊山河。


坐看東南了


這穿越歷史題有點意思,既然是胡說,那筆者也來上一段與各位參與參與,就當一樂了。


如果在李自成的農民軍打入北京之前的三個月,我穿越到了北京紫禁城成為了崇禎皇帝的輔佐者,那麼ok,第一件事兒,也是最重要的事兒,立刻,馬上把崇禎皇帝的兒子送到陪都南京,給大明的皇帝做一個備份,這樣就算是北京被李賊攻破,我們也有一個雙保險,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早就在南京設計了一套備用領導班子,崇禎一旦遇害,南京立馬繼位,朝中不可一日無主,這樣可以先吧大明的江山穩定住,不會出現太亂的局面。



第二件事兒,亂世當用重典,先發放賑災糧食到受災地區安撫百姓,並且不再向百姓攤派高額稅負,防止他們形成新的流寇擾亂大明江山社稷,爾後,安排幾個御史言官上書查辦官員貪汙,並且以此為由頭,大興對在職的高官嚴打,全部捕獲下大獄(放心,歷朝歷代都是無官不貪,這一招一定靈),然後讓他們交錢保命,這樣相信不到一個月,籌集到幾千萬兩銀子是完全沒問題了。

第三件事兒,防疫

命令太醫院,嚴防京畿地區發生大的瘟疫,做好預防工作。


第四件事兒,安撫。

馬上差人送幾百萬兩銀子給吳三桂軍中,並且給他加官進爵,令他嚴守山海關,絕不能放清軍一兵一卒入關,同時把其父和其妻女全部封賞,讓他安心在前線打仗。對於李自成的動亂,採用金錢換取時間的戰術,派大臣與之暫時講和,並且拿上幾百萬兩銀子加以安撫,爾後用剩下的幾千萬銀兩拼命擴充軍隊,招募騎兵,購買進口的紅衣大炮及洋槍裝備部隊,對北京城佈下三層防禦系統,對河北紫荊關,京郊居庸關重新佈置火力,讓農民軍有來無回!


相信僅此一舉,大明興矣!


老豬的碎碎念


我以前就是學這個的,而且論文寫的就是這個。我已經曾經思考過很多次,很多次。別說三個月,半年有沒有機會?最後的答案是絕望的,也是真實的,沒有,也不可能。崇禎死的很有骨氣,原因是,他的確沒有任何辦法了。三個月,三個月是什麼概念呢?李自成百萬大軍已經從西安出發,度過黃河,進入山西。二十多天後,山西全境投降,李自成進入京畿地區,現在,北京城外,已經滿是李自成的先頭探馬了,送太子,九死一生,很可能送出去沒幾步就被抓了。唯一可行的是,放棄寧遠防線,急調吳三桂關寧鐵騎進京保衛京師,他們離京師最近,戰鬥力也最強,然而這個調令三個月前就發出了,並不是吳三桂想擁兵自重,而是這個調令還在兵部,內閣,遼東巡撫之間來回踢呢,這是怎麼回事呢?皇帝是個人,你的命令要下發,需要別人給你發下去,然而他們為什麼不發下去呢?是因為不想擔責任。陳心甲,怎麼死的?袁崇煥怎麼死的?孫傳庭怎麼下的獄?盧象升怎麼掣的肘?忘啦?文件一旦下發,就代表著關外寧遠幾百裡的防線送給了清國,幾十萬百姓送給了清國,這個責任誰擔得起?一旦天下太平,言官們想起丟城棄地的事情,皇帝自己是沒有錯的,那隻能用你們的人頭來平息國人的憤怒了,這種事情崇禎還乾的少嗎?所以,兵部尚書,內閣首輔,遼東巡撫,誰都不籤,互相踢球。最後,皇帝殺了幾個人,這個命令才發下去的。然而為時已晚,吳三桂接到命令調集兵馬,剛出山海關兩天,北京陷落的消息就到了。這是後話,大明朝滅亡,是自身問題造成的,也就是老話,氣數已盡。沒辦法迴天了。一個鼎,三個腳。國家如鼎,君臣關係,鄰國關係,官民關係就是他的三腳,三腳斷一,尚可有為,三腳斷二,亦有辦法,然三腳皆斷,怎能不亡啊。我們作為歷史的過來者,當然想當然的對歷史指指點點。然而,當歷史人物做出很多判斷,往往都是根據當時他們掌握的情報,掌握的能力,信息做出的對自己最好的判斷。最後,再講一個小故事,李自成打到通州,崇禎皇帝急匆匆的來到兵部,他質問兵部尚書,李自成打到通州,為什麼沒有人給我彙報呢?兵部說,我們不知道啊。崇禎說,我都知道了,你們怎麼會不知道。兵部說,我們沒有偵察兵。崇禎說,你們的偵查兵呢?兵部說,一,兩年沒俸祿,都走了。崇禎,什麼都沒說。一個朝廷,一兩年不給你發工資,物價還一直往上漲。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不再給這個朝廷幹活了。所以好多人投了清,投了順,就是這個原因。設身處地的想想,你們公司幾年,別說幾年,幾個月不給你發工資,你看你想不想換一家公司。人心如此。民族主義,氣節,在吃飽的人那裡也許很重要,真讓你餓幾頓,變成一個流民,這些也就不重要了,人心,從來都沒變過。


老龍亭拉麵店


崇禎首先要做的便是趕緊撤到南京,穩定住局面。然後,他便是加強自己權力,打擊豪強,扶持底層百姓,積蓄力量。最後他則是派兵平定內亂,收復遼東,中興大明。

第一步,找兩個太監,一個去找李自成和談,另一個則派去和大清和談。想法設法的穩住這兩股勢力。特別是李自成,讓太監答應李自成的條件,拖延住李自成,實在不行就給李自成封個王。千萬不要讓底下這些大臣知道了,皇帝在這種時候要敢於決斷。等事情成了以後,誰要敢提出異議,就以貪汙的罪名抄他的家。大明的俸祿那麼低,沒有官員不貪汙的!

第二步,以訓練軍隊,鎮壓叛亂為名,從周邊調集一些的部隊回京城,最好找上百個經驗豐富的中下級將校,讓他們星夜兼程趕過來。把這些人分散編入錦衣衛的各衙門,讓他們趕緊訓練皇帝自己直屬部隊,同時壯大東廠的力量。皇帝手底下至少有兩到三萬直接歸內廷指揮的部隊。

第三步,找個理由撤到南京,要有大臣敢阻攔,讓東廠的太監出面鎮壓,羅織罪名,順道抄了那些大臣的家,弄點錢做軍費。同時,崇禎一定要裝作自己是被太監欺騙的,並不知情。對於有些名聲好的大臣,又天天和皇帝作對的,殺掉了以後一定要記著及時平反,給他們開個風風光光的追悼會,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一定要儘快撤到南京,如果文武百官誓死阻攔,自己就偷偷帶著人跑去南京。守住了南方,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

第四步,到了南京以後,重新搭建自己的班底。以整頓吏治為理由,讓東廠的太監蒐集這些官員貪汙的證據,順道清洗一波官員,抄掉他們的家,免得他們結黨威脅自己。找幾個文人,一定要讓他們弄出一套“新朝代大明特色的崇禎皇帝思想”,科舉考試必考,從思想層面上加強對大明朝的文武百官的控制,建立以崇禎皇帝為核心的絕對領導。

第五步,一定要削減農民的賦稅,反正這些錢也收不上來,都讓貪官汙吏給貪了。特別是對那些造反的農民,一定要安撫為主,冥頑不靈的,才派兵剿滅。只有老百姓能活下去,才不會造反。那麼朝廷的錢應該從哪裡來?一定要壟斷了鹽、鐵等等值錢生意,建立大明皇帝的直屬企業,這些才是賺錢的根本。找一些善於理財的人,讓他們對江南這些有錢的大戶人家下手,想辦法從他們手裡弄點銀子過來。比如崇禎皇帝在南京建造新的都城,同時建立大明學堂,科舉考試百分之五十的人都是錄取大明學堂裡面的人。要想在大明學堂就讀,一定要有新都城的戶籍,如果要有新都城的戶籍,必須要有房子。賣掉新都城房子,大明不愁沒錢。

第六步,上面的都是臨時性的策略,不過是在動亂的時候為了穩住朝局罷了。真正實現大明的再次強大,非得對大明進行徹底的改革不可。

1.要解決老百姓的生計問題,降低賦稅,讓居者有其田。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2.對吏治進行改革,加強武官的地位,同時防止文官結黨。鼓勵文武百官做實事,空談誤國、實幹興我大明。

3.太監人數不要那麼多,儘量讓他們學著去做生意,管理皇帝在天下的直屬店鋪。宗室也是如此,大明都到這一步了,宗室不能混吃等死了。儘量鼓勵他們出來種田經商,有才華的可以參與科舉,在朝為官。

4.訓練新的部隊,特別是水師,同時讓大明的傳教士引入西方的火器,裝備軍隊。

5.慢慢讓大明的子民樹立致富光榮的理念,並且在全國廣泛宣傳,同時積極拓展海外貿易。


第七步,等待大明國力恢復,崇禎皇帝威望和能力有所長進,再趁機平定內亂,收復遼東。

當然最關鍵的便是一定要生活規律,天天加強鍛鍊。畢竟大明朝很多皇帝都不明不白的死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三個月不夠!那時候,大局已定了!

非要就三個月的時間話。

1.撤退-退回南京去。

2.封史可法安國侯,給高位,去實權。同時把權利都給錢謙益。

3.把北京以北包括河北,全部分封給吳三桂.封吳三桂為鎮國公。節度北中國全部兵馬。

三個月只能辦這三件事了!多了弄不了!

起碼保證了,

1.朝廷在

2.避免南京留守朝廷和北京撤退過去的朝廷起瓜葛

3.給了吳三桂半個中國,讓他帶著他的人和李自成,清兵,慢慢幹吧。

如果順利,挺過去了。

基本三分天下了。

1清兵回三海關以北,繼續窺探中原

2李自成鐵定完蛋了,農民兵變流寇,流寇變難民,最後能留下點佔山為王的和佔領小縣城的。剩下的基本都回老家了。這些人最後基本都可以招安的。

3南明苟延殘喘。

再之後,如果我能繼續。

那就,走德川家康的路線了。開海,開商貿,

局勢穩定了,啟用史可法這個怪咖對付錢謙益。

只能想這些了!呵呵呵!


磚頭熊


忍不住,回答一下,以前自己寫過一篇文章。說穿越歷史上最難的8大人物, 崇禎帝朱由檢排在第二。

穿越到崇禎死前三個月,李自成攻克襄陽、荊州,已經快打到北京

真正的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內有反賊作亂,外有後金窺視。明末那些讀書人為自己或是家族的利益,正在重新找尋代理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基本沒戲。

可你當時還是皇帝,利用前知,哪怕大局可能無法改變,但是有著正統的名義,想辦法去往南京,或是派太子,也可以組建個南明。只要活著,大義在手,利用前知,說不定還有可能翻盤!

其他七大最難人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大家相互探討一下。



樂段子視頻


如果我是崇禎:

第一步:放下臉皮,立刻南遷,先保住半壁江山再說。

第二步:跟農民軍談合作,答應如果他們滅了清朝,就把潼關以東劃給農民軍。

第三步:整頓吏治,變法革新。


南宋之所以能夠守住江南,而南明不能,其中很大一個問題,就是南明內部內耗嚴重,而南宋內部不嚴重。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的弟弟,除了他宋朝皇室只剩下了八竿子打不著的太祖後人,所以宋高宗是當時唯一的合法繼承人。所有抗金勢力全都圍繞在他身邊。再看南明,崇禎死後,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失蹤了,南明這邊剩下了一堆不遠不近的親戚,各個覺著自己有繼承權。這就導致南明內部,為了爭奪皇位而內訌嚴重。三個南明朝廷中,有兩個都經過了這樣的大規模內訌。在極大程度上消耗了抗清勢力。而如果崇禎皇帝能直接南遷,這個問題不復存在,南明勢力才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第二步,歷史上,南明朝廷確實跟農民軍有過合作,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只不過因為南明朝廷的門戶之見,這場合作十分曲折,內耗也不少。如果崇禎皇帝能夠彈壓住這種門戶歧視,與農民軍無間合作,那麼抗清力量將大大增強。

而且從後來的歷史來看,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眼光都很一般,崇禎跟他們合作,不用怕養虎為患。而且就算把潼關以東,甚至整個北方劃給農民軍也不用擔心,因為當時明朝的經濟中心在江南地區,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北方打仗,必然要仰賴南方的供給,如果萬一他們想倒戈相向,南明立刻斷供,按照當時北方貧瘠的經濟環境,農民軍堅持不了太久。


而等滅了清軍,農民軍必然元氣大傷,而南明以逸待勞,可以把地方搶回來。如果崇禎做人厚道,不搶回來,農民軍一面要面對南明,另一面也要防止清朝死灰復燃,兩面受敵,肯定不會輕舉妄動的。南明很安全。

最後一步:整頓吏治,變法革新。要解決的是根本問題。明朝的根本問題不在農民軍,也不在清軍,而是吏治腐敗,黨政嚴重,經濟崩潰,自己的根子爛掉了。

崇禎想要救國,就必須變法圖強,不然敵人消滅一個再來一個,永遠消停不了。


這第三步可以粗略分為兩小步,第一小步是在農民軍跟清軍死磕的時候,整頓吏治,先把腐敗和黨爭問題,控制在一個安全範圍內,不要讓內部再生亂。等到清軍滅掉,外患消弭,再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徹底刷新整個明朝。


不過這最後一小步的難度很大,尤其是根據後來的歷史來看,並沒有看到南明或者農民軍當中,有這樣有眼光,有實力能幫崇禎改革變法的人物。如果一定要挑一個,我覺得張煌言的眼光和能力都很厲害,或可一試。


阿穆教你假裝讀書多


三個月,基本翻不了盤,只能臆想一線生機。

幾個原因。

一沒錢。此時國庫已經不能用空虛形容了,老鼠都能餓死。

二沒兵。北方的兵馬已基本敗光。

三孤立。中原已淪陷賊寇之手,即是如今的山東河南和河北大部都已丟失,寧遠也隔絕。

其它亂七八糟數不勝數,這三點最致命。

唯一的一線生機,大概只能造自己的反。

先糾集一批部隊,殺殺殺。把京城裡的官員,不聽話的全部抄家,聽話的也要投獻家產。眾所周知,明末窮的是朝廷,官員是很富有的,闖賊入京抄出來的家產,把李自成都嚇一跳。

做完這一步,軍餉有了,儘可能擴編軍隊,收攏殘兵。

聯絡寧遠,命吳三桂勤王。吳三桂這個人有多壞且不說,但有兩點是確認的,首先他投靠後金是發生在崇禎死後,明朝正統無存時,其次他的軍事能力很強。

做完這三步,有餉有兵,還有將帥,大致,運氣好的話,可以把大明朝這死局,盤出一條渺茫生路。

但是,後患無窮。

譬如能不能壓得住吳三桂這個反骨仔,譬如後金趁機入關,譬如南方直接造反(在屠殺京官的背景下,可能性很大)。

當然了,江南還保存了實力,如果全力支持,未必不能反撲,不過想要贏得江南的支持,大概只能皇帝罪己退位了……換句話說,大明或者可以生,崇禎必須死。




青天有月


朱元璋也無力迴天,大明亡國的惡果是朱元璋親手埋下的,如果沒有明成祖朱棣力挽狂瀾,大明基本上跟大秦帝國和隋王朝一個下場,二世而亡的結局。

分贓是門藝術,朱元璋吃獨食的手段太過於極端,只准自己家吃肉不準文武百官喝湯喝餅,給的待遇勉強能養活一家幾口人,想買大宅三妻四妾,做夢。

正因為老闆對管理層的刻薄,這些管理層有統一的利益目的,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架空老闆,官商勾結,降低商稅,提高農民稅收,官逼民反,拉低股價,整體打包轉讓給滿清,滿清可以說是大明管理層跟商人門另起爐灶的成果,一把屎一把尿扶持起來的。


甜甜的毒奶



看大家穿越得這麼嗨,我也湊個熱鬧。明末垮掉,在於財政崩潰,土地兼併,吏治腐敗。穿越回去,要解決的三大問題也是這三個。

三個月的時間,按照古代的交通水平,基本上大的戰略部署已經做不了多少了。此時,李自成已經建立大西,指揮幾十萬大軍圍攻京師,所以,此時待在北京只會坐以待斃。第一件事,從北京經山東秘密南下,回安徽中都,最快一個月到達。南下之前,安排親信太監和錦衣衛秘密調查所有京官,包括貪汙,違反律法的情況和各官員的財富情況並將調查結果隨時上報。南下途中,下令沿途各府抽調兵力向安徽和南直隸集結,同時令山海關守軍抽調精銳一半南下,關寧鐵騎全部南下歸皇帝直接節制,編為錦衣衛第四營。天下大亂,必須要壯大自己的親軍。到達中都鳳陽後,離北京城破還有兩個月,此時下令抄家,按照調查結果給太監錦衣衛下達抄家指標,指標的作用在於調動他們抄家的積極性,保證足額抄到財富而降低他們截流的危害,將抄到的財富秘密運到中都和南直隸作為軍費使用,與此同時,令各地藩王全部回中都祭祖,待到他們集結鳳陽中都後,宣佈廢除藩王制,令他們居於中都食祿優待,不再就蕃,派軍控制起來,有反對者以謀逆論處,接管各地藩王的土地和糧食,糧食火速運往中都和南直隸,因為農民起義阻隔無法運出的,就地以糧募兵,快速拉起一支隊伍,並將隊伍往南調動。至於土地,分給失地農民,流民和佃農耕種,收買人心。第一件事做完,四五十萬人的隊伍及其所需糧,餉基本解決。此時李自成就已經打下北京了。接著要開始做第二件事情了,穩住陣腳,準備反攻。

李自成佔領北京後,發現崇禎已經南下,肯定會組織軍隊南下進攻,從後來山海關大戰中李自成軍隊的表現來看,農民軍的戰鬥力很菜雞,基本是被關寧鐵騎吊打的,這時候的四五十萬從全國各地調來的精銳加上之前調回來的山海關守軍,頂住農民軍的進攻是沒問題的。第一波攻勢頂住後,按兵不動,加緊練兵,籌糧,整肅吏治。觀察李自成的動向,此時的山海關守兵,肯定是頂不住了,只能投降李自成,不可能降清了,因為吳三桂已經被我調到身邊了。那麼李自成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放清軍進來和農民軍一起滅明,另外一種情況是不放清軍進來,令山海關堅守,同時進攻明,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只能集結部隊死守中都,同時開始部署南京城防,朱元璋時代修建的南京城牆還是質量很硬的。與此同時,派密使接觸李自成部將和其他幾股農民起義軍,封幾個實力不錯的起義軍首領為王,讓他們相互攻伐,以羈縻政策分化瓦解他們,為自己爭取時間。同時加緊練兵,為戰爭做準備。如果分化成功,那就把最強的清軍先滅了,然後再逐個擊破,倘若清軍和農民起義軍聯手後戰鬥力爆表,那就game over,準備往南逃,坐船離開大明吧/或者找個清淨的地方以發覆面上吊。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李自成命令堅守山海關,兩線作戰,那麼,這時候一場三國殺就上演了,這就熱鬧了,具體的策略我就不說了,大家去看三國曆史就知道了。發展經濟軍事就很重要了,這時候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在南方了,大明的勝算還是很大的瞭解,以我的分析,大明在實力恢復後,近可以陸兵伐大西,遠可用水師從朝鮮登陸伐瀋陽盛京的滿清,再加上南方雄厚經濟實力作基礎,大明應該是笑到最後的玩家。至於會不會出現南宋的情況,小編覺得不可能,畢竟按照老朱家的脾氣,投降是不可能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投降的,再加上朱元璋完成過自南向北成功的先例,大明的中興應該是可能的。

意淫至此,希望博君一笑,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