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作者:南充市嘉陵區龍蟠初中教師、原團支部書記 賈海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作者近照

隨著現在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教育正處於一個充滿著變化改革和發展的時代,那種單一的,封閉的傳統教育體系將逐漸被多元的,開放的現在教育體系所代替。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再不能把教育理解為單一的學校教育,應把教育理解為一個整體,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這個整體中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有機組成部分。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一、家校共育的目的和意義

當孩子在學校裡出現問題時,家長和老師有必要進行溝通,先調查清楚孩子出問題的原因,再根據實際情況,或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或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有人說,"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代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強調心理的健康成長,強調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需要舉全社會之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家校共育就是必然的選擇。

1、完善的家校共育能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的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充分享受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關懷,給孩子帶來的歡樂。由於家庭的千差萬別,家長對教育子女的目標、成長的觀念各不相同,所以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因此,家庭教育必須在學校教育的配合下,具體分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孩子成長,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

2、家校共育有利於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渠道,學校嚴格按照《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規範教育。然而,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連續不斷地、數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時間最早、最長的場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適合與否,對孩子能否順利接受學校教育關係極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順暢配合,更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和諧的家校共育可以促進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信息交流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關鍵要看交流信息是否及時。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對待父母的態度,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並且還要了解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家校聯繫越通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就越有時效性、針對性、統一性。

4、

家校共育能夠優化學校教育的環境

學校教育雖然嚴格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辦學,但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要求也是學校教育不斷優化的一種動力,因此,在家長委員會的牽頭下,家長應該不斷地提出改善學校教育的要求,傳授社會上的經驗,調動社會成員改善社會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也應該充分利用家長這一有力的教育資源去優化、促進學校內外的教育環境,使學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二、家校共育的途徑

家校共育的有效建立,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家庭中去,同樣,家長要參與到學校管理的改革中來,實現真正的溝通和互動。

(1)、家訪。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繫的重要渠道,班主任每年要對學生家訪一次,家訪過程中要做好家訪記錄,要求家長簽字,家訪的目的是切實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髮展。家長要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熱情接待,客觀真實地反映情況,真正建立起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合作關係。

(2)、家長會。家長會是爭取家長配合的有效途徑,形成以由家長進校舉行家長會為主,家長會每學期舉行兩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介紹班級現狀,傾聽家長意見。家長要積極參與,按時參與。

(3)、家長參與教育。請家長進校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瞭解學校,認識學校,與學校保持一致。每個年級都有建立家長理事會,作為家長代表參與與學校方針、政策的制定,參與學校後勤的管理,參與聽課、評課,使學校教育教書更透明。家長應主動申報參加家長學校學習,切實行使好自己的職責,促進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進步。

(4)、通過家校聯繫卡、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及時將學生學習、思想品德、體育健康、獲獎處分、重大活動、調整作息時間、臨時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給家長,同時也可以瞭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家長應主動了解教師的各種電子信息,以方便通過電子信息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綢都教育觀點:淺談家校共育的意義和路徑

您可能感興趣的資源,點擊以下鏈接查看原文:

作者教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