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这玩具脏啊。”

“怎么还吃上脚了呢。”

“宝宝,不能啃桌子啊”

宝宝在肢体渐渐发育后,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宝宝开始咬各种东西,几乎是看见什么咬什么。不仅会咬身边随手可以拿到的小玩具,有时候甚至会突然咬上爸爸妈妈一口。各位宝妈十分担心主要是觉得不卫生,但是又不能时时刻刻都看着宝宝。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宝宝为什么爱“咬东西”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爱咬东西。

  • 1、出牙期

正常来说,宝宝会在3个月开始长牙,牙齿“钻”出来的时候,会对牙龈形成刺激,让宝宝感到不适、痛痒。而宝宝的言语技能还没有激发出来,不能明确的表达出自己感受,也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感官,所以宝宝就会通过“咬”来缓解萌牙所产生的不适。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 2、口欲期

宝宝出生不用教就会吃奶、会哭闹,口部神经发育的会更早。用嘴“咬”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弗洛伊德称将这段时期称为人格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口欲期”。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口欲期主要阶段是

:3-12个月,其中7、8月最为突出,这种现象一般会持续到3岁。

口欲期特征:身边宝宝任何可以拿到、看到的东西,宝宝都会用嘴去咬。这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建立起了联系。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帮助宝宝度过“口欲期”,家长要这样做

  • 不过度干预

虽然宝宝爱到处乱咬,但是这是宝宝智力发育、运动能力发育、认知能力发育的关键阶段。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这是孩子最初接触世界的方式。家长不要刻意的阻止,过多的干预。如果强行的制止孩子,例如突然地把手从孩子嘴里拽出来,或者吼孩子,反而会让宝宝的口欲期变长。如果有的宝宝在2—3岁还爱要东西,甚至是咬别的小朋友,这就是口欲期没有完全的度过的表现。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 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口欲期的宝宝除了用嘴去感受世界,咬东西也是宝宝缓解情绪、获得心灵满足的一种方式。有的大人甚至还保留着一紧张就爱咬手指的小动作。0—6岁也是宝宝需要高度关注及安全感的重要时期,父母应注意在此阶段给予宝宝很多的关注与爱,例如经常抚摸、拥抱宝宝来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 保证安全卫生

微生物学家玛丽·鲁布什说:“孩子们将东西往嘴里放的行为可以使他们的免疫 系统对环境产生反应。”美国免疫学家MaryRuebush认为,在婴儿自我免疫系统“觉醒”时,有必要让小孩接触适当的抗原来刺激他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小孩获得抵抗力。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父母不想让宝宝咬东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担心,咬的东西不干净有细菌会生病。经过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研究表明,「少量」的细菌和灰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免疫系统,帮助孩子获得抵抗力。在保证卫生条件合理的情况下,选择材料、形状相对安全的玩具,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洗消毒就可以了。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 对宝宝进行正确的认知启蒙

上文说到,宝宝咬东西主要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他知识通过嘴来感受事物,了解事物的形状、质感,这个过程是孩子学习的方式,爸爸妈妈应该在宝宝对外界事物有充分吸引力的阶段,帮助孩子认知世界。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什么是可以吃的,在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帮助孩子远离伤害。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在我家小七开始咬东西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识记卡片和图书,我发现比起「看图片+记名称」的填鸭式早教,用故事带入才能激发出宝宝探索世界的热情。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这套法国婴幼儿启蒙认知绘本。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跟着小象提比一起认识世界。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通过绘本像孩子讲述安全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儿童安全教育绘本》就是我给小七买的,教会他如何保护自己的图书。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这套绘本包括《出门在外要小心》、《“不”要大声讲出来》近千个可能涉及孩子安全隐患的小问题。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图案符合小朋友的审美,孩子接受起来也更容易。涉及饮食安全中,进食安全、多吃冷饮不健康、少吃甜食等等。

宝宝看见什么都“咬”,父母用4个方法,帮娃安全度过“口欲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