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趙亭玲:武漢不哭,我來了!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本報記者 李旭佳

“2月3日(晴),今天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前往武漢抗疫一線,在疫情核心區域作戰……”

這是2月3日晚,石泉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趙亭玲抵達武漢時寫的“戰地日記”。這一天,她終於踏上了支援武漢的征途。

今年30歲的趙亭玲是石泉縣喜河鎮奎星村人,從小在大山深處長大的她乖巧懂事,勤學善思,2011年正式入職石泉縣人民醫院,成為一名“白衣天使”。

性格靦腆的趙亭玲異常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她不太愛說話,只是日復一日地練習,年復一年地堅持,與生俱來的倔勁兒讓她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在同事們眼裡,沒有什麼事兒可以難倒趙亭玲,她業務精通,對待各種急危重症護理技術操作得心應手。2020年,這個年輕的90後姑娘被破格提拔為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連續3年被石泉縣人民醫院評為“十佳護士”。

疫情發生以來,趙亭玲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去。經過綜合考量,醫院班子最終決定抽調她到預檢分診、縣委黨校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

“石泉距離武漢724公里,需要9小時54分鐘的車程。看著安康市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出發,我很希望自己能與他們同行。”趙亭玲回憶說,自己從事的重症醫學科主要業務就是為急危重症患者進行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持。看著每天不斷增長的疫情數據,她心急如焚。

終於,機會來了!

“我是單身,父母有弟弟照顧,沒有後顧之憂。”2月2日,當趙亭玲得知安康市衛健委正在組織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時,她再次毫不猶豫地遞交了請戰書,並鄭重地向院黨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這一次,她如願成為石泉縣首位馳援疫情核心區域的醫務人員。

那一刻,她堅定而無畏:“我只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去疫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抗擊疫情刻不容緩。2月3日,這個心中時刻謹記著南丁格爾誓言的女孩,瞞著父母踏上了飛往武漢的飛機。

“武漢,我與你終於沒有了距離,我將與你緊緊連在一起。這場戰役,我們一起前進,沒有撤退可言。”當晚,趙亭玲的“戰地日記”在朋友圈流傳,背後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3月5日記者電話採訪時,趙亭玲已經在武漢市協和醫院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主要負責新冠肺炎患者病區的院感防控和管護工作。

在此之前,趙亭玲從未接手過院感工作。為了儘早進入工作狀態,她每天穿梭在病房,用加倍的努力盡快熟悉業務,只為做到萬無一失。

“剛開始擔心自己做不好,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了。”趙亭玲告訴記者,最初醫療隊選擇她來負責院感工作時自己很緊張,幾天下來工作變得得心應手,她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趙亭玲負責的病區有5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每當有新患者進來,她總會為患者加油打氣;每當有患者出院,她總會歡喜好一陣兒;每當有患者“離開”,她含著淚的目光總會更加堅定。

長時間的工作,她的臉早已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了深深的痕跡;每天裹在粽子般的防護服裡,她的身體早就被汗水溼透;頻繁的消毒,她的手早已被消毒液浸泡得傷痕累累……面對被感染的風險,趙亭玲毅然前行。

“每天穿三層防護服、戴三層手套會有些‘不好發揮’,給病人扎針手指沒有感覺。”被問及困難,趙亭玲只是輕描淡寫地這樣說道。她接著說,下班後她喜歡窩在賓館看動漫,或是和隊友打打羽毛球,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隔幾天就會給大家報平安:“一切安好,勿念。”

趙亭玲的母親何早蓮告訴記者,她是在朋友圈看見女兒去武漢的消息,每天不管有多晚,她都會等女兒報平安的信息。

“亭玲: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你不懼危險,主動請纓,離別家鄉逆行而上,慷慨馳援湖北防疫戰場最前線,充分展現了石泉女兒大義凜然、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石泉縣婦聯向你致以最誠摯的慰問和最崇高的敬意!”3月6日,忙碌了一天的趙亭玲收到了“孃家人”從家鄉發來的問候。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祝奮戰在一線的姐妹們節日快樂!”3月6日,趙亭玲從武漢送來“三八”婦女節的祝福。她直抒胸臆:“其實我們90後也不缺乏勇往直前的勇氣,關鍵時刻我們一樣會挺身而出。作為一名90後,我很自豪。”

韓林納:手繪漫畫記錄戰“疫”故事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在鎮安縣,有這樣一名90後女扶貧幹部,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白天奔赴一線抗擊疫情,晚上手繪漫畫記錄戰“疫”故事,用別樣的方式為抗疫貢獻巾幗力量。

她就是鎮安縣茅坪回族鎮愛笑的女孩——韓林納。

畫筆就是我的戰鬥武器

“你瞧,這是我畫的‘三八’婦女節漫畫,今年的節日我和姐妹們就準備這樣度過啦!”3月5日23時,還在加班的韓林納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新作。

在這幅漫畫中,有的姑娘正在“剁手”網購,有的姑娘正吃著零食追劇,有的姑娘正在打扮準備去赴約,有的姑娘正忙碌著工作……問及韓林納的過節方式,韓林納回答:“疫情防控期間,我會在工作崗位上度過這個難忘的節日。”

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戰鬥者、參與者、堅守者。

韓林納所在的茅坪回族鎮地處陝鄂兩省、鎮旬鄖三縣接合部,人員流動大,疫情防控難度高。正月初二,韓林納便返崗投入到鎮村的防疫工作中,摸排登記、防疫宣傳等工作樣樣都不落下。

自正月初四起,韓林納和同事被分配到茅坪黃龍洞溝檢查點24小時輪流值班,鄰近的湖北關是陝鄂分界線,防止疫情輸入尤為關鍵。

鎮上的同事們不畏風雪堅守邊關,特別是黨員幹部衝鋒在前, 齊心協力抗疫,為群眾築起一道道安全防線……每天忙完工作,她就會利用晚上時間將腦海中大家齊心抗疫的故事畫下來。醫護人員、公安民警、鎮村幹部、社區志願者等,在韓林納的漫畫裡,個個都是主角。

韓林納說:“大家抗疫的故事很感人,所以我就用漫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畫筆就是我的戰鬥武器。”

扶貧路上書寫青春風采

“今日入戶,見到老楊。一進門,滿屋的掃帚。他高興地告訴我,自己在做掃帚,大的可以賣15元,小的可以賣10元。說這些話的時候,老楊眯著眼睛笑。”在韓林納的微信朋友圈裡,記錄著自己扶貧的點點滴滴。

2017年9月,韓林納進入鄉鎮工作,她的扶貧路並非一帆風順。

剛進村時,韓林納很不習慣,下雨天身上全是泥巴,下雪天路滑跌了無數次跤,走訪貧困戶一天走下來腳上磨出好幾個泡,回家脫下鞋疼得眼淚直打轉兒。

韓林納明白,雖然剛進入社會的她對扶貧工作並不熟悉,幹得非常吃力,但一想到貧困群眾的笑容,她就充滿了幹勁。

“當我看到他們新蓋起來的圈舍;當他們迫不及待地告訴我賣了一隻羊;當他們享受了某項政策後笑容滿面……我真的被他們的善良質樸打動。”韓林納說,鄉親們徹底溫暖了自己的心。她默默下定決心,無論是包扶貧困戶還是幹自己的業務,都要盡心盡力,這樣才不會辜負青春。

幾年下來,當初的“愛哭鬼”扶貧幹部變成了半個扶貧“專家”,韓林納不僅紮實掌握相關政策,還能為貧困戶及時答疑解惑,尤其是自己繪製的漫畫版政策解讀,非常受群眾的歡迎。

夫妻同心共戰“疫”

“漫畫通俗易懂,這是對疫情防控最好的宣傳!”

“該是回家團圓的時候她卻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這個90後不一般,加油!”

“不愧是人民的好乾部,把群眾的事放在第一位,是90後的好榜樣!”

……

在韓林納的微信公眾號裡,每天都有群眾為她留言。

韓林納的愛人和她一樣,也一直奮戰在戰“疫”一線。她的愛人是鎮安縣米糧鎮派出所的一名民警,這對在去年2月14日剛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今年的結婚紀念日是在視頻中度過的。

韓林納說:“我老公總是問我為什麼我的漫畫裡唯獨沒有畫他,其實他抗疫的形象一直在我心裡。兩個人一起奮鬥的感覺真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許許多多的90後像韓林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寒冷的季節增添了一縷陽光。

“作為一名90後扶貧幹部,我能感受到身邊越來越多的9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有熱情,有情懷!我會用我的畫筆繼續記錄戰‘疫’中的美好故事,期盼大家可以早日摘下口罩,看到彼此久違的笑容。”韓林納說。

李昕橦:不能對不起巾幗志願者的稱號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長這麼大,第一次不能和媽媽一起過‘三八’婦女節。雖說同樣是堅守在抗疫一線,可自己在陝西,媽媽遠在內蒙古,只能備一份特殊的禮物給她送上祝福。”3月6日,陝西雅蘭紡織集團電子商務部運營主管李昕橦神秘地告訴記者。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春天變了一副模樣,但讓人覺得溫暖的是,有一群穿著“小粉衣”的巾幗志願者一直奔赴在抗疫一線,給這個寒冷的春天加了幾分顏色。今年27歲的李昕橦就是“小粉衣”中的一員。

“在我18歲成人禮的時候,媽媽給我寫了一封信,說是要將她前半生最珍貴的東西分享給我。”李昕橦告訴記者,媽媽在信裡給了她三點建議:注重健康、保持善良、要有社會責任感。

媽媽的三點建議,李昕橦一直謹記在心。上大學時,她就加入了青年志願者聯合會,參加工作後又主動加入陝西省巾幗志願者聯合會的大家庭中,在一次次的志願活動中留下美麗的身影。

作為省巾幗志願者聯合會的會長單位,李昕橦所在的公司自疫情發生以來,相繼向湖北重點疫區以及省內援助急需防疫物資,還給近萬間酒店客房免費提供殺菌消毒服務,具體的消殺服務就由李昕橦等志願者來進行。

“其實進酒店前還是有些緊張和害怕的!”李昕橦坦言,自己的父母都堅守在抗疫一線,雖然內心忐忑,但一想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就對自己充滿信心。

給酒店客房進行殺菌消毒服務,需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佩戴口罩和護目鏡,揹著30多公斤的消毒液連續進行6個多小時的作業。每次消完毒,李昕橦和志願者們都會滿頭大汗,即使手被消毒用品浸泡起了皮,臉上留下口罩和護目鏡的勒痕,大家也毫無怨言,還會相視一笑互相鼓勵。

“雖然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衝到防疫一線,但能為社會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就已很滿足。”李昕橦告訴記者,自己僅僅穿著防護服工作幾個小時就會累得氣喘吁吁,她無法想象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有多麼辛苦。

長期的志願服務,李昕橦也有自己獨特的感觸:“愛與愛是相通的。做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其實我們的收穫可能比那些被幫助的人還要多!”

多年來,李昕橦從未停止志願服務的腳步。

當她走進渭南市臨渭區曙光特殊教育學校,看著或是因為天生智力障礙、聾啞、自閉,或是因疾病產生後遺症的孩子們,因她們的到來而露出溫暖的笑臉;當她看見環衛工人用粗糙的手輕輕撫摸送給她們的床品;當她看到養老院老人們緊緊握著被子投來感激的目光……她一次次被打動,一次次提醒自己要對得起巾幗志願者的稱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還有千千萬萬個像李昕橦一樣的年輕巾幗志願者,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熱忱和無私奉獻溫暖身邊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新一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用志願服務譜寫了一曲又一曲青春讚歌。

“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裡,希望自己能夠好好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把自己變得更好,做一名合格的巾幗志願者。”提及自己的節日宣言,李昕橦如是說。

沒有生而英勇 只是選擇無畏

李旭佳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三八”婦女節。

在舉國戰“疫”之時,有這樣一群年輕、美麗的身影讓人難忘。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她們說自己是打敗病毒的美少女戰士;摘下滿是霧氣的護目鏡,她們說一層又一層的壓痕是她們最美的“勳章”;面對隨時被感染的危險,她們說如有不幸,請捐獻她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面對家人朋友的擔心,她們說一切都好,勿念……她們有個共同的名字——90後姑娘。

危難面前,每一代中國人,都在用行動書寫使命和擔當。

昨天,她們還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她們已成為這場戰“疫”中的新生力量。

生活中,她們是“小姐姐”“小棉襖”“新手媽媽”,工作中,她們是捍衛群眾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守護城市安全防線的鋼鐵戰士、維繫社區運行的基層幹部、無私奉獻的志願者……不論何種身份何種崗位,伴隨著疫情防控號角的吹響,這支年輕的娘子軍毅然“逆行”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

從來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無論是身在前線,還是守護家鄉;無論是防控疫情,還是復工復產;無論是在直面死神的病房,還是在嚴防死守的社區……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戰鬥中,90後的她們,明明還是稚氣未脫的孩子模樣,卻擔當起了時代的重任,用她們的青春浸染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色,用她們的行動鐫刻下屬於她們的時代印記。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願這世間所有的美好,與你我不期而遇。

最美是你們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3月4日,圖中西安市紅會醫院呼吸消化內科90後護士王冬梅說:“ 我愛‘白衣天使’這個神聖的稱號,我將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每一位患者。” 本組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安濤攝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3月4日, 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運營一中心車輛檢修女工、1999年出生的樊雪丹正在精心檢查電客車制動系統單元制動缸。

90後姑娘 青春無悔綻芳華

3月4日,西安紡織城客運站“小酒窩”愛心服務隊成員、90後姑娘黃淼(左一)在幫助乘客註冊西安“一碼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