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做到一品大員,歷史上李衛的後臺到底是誰?


十年做到一品大員,歷史上李衛的後臺到底是誰?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李衛出生在江蘇豐縣一個富戶的家裡。如果按照古代一般的路徑,十年寒窗絕對是免不了的,但李衛偏偏大字不識幾個。

少年的李衛,不學無術。如果不是大清的捐官制度,可能李衛一輩子最多就是江蘇的一個富戶。

匆匆度過少年以及青年的時光,李衛在虛歲三十這一年迎來了人生的轉折。康熙五十六年李衛花錢捐了一個員外郎,在清朝官制序列當中,它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職位,雖然按照清朝的品級,李衛屬於從五品。

入朝為官之後,他發現候補的官需要得到大官的推薦才能獲得實缺,否則,他就只能等到“猴年馬月”。李衛的運氣算是比較好的,入朝不久就獲得了賞識,不久之後就任兵部員外郎一職,有了正式職位之後,他每年俸祿大約70兩左右,但是捐官的人,豈能靠這些俸祿?

也許是因為從小富家的生活給了李衛較大的格局,也許李衛天生就是當官的料,剛正不阿的性格加上圓滑的處事方式,讓李衛在官場中如魚得水。

康熙五十八年,也就是李衛當官兩年之後,他從兵部轉任戶部郎中一職。從從五品官到正五品官,李衛只用了兩年,雖然俸祿只漲了十兩。

雍正是李衛的貴人,短短兩年的官場生涯就讓雍正注意到了能幹的李衛。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官場中不盲從,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確實肯幹事。

雍正即位之後,李衛就被封為直隸傳驛道,不過在上任的途中他就被改任為雲南鹽驛道,當時李衛的官階是正四品,且古代鹽鐵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雍正把地方鹽務的權利交給李衛,這充分說明了雍正對李衛的重視。

相信大家對《李衛當官》中,李衛鬥鹽商以及閔靖元的片段毫不陌生。

李衛這一生和鹽有著不解的緣分,上任之後李衛就嚴厲打擊鹽販子。

雍正二年,因為李衛政績卓著,被提拔為布政使,主管一省財政稅賦,但其仍然兼管鹽務。這時候李衛的官階是從二品,粗略算來從從五品到從二品,李衛用了7年時間。

7年時間李衛走完了很多人一生都走不完的路,不是因為李衛背景強大,也不是因為他只會溜鬚拍馬,他的背後是政績和人民。

雍正三年,李衛被任命為浙江巡撫,雖然官階沒變但權利實打實的變大了。當時,清朝的體制比較僵化,靠近兩淮的群眾不能吃到便宜的淮鹽,就只能導致他們吃高價的浙鹽,因此,那一帶的私鹽猖獗。

據說當時有一個姓沈的鹽商實力龐大,不僅擁有商船數艘,且打手還有幾百,憑藉這些勢力他經常突襲官兵,橫行霸道。

李衛上任後,他派手下與沈姓鹽商鬥智鬥勇,最終將他捉拿歸案,隨後當地私鹽猖獗的現象開始好轉。

雍正四年,李衛兼任兩浙浙鹽政使,整理鹽政,查處私鹽販賣。雍正五年,李衛升任浙江總督,官居正二品。至此,李衛可以說在浙江擁有了全部大權,不但經濟事務歸他管,軍政大事也都由他決定。在浙江擔任封疆大吏的幾年裡,李衛嚴厲打擊私鹽,為官府增加了許多財政收入,而為了應對來自海洋的威脅,他又修築了浙江海塘。

到了雍正六年,李衛通過明察暗訪得知,當時江南盜賊出沒、橫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地方官對諸盜賊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包庇,經常以替身代為受過,使其逃過一劫。同年,朝廷以“江南多盜”,而地方官如時任江南督臣的範時繹又“非戢盜之才”為由,命李衛統管江南七府五州盜案,“文武各官受其節制”。不僅如此,李衛還剷除了張雲如,瓦解了這一代反清復明的勢力,為大清鞏固了南方。

到了雍正七年,李衛被加封兵部尚書銜,官居從一品。在覲見的途中,由於母親亡故,因此他只能去守孝,為了安撫他的情緒,雍正賜予其太子少傅銜。雍正十年,李衛守孝結束,直接被雍正任命為署理刑部尚書,不久之後,他就被任命為直隸總督。

在直隸總督的任上,他曾不畏權貴彈劾了當朝名臣鄂爾泰的弟弟,為此還受到了嘉獎。如果不是因為雍正早逝,李衛或許還會繼續高升。

乾隆即位之後,由於康乾盛世已經開啟,國泰民安四海昇平,且乾隆熱愛文化、尊敬文人,對於李衛這樣學問不高的人並不太感冒,所以李衛儘管仍然"位高",卻不再"權重"。

乾隆三年,李衛疾病發作,不久之後李衛病逝,終年五十一歲,乾隆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李衛這一生,既沒有顯赫的背景,也沒有強大的“黨羽”,他的背後只有人民。

據悉,乾隆南巡時在西湖的花神廟裡看到了民眾為李衛及其妻妾塑起的塑像,當時乾隆很不悅,以“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為名,下令撤掉了李衛的雕像,並焚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