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都是乾隆重視的雍正寵臣,李衛、田文鏡為何身後榮辱要兩說?

向敬之

1

電視劇《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稱李衛是胤禛於康熙末年遇到的市井小混混,與史實是有出入的。

史上的李衛,是一個富家子弟,在康熙五十六年花錢買來的員外郎,成為了還是雍親王的胤禛賞識的官員。

在清朝官員等級中,員外郎為從五品,郎中為正五品,都是京官的中的低級官員。即便他早早地抱上了胤禛的大腿,但只是為之效犬馬之勞的辦事官員,不可能進入核心層,也不可能窺知雍正奪位的機密。

雍正即位後,對自己倚重之人,主要處死了三人:潛邸高參戴鐸、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以及死於幽所的隆科多。他們是真正知道秘密的人。此三人都是死於恃功驕縱,讓雍正感到了真正的威脅。

都是乾隆重視的雍正寵臣,李衛、田文鏡為何身後榮辱要兩說?

雍正畫像

李衛不然。他很老實,無論是出任直隸驛傳道,還是遠調雲南鹽驛道、升任布政使,都是唯雍正旨意為是,小心謹慎,清廉任官,政績卓著。他忠於主子,不畏權貴,即便雍正寵信的步軍統領鄂爾奇違法,他也敢直言舉報,不怕於雍正最愛的鄂爾泰結怨。所以,雍正最為信任,願意把富庶的浙江及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兩淮鹽道交給他管理。

由於雍正帝的賞識,文盲李衛在雍正朝青雲直上,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雲南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雍正七年加封兵部尚書、太子少傅,三年後署理刑部尚書、任直隸總督。雖然升官快,但品級最高不過從一品。他雖然勤政愛民,擅於緝私捕盜,敢於彈劾權貴,但沒有足以封爵的大功勞。

他病逝於乾隆三年。也就是說,他不能死在雍正朝。當然,《雍正王朝》也確實安排了一個活到了乾隆十年的小人物張廷璐,被腰斬在劇中,以檢測張廷玉對雍正的忠誠。

李衛是雍正朝的重臣。而且,他很聽話,也很謹慎,與鄂爾泰、田文鏡為雍正最為讚許者。

當然,李衛還善於對雍正拍馬屁,於雍正五年十月進獻瑞谷,讓雍正狂喜之後,說:“此非朕涼德所能致,想浙省澆漓之習必然丕變,是以感召上蒼如此之瑞應。朕深為浙省臣民慶幸!”(《清世宗實錄》卷六十二日,雍正五年十月己丑)

2

李衛與鄂爾泰、田文鏡,都是雍正喜歡的督撫重臣。這三人卻關係不好,互相彈劾,如題中所云鬥智,但將鄂爾泰、田文鏡弄成大老粗李衛的手下敗將,還是電視劇的藝術創作。

《清史稿·田文鏡傳》記載:“上諭曰:‘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皆皇考所最稱許者,其實文鏡不及衛,衛又不及鄂爾泰,而彼時三人素不相合。’”

一、李衛不是大老粗,而是粗中有細,在緝查私鹽、修築海塘、偵查案件方面是個高手,同時尊重文人,出錢修過省志、建過書院。浙江文字獄多發,雍正禁止士子參加科考,以示懲戒,李衛不畏皇威,為士子們爭取了鄉試和會試的機會。

二、李衛總督浙江,兼管兩淮鹽政,清正廉明,被加兵部尚書、太子太傅及刑部尚書,升直隸總督,頗有政聲。他與鄂爾泰的較量,主要是彈劾鄂爾泰的弟弟鄂爾奇壞法營私、紊制擾民,得到了雍正的獎勵。但是,鄂爾奇雖是鄂爾泰的弟弟,但主要是雍正身邊的紅人兼心腹——接替隆科多為步軍統領。李衛扳倒鄂爾泰,不能算是贏了鄂爾泰。

都是乾隆重視的雍正寵臣,李衛、田文鏡為何身後榮辱要兩說?

李衛畫像

三、鄂爾泰靠在西南設置州縣、改土歸流,結束土司制度,以及大造祥瑞起家。雍正十年進京述職,被雍正留在京師,授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躍居至原來內閣首輔張廷玉的前面。世人都稱雍正最愛張廷玉,卻因排滿情緒而不說雍正對鄂爾泰更是青睞。在這一點上,李衛和田文鏡是望塵莫及的,即便是李衛彈劾鄂爾奇,雍正也說要看在鄂爾泰的面子上網開一面。

而田文鏡,也是雍正新政的堅定執行者,在河南推行清查虧空、耗羨歸公、養廉銀、攤丁入畝等,酷吏模樣,卓有成效,但在總督魯豫兼北河總督時,隱匿水災不報,導致晚節受損。

他們三人,各有優長,亦各有不足。如兩江總督尹繼善曾對雍正說:“李衛,臣學其勇,不學其粗;田文鏡,臣學其勤,不學其刻;鄂爾泰,宜學處多,然臣亦不學其愎。”

3

李衛在江蘇推行攤丁入畝新政,田文鏡在河南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一南一北,封疆一方,但是不免新政先鋒爭寵,互相傾軋。

一、他們追隨雍正起點不同。雍正即位時,李衛三十五歲,以戶部郎中被新君任命為驛傳道,掌控地方與重用的信息傳遞,有功於政局過渡而平步青雲;而田文鏡年已六十一歲,因以內閣侍讀學士的身份,受命告祭華山,途徑山西奉旨賑災有功,而由署理轉為實缺。

二、李衛為漢人,在康熙五十六年捐資為官;而田文鏡則是旗人,原屬漢軍鑲藍旗,後在雍正五年被抬入皇帝親率的漢軍正黃旗,任命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不免被還是浙江巡撫的李衛心生芥蒂。

三、李衛精明,看不起以監生入仕、日見衰老的田文鏡。加之田文鏡與李紱之間的一場公案,貌似循吏與清流的交鋒,不免激化旗人與漢人的矛盾。少壯派李衛尊重文人,少不了對有辱斯文的田文鏡“奉天正黃旗人,以苛刻繩諸員”(蕭奭《永憲錄續編》)頗有微詞。

電視劇《雍正王朝》設計李衛將曾為雍正奪位師的紹興師爺鄔思道推薦給田文鏡,或許是植的一顆釘子。況乾隆說雍正稱許田文鏡和李衛,但在其心裡,田文鏡不及李衛,足見雍正倚信失衡。

都是乾隆重視的雍正寵臣,李衛、田文鏡為何身後榮辱要兩說?

乾隆畫像

李衛品秩不過從一品,然乾隆初登大寶,卻給了他一件四團龍補褂,以示最高恩寵。他死後,,在直隸總督孫嘉淦的請求下,李衛入直隸名宦祠,後又入了京師賢良祠。

而田文鏡病逝時所得的待遇絲毫不比李衛差。

田文鏡死於雍正十年十二月,雍正帝說:田文鏡“老成歷練,才守兼優,自簡任督撫以來,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弊,殫竭心智,不辭勞苦,不避嫌怨,庶務俱舉,四境肅然”(雍正《河南通志》卷一《聖制》),賜葬泰陵附近,諡號端肅,並命河南省城為其設立專祠。

論及身後榮辱,李衛遠遠不及田文鏡。

乾隆五年,新任河南巡撫雅爾圖上奏:“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不應入豫省賢良祠。”(《清史列傳·田文鏡傳》)乾隆帝看出了雅爾圖看到他降旨將李衛入祀賢良祠,而拿李衛同內閣首輔兼首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鄂爾泰素來不和,來以拿掉田文鏡,而諫阻李衛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帝沒有批准將田文鏡的牌位從河南賢良祠中拿掉。

而李衛則在死後四十二年,乾隆帝突然發飆,稱:“李衛於督撫中並非公正純臣,在浙江無功德於民,聞其仰借皇考恩眷,頗多任性驕縱之處。設使此時尚在,猶當究治其愆!”(《清史列傳·李衛傳》)因為乾隆巡幸江浙,見到杭州西湖廟裡有李衛及其妻妾的塑像,“雖有大小,面貌相仿”,且書“湖山神位”,很不高興,下令將所有的神像毀掉。

這是地方私自主張,沒有呈請乾隆批准。私祀便是不得寬恕的政治問題,是絕對不允許的。若其能像河南那樣先報,哪怕是有人反對,也是無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