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科普:古代什麼人可以稱為“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古代的有錢人常常被稱為“某某員外”那麼這個“員外”究竟是什麼意思?又代表了什麼身份?擁有什麼特權?

科普:古代什麼人可以稱為“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話說三國魏末政府設置了一個職務叫做“員外散騎常侍”,到了晉朝又設置了“員外散騎侍郎”。後來,很多朝代都設置了一些官職如: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直到隋開皇六年(568),隋文帝在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是郎中(各司正職)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變。民間俗稱為“員外”。

科普:古代什麼人可以稱為“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隨著時間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後員外郎成為一種閒職,不再與科舉相關,而漸漸和財富聯繫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銀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個員外官職來做。明清兩朝的員外郎是“從五品”,也就是相當於現代的“副廳級”比縣令的“正七品”(正處級)還要高。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熟知的清朝名臣李衛的第一個官職就是“員外郎”,當然也是花錢買來的。

科普:古代什麼人可以稱為“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