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還有52個縣沒有脫貧摘帽,劉永富:不會因為疫情調整脫貧標準

實習記者 | 劉世龍

2020年3月1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確實比較明顯,但是我國制定的脫貧標準不會變,不會降低,也不會拔高。

劉永富表示,目前,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從2012年底9899萬人減少到了去年底551萬人,貧困縣則從832個減少到了今年的52個,可以說接近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但去年年底突發的新型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劉永富對此回應稱,“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確實比較明顯,但我們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改變我們完成任務的決心和信心。”

劉永富表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貧困家庭的打工問題上。我國去年貧困人口跨鄉打工人數為2729萬,而今年到3月6日為止,僅有1420萬人出發跨鄉打工,佔去年實際打工人數的52%,比往年略低一些。在採取一些措施後,目前民眾出去打工的速度正在加快,2月28日到3月6日這一週時間裡,打工的人數增加了300萬,並且預計還將提速。

另外,扶貧產品銷售、春節旅遊也受到了影響。他表示,雖然春天不是農產品收穫的主要季節,但是一些時令農產品,像雲南的花卉就損失幾十個億的銷售收入。

據劉永富介紹,國務院扶貧辦已開始逐步採取行動,化解疫情的影響。到3月6日,1/3的扶貧項目已經開工,現在這項工作速度也在加快。“像扶貧產業,東方不亮西方亮,可以搞一些短平快的項目。再加上以前主要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所以我們對鞏固住成果、如期完成任務還是有信心的。”劉永富說。

“今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我們扶貧的基本標準不會變,不會降低,也不會拔高,要堅持這個標準不動搖。”劉永富說道。

劉永富指出,中國扶貧的標準是綜合性的,主要包括一個收入、兩個不愁、三個保障。根據目前建檔立卡的信息,已經脫貧人口的收入人均都在9000元以上,剩餘貧困人口人均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除去收入這個基本標準外,“兩不愁”的不愁吃和不愁穿已經做到,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三保障”,目前也在及時推動建設解決。

我國已經實現9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應該怎樣有效防止返貧?

劉永富表示,對於已脫貧的9300多萬人,保持脫貧成果持續穩定,控制返貧現象是當前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這幾年返貧人口在逐年減少,返貧人口從2016年的60多萬減少到2017年的20多萬,再減少到2018年的幾萬人,2019年只有幾千人,脫貧的質量越來越高。”

據其介紹,目前我國有返貧風險的是200萬人左右,有致貧風險的是300萬人左右,一共500萬人左右,再加上2019年底剩餘的500萬貧困人口,實際上今年的主要任務是1000萬人左右。

劉永富強調,為做好最後脫貧攻堅工作,對於返貧人口還應加大關注力度。要把扶持產業發展、創設農民工外出打工條件以及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三個方面作為工作重點,防止返貧現象的發生。

對於剩下的52個貧困縣、2707個貧困村和551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這是今年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劉永富表示,由於深度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一直都是難點,接下來國家將會對這52個縣和2707個村中任務比較重的1113個村實施掛牌督戰,要求所涉及到的7個省制定實施方案,掛牌督戰的縣、村都要制定作戰方案,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劉永富還表示,目前,全國今年選派的駐村工作隊99%已經到位,駐村幫扶幹部97%已經到崗。儘管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脫貧人口和摘帽的貧困縣越來越多,但扶貧幹部、基層幹部的弦還不能松。“我們堅信越來越聚焦的這52個縣、1100多個村,按照這種抓法,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工作力度,能夠在今年年底脫貧摘帽。”劉永富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