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關於內向與焦慮的兩本書

2/100 關於內向與焦慮的兩本書

為了讓自己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讓有所輸入有所輸出,拒絕腦袋生鏽,我決定要寫讀書筆記了。可能會寫的很淺顯幼稚,但有行動才有進步。先定個小目標,讀完100本書。計劃新書、舊書一起讀。


分享兩本最近看的書#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2/100 關於內向與焦慮的兩本書

在新世相一個讀書測試中檢測出我人格中的內向性格屬性,並且推薦了這本書。我默默記下了這本書。你可能要笑了,我這麼吵,怎麼可能內向?我也這麼想。不過的確我在高中前是挺內向的孩子,另一點是我也想讓自己重新安靜下來。


其實這本書也是講刻板印象,關於人們對“內向性格”的刻板印象。書本開篇的例子就很破題,美國黑人運動的導火索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在日常生活中低調、沉默寡言的被視為內向者的黑人婦女在面對司機的無理要求(給白人讓座)時,平靜且堅定地回覆了一個字“不”。他們稱之為“沉默的剛毅”、“激進的謙虛”。剛毅即為剛毅,謙遜即為謙遜,無論在它之前的形容詞是“沉默的”還是“激進的”,都不改變名詞的原意。


這是給我的第一個啟示。無論是外向者張牙舞爪的表達,還是內向者低聲細語的表達,只要觀點堅定,都是鏗鏘有力的字句。信念就是信念,無論你以多大的分貝來表達。


我們的視野所到之處似乎以外向者居多,他們善交際、張揚、合群、行動果決,他們做事張揚,行使更多的話語權,這使他們成為政治家、成為銀行家、演說家,也使得世界舞臺的聚光燈常常聚焦於他們。而內向者則會被貼上靦腆、遲鈍、沉默寡言、敏感、孤獨等帶有偏見的標籤。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影響不言而喻。久而久之,不只是別人,就連內向者自身也會開始忘記自身的優點:善思辨、溫潤、內省、理智。相對於熱鬧,內向者更喜好獨處,獨處更能發揮他們的優勢,專心鑽研。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投資家、藝術家其實都是個內向者。內向者是微光處的隱者,與舞臺的喧囂保持距離,專心做自己的事,這是另一種表達,另一種聲音。


世界需要熱情奔放的外向者,同樣也需要冷靜善思的內向者。無論哪種方式——安靜或健談,仔細還是大膽,克己抑或奔放——都是我們的文明賦予的特徵,無謂高低。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關注自己真實的模樣,而非世人在這些不同模樣上貼的標籤。內向者不必感到擔憂,內向也是天賦,有其獨特的競爭力。


發現你的稟賦,並賦予它力量。這是對於我的第二個啟示。


我們的文化決定了我們為了生活不得已做一名外向者。我們壓抑了我們的心路,停下了向中心探索的腳步。如此我們迷失了自我的中心,又不得不再去尋回來。——柏拉圖《理想國》


我們的性格具有延伸性,但非常有限。內向的人變得健談,不是因為變成了外向,而是因為人在成長中,懂得了調整自己的情緒以適應周遭。但最好的選擇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正視那片最適合自己的領域。對於有的人來說,適合自己的燈光是百老匯的聚光燈,而對一些人來說,一盞青燈便足矣。


但是,人生總愛開玩笑。總有那樣的事情發生:你很喜歡一件事情,但它卻與你的性格相違背。那就為自己造一副面具來幫助你去實現吧。記得在完成後,給自己足夠多的“恢復壁龕”。


你可以多面,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但要記住真實的一面,並給予充分時間迴歸。這是我得到的第三個啟示。


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幾副面具,隱藏真實的自我去應對不同的生活場景,這並不代表欺騙或消極對待。我時常告誡自己,不要輕易用“很假”來評價一個人。因為當他/她以另一副面孔做出行為時,作為外人很難判斷此刻的他/她是否帶著善意的謊言。也許別人正在很努力地裝出一副大家普遍認可的面孔來表達善意,但怎料用在他/她身上,顯得不適應罷了。典型的例子,女生很討厭的行為——裝可愛,如果一個女生裝可愛,那是她用錯方式表達愛意,而不應該說她做作。最近微博熱搜出現“大S說朱雲慧裝可愛”,大S獲得網友一邊倒的支持。我沒有看過節目,但試問這樣的傳播會不會毀了一個女孩,作為公眾人物的大S想過沒有?每個女孩都希望自己惹人愛,人之常情,大可不必被放大來評判。


說遠了。


最後一段話,願共勉之:

愛是不可或缺的,群居生活也是可供選擇的,珍惜你身邊最親近、最可愛的人,同你欣賞而尊敬的同事共事。結識那些可能成為你密友的人、同你相處融洽的人。友情會讓人更幸福快樂,但要銘記於心的是質量遠比數量重要。


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有效利用你的稟賦,去做自己喜歡或有意義的事情。破解問題,潛心藝術,深沉思考。


不管你是誰,切記不可以貌取人。


《其實你很好》

2/100 關於內向與焦慮的兩本書

光看書名,就覺得很雞湯是不是?你看,刻板印象來了吧?哈哈,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看了目錄後,就不這麼想了。


這本書我看的很快,像是與作者來了一次輕鬆的暢聊。非雞湯文,更像是功能書,用心理學來教你認識自己並與自己相處,通俗易懂不難啃。書中還介紹了很多幫助你走出焦慮怪圈、管理情緒的簡單又有效的方法,親測有效。


“越努力,越焦慮”,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解決這個心理問題。文字客觀不帶節奏,僅提供參考,儘可能讓讀者獨立思考。


毋庸置疑,我們正處在一個焦慮的時代。雖然相比於舊時代,人們的生活質量已經有質的飛躍,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總有說不清的焦慮和不安。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在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並因此害怕自己不被他人認可和接受,或被時代淘汰。於是因為恐懼而去努力,並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懷疑自己。沒達到目標就自責焦慮;達到目標又擔心自己做的遠遠不夠。越改變,越受挫;越努力,越焦慮。


焦慮的原因是生活、工作、人際交往、婚姻等等,但不是根源。焦慮的根源複雜多了。例如你的膽小怕事,它有可能源自童年裡的現在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一次摔跤,你甚至已經忘記,但摔跤的痛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就是內在小孩受傷而帶來的痛苦。


內在小孩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1940年時提出的。指的是我們現在的人格里,與童年的自己十分相像的那個情感層面,這個層面與我們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學到的和經歷的一切緊密相關。你的內在小孩是你人格里因經歷傷害或挫折並因此感到痛苦、敏感和脆弱的一面,同時也是你人格里最需要愛、關懷和呵護的一面。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治癒ta的傷痛。覺察和認可內在小孩的存在,傾聽並探索內在小孩的情感需求,告訴他/她:“沒關係,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你沒必要自責、害怕,你值得被愛,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其實每次讀到內在小孩,我的第一反應是恐怖片裡的小孩……)


永遠記住,如果情感傷痛還在,過去的事情就沒有真正過去。你必須赤裸裸地與自己談談,與自己和解。


書中還重點提及一個方法:正念。這與之前讀的一行禪師的《正念奇蹟》相似。大部分焦慮,是源於思緒經常遊離到了未來,而未來又不完全由我們掌控,一旦陷入情緒化推理或災難性思維,人就困在虛無的想象中把自己所有向上的力量都抹殺了。正念練習就是這種焦慮的天敵。所謂正念,就是有意識地覺察,專注當下的每一秒,並不加任何主管評斷。簡單舉個例子:當你洗碗的時候,只關注洗碗這件事,感受水流的清涼、泡沫的細膩、甚至碗中殘留的油漬,可以用好奇的心情觀察這一切,但不要有任何評價,也不要想著洗完之後的事,專心洗碗。(畫面有點美,但真就這麼回事)當我們處在正念狀態時,我們會有意識地放下自己對這件事的主觀想法,從而純粹地審視事情的本質。簡而言之,正念是活在當下的智慧。


當用正念來觀察焦慮,你很快就會發現,焦慮只是一個想法,不是客觀事實。當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這並不代表你真的是一個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那只是你的主觀想法而已,並非事實。記住,你並不等同於你的思緒、情緒或身體反應。


另外,當焦慮產生時,區分有效焦慮和無效焦慮也是很重要的。有效焦慮指的是擔心的事情在當下處於我們的可控範圍之內,在此時此刻就可以馬上轉化為行動。而無效焦慮是指擔心的事情在當下處於我們的可控範圍之外,無法在此時此刻轉化為有效行動。留下有效焦慮,並且馬上行動;停止無效焦慮,除了消磨意志之外,它不能帶給你任何東西。


但是讓有效焦慮馬上轉化為行動,沒那麼容易,因為我們有“拖延症”。很多人認為拖延就是懶。其實不然,拖延和懶是兩碼事。拖延,是一種主觀的選擇行為——我們選擇做一件讓我們感覺舒服的事,從而去逃避一件讓我們感覺痛苦的事。而懶,是由於在心理上對某件事不感興趣,而導致在行為上無所作為的狀態。拖延和逃避的潛在心理動因通常是恐懼,而懶跟恐懼沒有必然關聯。懶惰可能會導致拖延,但拖延並不一定是因為懶惰。


如果被“拖延症”困擾,意識到這種拖延狀態,並且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到底是什麼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2. 自己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它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可以,制定一套具體可行的、進度可以被衡量的計劃表,給自己半個月的“試運行”。如果完成了,好好獎勵自己。如果沒有,允許自己不完美。


最後,以註明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依德的話結尾。


Unexpressed emotions will never die.They are buried alive,and will come forth later in uglier ways.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Sigmund Freud

2/100 關於內向與焦慮的兩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