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50%,對誰造成的影響最大?

在人生旅途中,頭頂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瓦,才算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房子=家,這種根深蒂固的念想,早早就烙印在心中,人們捨得為“它”疲於奔波,也捨得為它付出。不說房價問題,是一直存在的熱點、焦點,但一直在關注“它”的人群,絕不會少。


房價下跌50%,對誰造成的影響最大?


  同時,人群對它持有的態度各異,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老早“上車”或已經“上車”的群體,自然希望房價“漲”勢可以一直維持下去;尚未“上車”或想“上車”的群體,自然最希望房價可以先跌下去,補上車票後再漲。人很複雜,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期望雖不同,但想法都相同,差異取決於是否上車。

  縱觀樓市的漲與跌,目前在短期內看來,各城漲的漲、跌的跌,當中漲跌有異,仍在對立之中。不過,從國家對樓市的定調來看,未來在總體程度上,房價下跌的可能性要遠高於上漲。即便現在有個別城市仍處在上漲階段,但上漲動力明顯大不如前。

  目前多城房價下跌趨勢明顯,倘若跌降幅度超過50%,對什麼群體造成的影響最大?


  在排除房價大跌,所觸發的各類社會危機前提下,單論群體影響,我覺得如下:

  影響較小

  手上掌握財富資源較多的人群,受到波及的風險較小,這類人群絕對不會因為擁有幾套房,而被人稱為“億萬富翁”。對於他們來說,房產這種東西唾手可得,它只是一件附加產品可有可無。他們手中所擁有的資產,不僅觸及的行業較多,同時會進行專門的資產管理。

  所以,即使是房價大幅度下跌,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

  正常購買者,影響差異取決於“上車”時間

  對於普通的買房者這個群體來說,造成的影響有,但影響大不大,要劃分為兩個“陣營”。一則是,目前尚未還清房貸群體。


  如一套總價200萬的房產,以等額本息計算,首付60萬之後,貸款140萬,30年為貸款期限。如果房價此時跌了一半,這套房產價值立馬縮水到100萬,同時在還貸方面,140萬的貸款,30年所產生的利息為100.6萬元,總計還款金額為240.6萬元。雖然,房子還值100萬,但此時你的淨資產已經由正轉負。

  二則對於早上車或貸款已經還完的群體,房價下跌對其造成的影響就不是那麼大了。說到底,這套房產已經屬於自己的淨資產了,房產價值再怎麼縮水,也不會讓自己變成負資產。最大的變化,也只是價值的多少而已。

  對炒房者,猶如晴天霹靂

  目前,房價較高的主要原因,大多數都可以歸納到炒房者群體身上。他們通過投機房子增值來賺錢,在正常情況下,先不說跌多少,只要是房價漲幅較小沒能達到預期,他們都會虧。如果是房價真的下跌50%,估計他們得一夜玩完。


​  房價下跌,對於不同的群體,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漲與跌是一把雙刃劍,各有壞處,房價繼續大漲,只會增加樓市泡沫,增加各類金融風險,等泡沫一破,漲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房價暴跌,同樣也會刺破泡沫,那樣必然會讓經濟觸底,引發危機。

  近幾年,國家對樓市出手調控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樓市穩定下來,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大漲大跌。從長期來看,樓市必然會迴歸到正常的“居住”屬性當中,不可能大跌,但在其中會出現一種趨勢,那就是持續跌、穩步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