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些金融單位的食堂,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是特權還是待遇?

銀行老鐵


我認為這是一種崗位榮譽感的體現。比如食堂分開、宿舍檔次的不同、福利的不同,都屬於這一類。

有不少企業並不重視員工的榮譽感,認為員工來到公司,只需要給他們足夠的薪資,就是對員工最大的鼓勵了。我覺得這樣的理解是比較表面的。對員工來說,薪酬只是根源,如果一個企業都給不到員工想要的薪酬,可想而知這樣的企業會非常糟糕。

但僅僅是給足薪資就夠了嗎?當然遠不止如此。就如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當我們擁有了足夠的金錢,還會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榮譽感。很多企業就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就造成有些員工,輕易就被其他企業挖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這個人因為錢留在你的公司,也一定會因為錢離開你的公司。

所以,除了錢以外,還需要給予員工一種榮譽感,讓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是錢買不來的,是其他公司給不了的。這樣,他們就會留下來。


針對於中高層領導的榮譽感,食堂的區分就是其中之一體現,還包括針對性培訓、定期高層聚餐等其他福利,都會增加中高層的幸福指數。

當然,作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也要有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否則只知道享受優厚的待遇,卻不主動為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最終就會造成員工抱怨,企業的錢就白白浪費了。所以嚴謹的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目前還是員工,你也想享受中高層領導的福利的話,那就努力工作,爭取有一天也能登上領導的位置。到時候,你所向往的這些特權,就都能夠享受到了。

-End-

作者簡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重燃石


我們食堂就我一個廚子領倆大姐,給一百來人做三餐,管理人員,一線工人伙食是一樣的,中,晚一葷兩素,米飯饅頭任吃,早上雞蛋饅頭小菜粥。我有時也單獨給老總,還有幾位經理開個小灶,加個菜。其實幾位領導人家早上晚上基本不在食堂吃,不是外賣就是出去上飯店,週末開車回家。就這樣,還有不少工人,笑話我巴結領導,嫌待遇不一樣。有天中午,領導出去聚餐,我就把給他們做的小灶分給工人吃,結果,工人是邊吃邊說我,我是煩不勝煩,就問了這些人一個問題,領導工資是你的三倍,年底還有提成,分紅,收入高你們五倍,這事沒人問沒人說,也沒人去笑話財務人員,到我這,多炒個小菜,就這麼大氣性?結果,說我炒菜難吃的人更多了。


年近半百


你說的這種情況不僅在不少金融單位存在,而且在一些國企也有這種現象。

由於業務的關係,我就曾經在一家省級工商銀行分行的食堂吃過一次飯。的確,分行的食堂是一棟三層的樓房,第3層(最高層)是分行班子成員的就餐場所,第2層(中間層)是中層幹部的餐廳,而第一層則是普通員工的大餐廳。我當時是在第三層(也就是高管們的就餐場所)吃工作餐。因此,特意看了看一、二、三層餐廳的飯菜情況,顯然是飯菜的品種、質量都有很多的不同。

那麼,這種情況是特權還是待遇呢?這當然是特權思想在作怪。換句話說,就是特權主義的行為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家知道,2012年12月,中央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第八項規定是: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因此,作為各級金融單位的高管也必須嚴格落實生活待遇的規定,按說,正常的工薪收入在金融單位的各個層級中都體現出來了,如果再在生活中(包括單位食堂就餐)搞三、六、九等,就明顯違背了中央的有關規定,既不合理,更不合規,而且還容易引發單位人員上、下級之間的感情和關係。所以,對此種情況應該糾正。


潤友


這種情況難道不是很普遍現象麼!這個世界上,哪有絕對的公平可言。尤其是對金融機構而言,內部管理制度嚴苛,層級分明。什麼級別的領導,可享受多大面積的辦公空間,都有明確的約定。更何況是吃飯這種事情呢!

或許,領導會偶爾與下屬一起在食堂排隊就餐,那是關愛下屬、與群眾打成一片。但平時更多的時候,領導會有獨立的辦公場所,甚至會有單獨的小食堂,這既體現出領導的尊嚴、也是職位應該享受的待遇!

我們單位就是這樣,雖然沒有小食堂,但領導的確很少與我們員工一起吃“大鍋飯”的

我們集團公司下屬有一個獨立的辦公大樓(16~18層、其他出租)。右半側的裙樓,除了公司食堂之外,還有幾個不錯的飯店。

而其中一個飯店有幾個包廂,就是我們領導的定點“食堂”。曾經有幸吃過幾次,那個條件確實比我們好很多。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都有,葷素搭配,餐後水果。哪像我們的大鍋飯,雖然也是自助,但品種、口味、服務,卻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領導麼,年紀偏大一點,吃完飯還得小憩一會,甚至在就餐之餘還能與其他領導進行適當的溝通。有一個相對私密的、安靜的環境,還是有必要的!這應該不能算是特權,只能說是“身在其位”,是應該享受的待遇。

這與公司還安排了專車、配備專門的司機負責接送,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個職位、這個級該應該享受的待遇。我們除了羨慕之外,更應該努力,爭取坐到那把“椅子”上才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不是聽說,是真實情況,至少銀行高管和一般員工不在一個就餐區進行就餐。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將高管和一般員工分開就餐有諸多好處啊!

一、菜品區分

高管的待遇比一般員工的待遇好。這不僅只在工資、補助方面有體現,在飲食上有體現。我雖然不是高管,但有幸蹭過一次高管的飯。

不得不說,高管的菜品和一般員工相比是有區分的。無論是從菜的種類上,還是製作方法上都是不一樣的。一般員工也就是常規的自助餐,高管們的也是自助餐,但卻是規格較高的自助餐。就好比是市面上50元一位的,和200元一位的差別。

菜品的區分就是為了讓高管享受更好的待遇。要知道市場上能夠流動的高管可是稀缺資源啊。

二、服務區分

銀行的餐廳內,在高管就餐區旁邊都會有宴客廳,規格和酒店的差不多。這就是為了宴請高管客人所準備的。

高管和一般員工對於服務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員工想的是要吃飽,銀行高管想的是如果我招待賓客的話,如何讓賓客吃好。

一個考慮的是自己,一個考慮的是客人;一個考慮的是吃飽,一個考慮的是吃好。二者的訴求不同,需要採取的服務也不盡相同。

三、隱私區分

高管每天談論的都是銀行的戰略及方向性問題,甚至有些還涉及幹部調動等相對機密的事情。如果高管和一般員工坐在一起吃飯,機密洩露,可能會造成很多問題。

有些銀行通過屏風區隔,有些銀行則是樓上樓下。不管如何區分,都能幫助銀行高管儘可能獲得私密保障。

總結:

如果我是高管,我也希望能和一般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從管理上來說,我要直接管理的只有部門老總,對於全行幾千甚至幾萬名一線員工的日常管理都是由部門老總來管理的。如果高管和一般員工在一起,既不利於部門總的日常管理,也不利於高管威信的樹立。


銀行研究僧


不光銀行是這樣,就連民企也一樣,我曾經就職某民營企業,就餐的標準分三類:一類是老闆和公司總監以上人員,在小食堂就餐,伙食的種類比較多,有米飯、麵食、雞蛋羹等,每月交50元伙食費;第二類是中層管理人員,伙食標準和普通員工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伙食費也是每月50元;第三類就是普通員工了,一般情況下是三菜一湯,三菜中一葷兩素,米飯隨便吃,伙食費標準是每餐7元。這個就是我們的國情,工資高的人吃的好、花的少,工資低的人吃的不好反而花的多,但這樣做也變相激勵員工上進,只有工作努力才能吃的好、才能做人上人。再說一下外資或合資企業的食堂吧,前些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和某中德合資企業有過接觸,那家企業德國人佔大股,總經理是老外、副總是中國人,下面還有不少德國人是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有一次正好趕上中午,在那裡吃了頓他們的工作餐,中國人和外國人不分職務高低統一在大食堂就餐,全部是中餐、共10多種菜,主食是米飯和饅頭,還有兩樣水果、蘋果和西瓜,蘋果也都切成塊,所有人員都是自助,吃多少打多少,據中方總經理講他們車間工作是三班倒,一天提供四頓飯(包括夜間)而且都是免費餐,人家就餐是真正的不分領導和工人,都是一樣的標準。


關東漢子6


看似特權,實為官僚主義、自由主義在做寵!

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人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可見,官僚主義是人民的死敵。1937年,毛主席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對官僚主義、自由主義的批判,感興趣的同志可以在網絡上搜一搜,重新閱讀一下。

一個金融單位領導很少——才幾個人,大多數都是普通員工。辦個職工食堂大家在一起吃飯,既解決了職工後顧之憂,又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開辦職工食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但是,你把領導和員工就餐分開,這就是讓領導脫離群眾,滋生官僚主義,甚至衍生出腐敗、腐化、腐朽的東西。不利於幹群關係團結,更不利於企業自身發展。

領導和員工分開就餐是特權也好,特殊待遇也罷,都是老百姓特別特別反對、反感的!

新的官僚主義和自由主義是極其危險的,必須上升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認識、去打擊、去遏制這些不正之風蔓延的勢頭。

綜上所述,”領導和員工就餐分開”當休矣!


星空56431


不僅僅是金融單位吧,基本上所有的單位,高管人員都不會和普通員工在一起吃飯的,高管人員一般都會有小食堂,吃的也會比普通員工的東西更好一些。

以我所在單位為例:食堂可以容納上千人同時就餐,但我們單位只有六百多號人,理論上領導和我們一起在大廳吃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實卻是我們在食堂的邊角特意隔了一間房子出來,專門供領導們吃飯。普通員工在大廳,排隊打菜。領導的小餐廳是食堂另外煮的,跟我們平時出去吃飯是一樣,十個人一桌,每桌九菜一湯。

或許有人會覺得說領導這樣的做法不貼近群眾,無法聽到群眾的心聲,這種領導很難帶領企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我只能說這種想法真的是很幼稚,一個企業的發展並不是單單靠一個餐廳來決定的。反之我認為這麼分開其實有更多的好處:

1、菜色豐富

如果說領導與員工一起在食堂吃飯,食堂肯定會優先考慮領導的口味,這種情況下菜色就會相對固定在幾個大領導的口味範圍之內,特別是有的三高領導喜歡吃素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基本是無肉不歡,所以領導一起吃飯,對普通員工不見得就是好處。

2、相處的自由度

相信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與領導單處的時刻吧(比如在電梯裡),你認為與領導相處時自由還是自己做電梯時自由?顯然是單獨自由!如果說領導在食堂吃飯,那麼領導的周邊座位肯定會形成一個低壓區,大家都不敢喧譁甚至聊天都有所顧忌,可能連吃個飯都吃得不痛快。

3、商業機密

領導在吃飯時,肯定或多或少會談論到具體的業務或者工作,這些有的是涉及到商業機密的,能夠參與的知情的人群有限度,如果在食堂大廳吃飯,或許就不方便談論工作了,所以說隔開也有隔開的好處。

總結

我認為單位的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並非就是一件壞事,存在即有其合理性,這個並非說就一定是特權,他可能也是工作的所需,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或者說一定要嵌套上一個特權的名頭。


鯉行者


大家才知道啊。德先生早就告誡過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尤其是在金融系統那是一級一級壓死人。金融系統中的銀行更是其中的典範,等級森嚴,下級特別注重同上級之間的差別。在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基本上稍微有點社會經驗,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哪個是更高職位的人員銀行人員,哪個職位更低一些。

吃飯就餐也是如此,德先生去過很多銀行,不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在其內部食堂就餐時,等級分的還是非常清楚的。給大家講講大銀行和小銀行的一些見聞吧。

在一些大銀行,尤其是全國股份制銀行,基本上到了省級分行高管行長級別。普通員工是根本在職工食堂是看不見的,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就餐區域。包括,就餐時間如果不固定,那麼食堂會有專門師傅等著他們就餐後才會下班。這些特殊的就餐區域同職工食堂的入口是不同的,員工一般也見不著他們。

但是在大銀行,除了省分行行長級別之外,剩下的所有基本上都去了職工食堂。銀行的食堂一般都是自助餐形式,內部有著補貼,所以花的餐費低,但吃的比較好。有人問是管一日三餐還是兩餐還是一餐?基本上在分行總部都是管三餐的。

在一些小銀行,包括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總部。那行級領導享受的待遇就更高了,雖然他們如果放到大銀行,可能連個處長都不是。但在小銀行,他們就是king。而且越小的銀行總部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一方面是一種隱性福利的體現,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員工從早晨到晚上都固定在銀行,辦事也比較方便。我曾經見過某農商行員工,早晨必須集中跑操,然後吃早飯,一直到下午吃完晚飯後才能回家。

其實領導同員工分為兩層,也不算是特權。因為有時候行級領導吃飯,可能會同其他人談及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是不方便給其他人聽到的,所以他們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區域去用餐。

當然了,銀行的食堂肯定是一種隱形福利,是一種待遇的表現。那麼在一定程度上,銀行員工的工資含金量那麼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去銀行工作,那麼就努力上進,爭取做到行長級領導單獨在一小區吃飯,享受與眾不同的感覺吧。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我認為不管哪個食堂都很正常啊!你的工資和高管還不一樣呢!

一個職場人,要是認為是種不公平的待遇,那他要麼成熟、剛畢業菜鳥;要麼工作多年依然沒有提高、總是患得患失、內心虛偽矯情。要麼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

作為一個職場人,應該想:我也會成為高管。

其實這個沒必要在待遇和特權方面想問題。

高管和領導很多在吃飯的時候也在溝通工作,和員工分開也是有些事情不便讓員工知道。

另外高管和領導是一個圈層,人家有人家的對話和溝通方式,有的不是在員工面前能展示的。

你要是認為這是特權或者是特殊待遇,而自己糾結,那是你錯了,你要你改正心態,很難走到高管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