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應該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兒女嗎?

養老的故事


老年人的房產和積蓄不應過早分配給子女,這樣容易引起矛盾,即使一方老伴過世,也不該全部分光。我已經看到好些例子。就拿我自己的嬸嬸來說,今年八十七歲,由於前幾年過早地把自已的住房轉戶給小女兒的兒子,致使其他四個哥哥姐姐們意見很大,極少與老人來往。他們就一致認為,小妹得了房子,老媽的一切都應承擔,雖然嬸嬸也有四千餘養老金,由於小妹也患上重病,自身難保,結果無人陪伴的嬸嬸只好進了養老院度日。一個有五個子女的老年人卻進了養老院,讓我們感到寒心。


阿拉上海寧


年齡大的老人,千萬別把自己的一生積蓄,提前分給兒女。

如果你們分給兒女,當時非常感激,亊後不久就忘了,說實在話,父母的就是兒女的,拿得很應該。

兒女的就是他/她們自己的。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倆口的身體體能就象一臺機器,運轉了幾十年會有磨損,也就是需要不斷保養維修。

人越來越老,需要為自己留足,養老和醫療費用。

如果你們把積蓄,分給兒女們,以後生病急用,或者失去自理能力,需要請保姆幫助都需要錢,再向兒女們要回來,就只能乾瞪眼,難上加難。

我地有好幾位老年人,把積蓄分給兒女,父母病了要兒女們拿錢出來,就裝傻你推我,我推你大家不想負責任。

為此奉勸老人們,把積蓄的錢留自己身邊,自有自方便,便於掌握使用主動權,不到萬不得意時,萬萬不能提前把錢分給兒女。





靠山4


年齡大的老人,是把自己的積蓄分給子女,還是自己存著?熊貓媽咪覺得必須自己存著,至少要足夠自己養老!

我來分享一個媽媽講給我的真實事件:一個遠方親戚,老爺子是煤礦工人,好像還有一定職位吧,興情很溫和,看起來慈眉善目,不太愛說話。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在家務農,後來土地承包,就在家閒待著帶孫子孫女。老爺子有兩個兒子,都很帥氣。大兒子安結婚早,一家人住在老家,小兒子順在外地結婚定居,算是入贅,很少回家。

老爺子退休後回到老家,跟老太太在家帶女兒家的孩子。這老爺子退休的時候已經耳朵有點背了,眼睛也不太好了,可能工作性質的關係吧。兩位老人年齡大了,小兒子順家太遠,何況還有親家在,老人想都沒想過去順那裡,順也說服不了老人,說租房子給他們住,老人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後來老人說他們自己維持原狀,還能動彈就這樣先過吧。

再來說說這大兒媳吧,結婚的時候鄰居都感嘆可惜了小夥了,外貌無所謂,過日子就好。這大媳婦沒分家的時候不是這疼就是那不舒服,什麼都不幹。安平常出去打工了,她在家跟婆婆生活,什麼都不幹不說,還挑剔婆婆做飯鹹了淡了。





隨著孫女孫子的出生,大兒媳鬧著分家,就另外給他們修了房子分開住了。這分開了,大兒媳也不說這疼那疼了,可勤快了,把家裡收拾的很利索,看著都覺得很舒服,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跟老人關係也好了很多。

年輕的時候覺得大兒子安和媳婦關係還好,等孩子們稍微大點,媳婦就開始嫌棄安窩囊,賺不了多少錢,有時候還不給飯吃,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什麼年代了,可這是事實。安呢,性情隨老爺子,性格溫和,老婆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後來安在外打工一直覺得胃痛,沒在意,以為吃的不合適了,就吃胃藥緩解疼痛。直到疼的受不了了,人也暴瘦,沒法幹活了,回到老家,去醫院檢查,胃癌晚期!

在安還在世的時候,再次商量要怎麼給老人養老,大兒媳一口承諾去她家養老吧,那段日子跑公婆家跑的很勤快,鄰居也攛掇,剛好有人想買老爺子住的院子,老爺子尋思那就一起過吧,老眼昏花了,也奈何不了多久了。於是把家裡老太太乾活積攢的糧食,生油之類的都搬去了大兒子安家,賣院子的錢也給了大兒子家。



起初還過得去,安妹妹家的女兒也在他家養,大兒媳也沒什麼意見。好景不長,安的病情越發嚴重,需要住院治療,還不能告訴老爺子老太太。大兒媳可能也因為安的病情煩躁,因為老太太把房間沒收拾,還擺的亂七八糟的麥稈做手工製作,就鬧的不要他們了,三天一小鬧兩天一大鬧,老爺子受不了了,小兒子就接他們去他家住了。因為他們的院子賣掉了,糧食給大兒媳了,無處安身了!

老爺子老太太身體越來越差,人老惜故鄉,兩人都要回家,執拗不過,小兒子把他們送回來給他們租房子住,房租小兒子順付,吃喝老爺子有退休金,兩人過得去。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大兒子安已經病逝二年多了。這世間總有長舌頭,有親戚去看老爺子的時候告訴老爺子大兒子安已經病逝,你們老兩口沒受影響,挺好。老爺子不相信,打電話給弟弟確認,覺得瞞不過去了,就實話實說了,當晚老爺子就住進了醫院,高血壓犯了,腦出血。



歲月摧殘人的時候毫不留情,心靈遭受打擊也會給人帶來致命一擊。知道兒子病逝之後的第三個月,老太太晚上睡著再也沒有醒來。老爺子凌晨二三點的時候,覺得老太太睡的太安穩,就伸手摸摸,摸到的時候已經身體冰涼。隨後一週,老爺子再次住院,醒來半邊身體沒有了知覺。

出院以後,女婿家不要老爺子,小兒子又帶不走,上門女婿也是身不由己,就商量僱個保姆吧,伺候起居,外帶康復訓練。家沒了,回不去,就又租房子,僱傭了一個認識的人照顧老爺子。老爺子起初很反抗,不吃藥不吃飯,說別管他,讓他死了吧。這可能就是哀大於死吧。

人活一輩子,可能就圖個兒女平安,有個家能遮風擋雨。如果老爺子跟老太太沒有賣掉院子,也不會落個老年了顛沛流離,無家可歸。所以,哪怕生活多糟糕,人老了更要給自己留好後路,哪怕子女不管了,自己也有能力生活。這也是最低的生活保障!


熊貓媽咪記


人老了就把不住錢了。

母親去世後父親也病了,是阿爾滋海默症。剛開始的時候不明顯,其實母親去世前跟我們說過,老爺子糊塗了老是在家數饅頭,可能是困難時期留下的記憶太深刻了。但是看他誰都認識也沒有出格的事,我們就忽略了,為此母親還挺著急的。

後來母親去世了,父親便經常說他的存摺不見了,因為是建國前老兵,每個月大約有一千元左右撫卹金和醫療補貼,定期打到存摺上。以前都是取出來放到鋁製飯盒裡放到家裡的房頂上藏起來,其實家裡每個人都知道。

父親患病後總是到處找他的存摺和錢,後來大哥和弟弟就商量先替他收起來,然後給他兜裡放上幾十上百塊錢,他就會很喜歡和高興。但是沒一會兒就又開始找了。

就算手裡留太多錢,但是老了還是得交給孩子們,所以不要輕易撒手用光,但也別當守財奴,孩子們困難時期該資助資助,到老了適當留點兒應急就可以了。要不然孩子急需時你一毛不拔,人家不需要了你留下再多錢也不會感激你。

我覺得人老了難免有病啊啥的,小病有醫保報銷,再加上工資也夠了,自己多少留點錢也負擔的起,儘量不麻煩孩子拿錢,如果大病就不看了,省的錢花了人也沒了白受罪。


我的房子我做主


這具體要看兩方面

1、老人多大年齡,身體如何,積蓄有多少?

2、幾個子女?條件怎麼樣?相互關係如何?孝順度如何?

如果老人八九十歲,行動不太方便,自己日常生活方面都需要人來照顧,有錢也沒什麼機會去花,子女們條件也都可以,關係相處都很好,對老人都很孝順,那老人可以提出積蓄拿出來按照子女們自己的方法來分,話又說回來,條件好又孝順的孩子們可能也不在乎這些,老人就可以在孩子照顧他時花自己的積蓄,如有多可以立好遺囑寫好如何分配。

反之,如果老人只有六七十歲,積蓄也不多,孩子們也都在拼搏階段,有很多不確認性此時就該謹慎,量力而行,在買好各類預防性保險的同時,先給自己存著基本生活保障。孩子們還年輕,能闖能賺錢,承擔能力強。可以用激勵的方法替代直接給錢的方式。

總的來說如果子女培養的好,錢給或不給他們都不是重要,孩子們不成器,給他們多少錢都不能在根本上幫他們。


劉夏Look生活


現在的老人,年齡在75歲下,身體狀況不錯的,正常情況下都是自己拿著自己的養老金,有的智能手機不太會玩,對手機銀行轉帳更是不會,還認為那東西不可靠,說啥也沒有拿存摺能看到自己有多少錢踏實,快到發工資時就天天跑銀行,一看發工資了就立馬取出來存到另一個存摺上,然後慢慢使用。所以這樣是不會將錢分給子女的。

如果一些老人身體不好,或者去銀行也比較困難,這時無耐地只好將存摺交給子女了,但有的老人頭腦清醒些,還會經常問問子女自己的養老金現在開多少錢,自己的存在上還有多少錢等等。等到自己什麼都記不起來時,才對自己的養老金不管不問了。其實,作為其他人或子女,應該理解老人的心態和行為,讓老人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


心平637


老人手裡能有幾個積蓄呢?我爹69歲就開始腦梗,4年間看病花了20萬元,他手裡那點存款夠嗎?不夠看病還不是兒子給添。

還說什麼分父母老家的錢?父母有幾個錢可分?他們歲數大了,該病找人了,養老看病都不夠,做兒女的不上班老實掙錢,天天還想啃老分父母這倆錢,真沒見過錢。

把父母這兩錢分完了呢?他們有病了不管了,讓他們等死了,人家存的錢人家花不著,讓你給算計了。你怎麼不想想多存點錢,父母老了有病了,好給他們養老送終呢?


用戶和言悅色


不應該。尤其那種沒有退休金的老人。

我大叔子的老婆——我妯娌。她父母在農村,沒有退休工資,靠種田沒有多少積蓄。

晚年的時候,她兩老跑到城裡餵豬,就是在比較荒僻的鐵路邊,搭建了幾個臨時窩棚。然後,天天跳著桶子,到垃圾桶翻一些別人倒掉的剩菜剩飯,或者去一些餐館門口撿剩菜剩飯。

六七十歲的人,寒冬暑熱的,不是推著三輪車,就是挑著木桶,每天行走在城市的邊緣。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他兩就這樣在城裡餵了5年時間的豬,直到城市建設驅趕他們。他們餵豬積攢了10萬元左右。

小兒子在城裡做生意,需要資金週轉,給他借去大部分。兩老回到鄉里後,住回原來的老屋,在鄉里務農的大兒子,要翻修房子。也向兩位老人借錢。

顯然,兩位老人就是傾其所有,也不能做到大兒子要求的一碗水端平——給他也借6萬。

於是,感覺老人偏心的大兒子和大兒媳,整天不給兩老好臉色,有時候還言語諷刺——要他們跟小兒子去城裡享福,不要待鄉里等。

那年正月初二,大叔子一家去給兩老拜年。發現大舅子過年盡然不管兩老——就讓兩老在一邊,冷冷清清,過年物質也不齊整。就跟大舅子吵了起來,兩老勸了這個勸那個,都不消停。最後,大叔子一家飯也不吃,當晚就返回了城裡。

初四中午,大叔子就接到鄉里帶來的噩耗——兩老雙雙吃農藥而死。

誰也不清楚,兩老是初二晚上死的,還是初三死的,初四早上,大舅子的兒子去叫爺爺奶奶吃飯,發現他兩老死在床上,屍體已經僵硬。床邊有農藥瓶子。

妯娌本想報警,又覺得家醜不好外揚,也就忍了,但從此跟她老哥不來往。

算來他兩老走了有6年了,每每提起,妯娌總是眼睛發紅。她父母死的時候,妯娌因為以前打牌也到她媽媽手裡借過3000元沒還。

兩老死的時候,口袋比臉還乾淨——整理財產只發現十多元錢。

兩老是有多絕望,多心灰意冷,才走這條路!

如果當初自私點,不把錢借給兒女,也許就不會是這種結局。


一葉草73


這要分兩種情況,遇上孝順的兒女把錢分了也沒事,我媽現在雖老了,但腦子不糊塗,他把積攢的錢,兒女有事時,他都幫了兒女,當她把腿磕壞時,我們盡心盡力伺候,手術費相當高,都是我們姊妹拿著,去年老父親中風藥費也是高高的,我們姊妹也全心照顧和交住院費,我媽很高興,因她沒白疼我們。而我們鄰居老太太,省吃儉用積攢了幾萬塊錢,三個女兒有事,每人都借去一萬,而老太太心肌梗塞,住院女兒們一分也沒拿,連借老太太的錢也沒掏,老太太沒幾天就不在了,還剩下老爺子,也沒拿出來給老爺子,遇上這樣的兒女錢一分也不能給。人老了,遇上孝順兒女才是最幸福的


用戶14088766479


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錢在老人手裡,支配勸就屬於老人。當然對於大部分老人來說,最終還是把錢留給了自己的子女,畢竟子女是身上掉下來的肉,活一輩子就牽掛一輩子。不過也有個例。

之前我們公司就是做養老機構的,然後我們機構中有一個老人大概90多歲了,下面有4個兒女。然後他4個兒女的話,家裡都比較有錢,但是就是沒有人能抽出時間來照顧老人。所以4個兒女一塊兒出錢,把老人送到了我們的養老機構。有時候我們也跟老人聊天,我們會說到,老人的4個兒女也非常有出息。

但是老人心裡一點也不開心,你雖然他的4個兒女都有出息,但是畢業之後幾乎就沒有怎麼伺候過老人。需要幫忙的時候都是花錢請保姆,要不然就是給老人打點錢,讓老人自己花錢解決。後來來了我們機構以後跟我們也熟了,然後我們這邊有一個護工是專門負責這個老人的日常生活的。平時沒事他和老人聊聊天,所以老人在我們這兒一直住了三四年的樣子。後來老人生病快不行的時候,竟然把自己的一些家產都留給了這個護工。雖然老人家裡沒有多少錢,但是這些錢都是他這些年攢下的,而且他的子女也都不差這點錢。而這些年陪伴在他身邊的就是這個護工,所以老人想了想,最終還是把錢留給了護工。

怎麼說呢,我們經常在農村看到很多兄弟為了爭老人的一點家產,經常鬧得不可開交。但事實上,錢都屬於老人,老人有自己的一個支配權。最後不管老人選擇把錢留給誰,我們都應該尊重他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