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趁刘备徐州立足未稳就攻打,难道不知一旦羽翼丰满就难以剿灭吗?

大马哈鱼12


讲三国,只说正史,不说演义

历史中刘备一共两次占据徐州一带,与曹操对战,两次间隔时间不到五年,且每次都被曹操所击败。

刘备第一次获得徐州,有背叛的嫌疑存在。

正史中的记载,刘备此前在官场中跌宕起伏,后是跑到了他的同窗公孙瓒帐下任别部司马,后因战功得到公孙瓒的举荐,为平原相。

曹操因家族被人半路劫杀后,全面攻打徐州陶谦,此时的刘备是奉公孙瓒之命,和田楷一起阻击冀州牧袁绍,在这里必须要注意的,田楷是公孙瓒帐下大将,同时也是青州刺史,级别比平原相的刘备高了许多。因此此时的刘备应该是听命于田楷的。

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三国志 先主传》

陶谦在曹操的连续攻击之下节节败退,根据史书的记载,此时的陶谦并非是救援于刘备。而是求援于公孙瓒势力最近的青州[1]。除了此时的刘备还是“小人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绍作为曹操的盟友,是派遣军队参加了曹操征讨徐州的战役的[2]。

1、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三国志》2、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三国志》

刘备背叛公孙瓒的嫌疑: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的刘备兵力并不是很强,到达徐州时,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另外还有数千饥民。结果陶谦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后,刘备就离开了田楷,归了陶谦。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先主遂去楷归谦”,一个“遂”字、一个“归”字,实在不得不让人怀疑刘备的变脸速度了。当然田楷为什么允许刘备离开,估计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备于主公公孙瓒是同窗,不好下手;二则是刘备只是一个小小县城领导而已,不足为虑。

为什么曹操不立刻对占据徐州的刘备发动进攻呢?

一、曹操无力两线作战

公元193年,刘备驻守小沛时,曾与徐州战将曹豹一起阻击了曹操的进攻,随后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联合了吕布一起抄了曹操的老巢,因此曹操不得不退兵平叛。

曹操与吕布的战争打了两年,当公元195年,刘备获得徐州时,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由于战争期间,兖州一带大旱,随后蝗灾四起,曹操和吕布根本就没有粮食再战了。

所以此时的曹操也只能眼睁睁看刘备这个黄雀,摘走了最后的桃子。

在正史《三国志 武帝传》中叙述“兖州之叛”时,只有几段话。讲述了吕布早期是打得曹操节节败退的,可灾害爆发后,曹操就绝地重生,打了鸡血式的连连战胜吕布,还从袁术手中抢回了武平。而袁术事后连声都不敢吭一下。

为什么曹操犹如神助?每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一定要有个早就发家致富的好发小!

从《袁绍传》裴注引《魏氏春秋》中记载了,官渡之战前袁绍征讨曹操的檄文显示了。曹操在战吕布时,袁绍出兵帮助他这个发小曹阿满。

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响震,布众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任,是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另外证明袁绍帮助发小的记载——公元191年时,曹操表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公元195年左右时,袁绍任命臧洪为东郡太守,随后曹操就犹如神助一般,连破吕布,兵围张超于雍丘。

所以此时的曹操还要靠当年一起抢新娘、一起打宦官的发小袁绍的帮助之下,才夺回兖州,抢回陈留。哪里还有力量去打刘备?

二、稳固老巢后的曹操,除了屯田外,还要办一件大事

公元195年七月,西凉军李傕、郭汜的火拼,在长安的汉献帝及文武百官趁机逃出了长安,返回到洛阳挨饿。直到196年八月,曹操才去洛阳废墟中迎接汉献帝。

这一年多里,曹操不仅仅要平叛,还要对战袁术[1],随后又要安抚难民,进行屯田[2]。因此到了丰收之后,才敢去迎接汉献帝。

1、建安元年(196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三国志》2、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

三、曹操听谋臣意见

《三国志 荀彧传》中是这样描写的,陶谦死,曹操在犹豫是打徐州还是打吕布(195年时期),这时候荀彧上了建议,建议曹操不要打徐州刘备,而是学习刘邦和刘秀那样,占据关中、河内一带,同时进行屯田积累粮食,同时还要防备汝南的袁术[1]。

荀彧的建议中有两句句很是经典:

要是打徐州,留兵少了,吕布会趁虚而入,若是打不下徐州,到时候曹操就要流浪了。还有陶谦是死了,可徐州永远都在。[2]

1、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闲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2、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

所以这些就是为什么曹操不立刻对占据徐州的刘备发动进攻的原因!

刘备第二次占据徐州

刘备第二次占据徐州时,是建安四年(199年)时,刘备可能参与了“衣带诏”秘密暗杀曹操的组织。

此时的徐州,历经了刘备与吕布之间的纷争、战争,还有曹操打败吕布占据徐州。因此此时的徐州已经是在曹操的手中了。

以前曾写过刘备可能参与“衣带诏”中,并分析为这个时期的刘备应该是担负了“里应外合”的作用。

因此刘备趁机加入了朱灵的大军中,到下邳阻止袁术逃逸到翼州袁绍那里。袁术死后,刘备支走了朱灵先返回曹操那儿复命,自己则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占据徐州。

这个时候的曹操地盘已经很大了,但是此时的曹操还要面对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的发小袁绍已经和他翻脸了,曹操还要在官渡与袁绍对峙。

所以曹操并没有第一时间亲征再次占据徐州的刘备,而是派遣了刘岱和王忠去打刘备,结果被刘备击败。

直到第二年春天(公元200年),留在许昌的“衣带诏”秘密组织因泄密被曹操知道后,曹操才连忙从官渡抽身,亲征徐州刘备。结果一战就把刘备给打跑了,还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妻儿。

因此第二次,曹操并没有给予刘备巩固的时间,发现“衣带诏”的事情后,就立刻全力胖揍了大耳贼。毕竟曹阿瞒已经被发小、朋友背叛了,不可能再允许其他的男人背叛自己了。

图片均来源网络

原创。参考文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解


史之为用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没有说具体时间,我猜测应该指的是陶谦死后将徐州转让给了刘备,然后问为什么曹操不趁着刘备立足未稳去进攻刘备。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下面我就来试着回答一下吧。

一、曹操方面的原因

曹操不趁机取徐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吕布对曹操的背刺,第二个原因是荀彧的劝说。

首先来看第一个原因,吕布对曹操的背刺。当时曹操打徐州,说实话打得还是比较顺利的。然后后面突然撤兵,实际上是因为曹操的后院起火。当时曹操手下张邈、陈宫叛变,迎接吕布到了兖州,因为之前曹操杀掉了士人边让,因此尽失士人之心,导致这场叛乱来得异常猛烈,吕布一来,“郡县皆应”,曹操只剩了三座城,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在老家被偷了的情况下,曹操顾不得打徐州一事,只能迅速回援兖州去防备吕布了,此后从兴平元年一直到兴平二年的两年间,曹操一直在和吕布交锋,自然也就无力去顾及刘备之事了。

然后是第二个原因,荀彧的劝说。其实后面很多人觉得,曹操可以来一个极限一换一,即完全放弃兖州的地盘,然后全力攻打徐州,之后再回头进攻吕布。其实曹操当时也有这个想法,他想借助陶谦之死的事迹来进攻徐州。定下“欲取徐州,还乃定布”的计划。但是这个想法具有可行性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徐州那么好打吗?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曹操虽然初期进展顺利,但是后期被陶谦部将曹豹率领的丹阳兵与刘备的援军所死死缠住,如果打持久战的话,恐怕没有一块坚实地盘的曹操扛不住,最终结果可能是徐州和兖州一起丢失,最终曹操成为丧家之犬,最终可能只能去找投靠袁绍了。正如荀彧所劝说的一样: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

因此这时候就有了荀彧非常精湛的一套劝说,劝说曹操放弃继续攻打徐州的计划。

首先,荀彧认为兖州是曹操经营良久的地盘,不能抛弃。荀彧认为每个起家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一块地盘而不是像个败家之犬一样跑来跑去。兖州这个地方“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虽然这个地方残破,但是毕竟经营许久,百姓归心,因此还是值得依靠的。兖州作为曹操的起家之地,不能放弃。

其次,荀彧跟曹操说吕布这个人残忍贪婪而且多疑,这样的人不是曹公您的对手,打他很容易。面对吕布,应该先打掉支援他的地方豪强,然后分兵进攻陈宫,之后积蓄实力,屯计粮草,吕布一战就可以平定掉他。

最后荀彧说现在我们的后方已经起火,若是继续攻打徐州,很容易落得两边都失败的下场,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兼顾一面而不应该两面都想要。

听了荀彧的话之后,曹操恍然大悟,最终放弃了进攻徐州的计划,转而收复兖州。事实证明,荀彧的话是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可想而知,若是曹操当时继续进攻徐州的话,那么很可能兖州徐州都得不到。正是荀彧制止了曹操继续进攻的计划。

二、刘备方面的原因

说实话,当时刘备手中的力量并不弱。凭借着自己的军队、陶谦的增援以及徐州本地军队,再加上关张的武勇、刘备自身的丰富经验,刘备真的可以在徐州与曹操干一仗,最终鹿死谁手很难说。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刘备手下的兵马统计如下:

“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

我们由此可见,刘备手下至少说有个几千人的兵力,在守城战之中,刘备的几千人的兵力足够拖住曹操了,曹操怕是很难继续进攻徐州。

之后陶谦身死,刘备接替陶谦当了徐州牧。说实话,控制一个州,在东汉末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这个州中有头有脸的地方豪强而并非是平民百姓。例如说曹操在兖州,可以称得上是“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但是当地大族不愿意跟曹操合作,曹操一样控制不了兖州。因此控制一个州,只要与这个州经营多年的大族们搞好关系就可以控制力。而刘备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颇受徐州豪族欢迎的人。

当时徐州的豪族,基本上以陈家、糜家等为首,陈家文化世家,糜家富裕之家。陶谦本人在徐州其实也是个外来户,也依靠这些大家族的支撑才能够在徐州扎根。陶谦死后,陈、糜两家可以说是都非常欢迎刘备的到来。

糜家糜竺率领着徐州人民迎接刘备,陈家陈登对刘备说:“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北海相孔融跟刘备说:“天予不取,悔不可追。”甚至就连远处的袁绍都认同刘备为徐州牧一事,袁绍本人说:

“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可以说从死去的徐州牧陶谦到孔子后人孔融再到徐州当地大族甚至连袁绍都支持刘备。以刘备的好名声,老百姓自然也支持刘备。因此刘备进入徐州可以说是没有费什么事情,迅速就在徐州扎下根来,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势已成。

刘备进入到徐州之后,就可以充分享用并且支配陶谦给他留下来的徐州的丰厚的家底了。徐州遭受黄巾贼的肆虐较轻,而且在陶谦的治理之下发展得比较好,较少战乱,因此人口、物资都很多,据陈登说,徐州差不多有户口百万,可以凑齐步骑十万,这些物资全部都到了刘备的手中。

因此我们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刘备在徐州迅速就获得了徐州人民和徐州世家的归心,凭借着陈登的智慧,糜家的财力,关张的武勇,徐州的人民,曹操来打徐州,很可能最终下场就是血本无归。就算是曹操侥幸胜利,那么曹操也一定是惨胜。徐州人民对曹操本来就是怀有憎恨之心,曹操即便占据了徐州也是根基不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万万不会去攻打徐州。

三、驱虎吞狼之计

在《三国演义》之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桥段,讲的是曹操与麾下谋士讨论如何应对吕布和刘备的问题。当时荀彧提出了一个计谋叫做“驱虎吞狼之计”,讲的就是说利用吕布的自高自大、不甘人后与刘备的过度仁慈,忠于汉室以及袁术的称帝野心来让他们三人互相攻讦,之后曹操充当渔翁获利。

我查阅了《三国志》,在有关荀彧的记载之中并没有找到这一条“驱虎吞狼之计”,说实话,这条计谋过于阴损,可能跟荀令君的形象不太相符。当时我猜测曹操当时很可能真的是用了这一招。因为后面事态确实是这样表现的。

袁术进攻刘备,刘备与袁术对峙,之后吕布投靠刘备,又趁着刘备没防备袭击刘备,之后吕布又和袁术打,吕布又和刘备打,刘备又加入了曹操军……反正这三家是打打和和,一团乱麻。最终得利的人是谁呢?正是曹操。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见了,这三家的地盘全部都让曹操给占领了,而这三家袁术、吕布身死,刘备投奔袁绍。可以说这个“驱虎吞狼之计”取得了大胜。

既然有如此一个省时又省心的计谋,曹操干嘛还要大动干戈去打一个全盛的徐州呢?

因此综上来看,曹操此时形势不利,因此不便于进攻徐州;刘备在徐州迅速扎根,可以充分调动徐州力量防备曹操,守卫一方占优势,因此刘备占优;最后曹操对于徐州,其实是有一个更有利的计划,让这三家自相残杀,最后曹操坐收渔利。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建安四(公元199年)年,袁术在淮南支撑不下去了,他枉然称帝使自己失道寡助,没有办法只好像被自己鄙视的大哥袁绍求救,并答应将帝号给他。

袁绍不在乎什么帝号,让长子青州刺史袁谭去接应北上的袁术。

公元198年的年底,曹操消灭了吕布。刘备被曹操要求跟随回了许都,带刘备见了汉献帝,又被认作了“皇叔”。这期间发生了传说中的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

袁术北上,曹操当然不能放他过去。刘备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脱离曹操,于是他看准了袁术北上的机会,主动要求去徐州截击袁术。曹操毫无怀疑的答应了。

等荀彧郭嘉等人获悉,刘备已经出发了。曹操一听他们的分析,也后悔了,紧忙派人追赶(小说里是派许褚领五百甲追上了,无功而返),也没追上。

刘备到了徐州(下邳是徐州首府),把曹操派的大将朱灵和路昭打发回去了,然后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背叛”了曹操,自领徐州牧。

刘备“背叛”曹操,看起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首先天时,建安四年,曹操已经开始与袁绍争斗,官渡之战局势即将形成。刘备在徐州,曹操有点睱顾不上。

其次地利,徐州北接青州,是袁绍的地盘。青州刺史袁谭当初是刘备举荐的“茂才”。这种举荐之恩在当时是汉光武帝提倡的“恩主”之德,受恩的人是要感恩戴德的,甚至绝对忠诚于恩人的。

其三人和,曹操曾征伐徐州时屠城,使“泗水为之不流”。而刘备则在徐州做过州牧,深的民心。

可是,曹操很快对刘备的行为做出了反应,而且反应很强势。

曹操先派去了偏将王忠和刘岱(此人不是允州刺史刘岱),前去征伐刘备。

曹操在家里开展研讨,先是征讨刘备,还是先与袁绍开战。如果先与袁绍开战,他担心刘备趁机联合袁绍,在东边夹击自己。

同样,先征讨刘备,袁绍可能趁机攻打自己。但是,刘备实力不如自己,徐州脚跟未稳。袁绍实力比自己强大,不能速决。

曹操在派去的王忠失败后的两个月后,即在公元200年初开始亲统大军征讨徐州的刘备。

田丰在曹操攻打刘备时,建议袁绍趁机攻打许都,袁绍说而已最近有病了,缓缓再说吧。由此可见,刘备与其盟友6关系没什么意义,他的地利优势也无从谈起。


徐州四战之地,连年战乱,曹操曾屠城,百姓多逃难,诸葛亮家南迁也与战乱有关系。原来曾拥戴刘备的人,如陈登等早已投了曹操,或是投靠东吴去了。

徐州成了荒芜之地,刘备难以得到补给,后来东海各郡纷纷投靠刘备,才是他兵力强大了些。只是他的人和优势也只是假象而已。

从刘备公元199年的夏天,刘备徐州“背叛”曹操,到公元200年初,曹操打败刘备,也就半年多时间。刘备被打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投了袁绍去了,关羽被曹操活捉。

事实上,这正是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将其剿灭的。这也正说明曹操军事谋略的正确性,他赌定袁绍寡断,不会出兵袭击自己。而刘备势弱,能速战速决,从而减去自己的后顾之忧,可以专心与袁绍对峙于官渡。


路遥lgy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三让徐州后,刘备终受徐州牧陶谦遗命接管徐州,此时曹操已兵临城下。吕布、张邈、陈宫等人趁曹操外征徐州之际,迅速占领曹操的兖州、濮阳各地。不得已,曹操只能撤军回援,失去了剿灭刘备,吞并徐州的机会。

徐州是汉末十三州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富庶繁华,沃野千里,是当时诸侯们眼中的一块肥肉,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都想夺而取之。袁术见曹操退兵回援后,便率军大举进犯徐州,与刘备展开激战。曹操统领大军星夜从徐州赶回,与吕布、张邈、陈宫等人在兖州展开决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以此为根据地击败吕布,平定兖州,夺回濮阳等失地。吕布兵败,陈宫建议他再投袁绍,袁绍却派上将颜良领兵击之,走投无路的吕布只好逃往徐州投靠刘备,受到正与袁术交战的刘备欢迎。为了调解袁、刘两家罢兵,吕布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的好戏。

198年的12月,由于张飞盗马事件与吕布发生矛盾,吕布反客为主,夺了刘备的徐州,刘备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关、张二人投靠曹操门下,然后引导曹操夺取徐州,吕布兵败,在白门楼上被俘处死,刘备随曹操回到许昌。曹操向汉献帝引见了刘备,期间,曹、刘二人似乎情同手足,以青梅煮酒论英雄。

半年之后的199年六月,袁术兵败欲投靠同族兄弟袁绍,早想摆脱曹操的刘备见时机已到,便自愿领兵拦截袁术,曹操同意,给了他五万人马。离开曹营后,刘备才终于长吁一口气道:“我现在才如“鱼破网入大海、鸟出笼上青云”呀”!刘备这一走,曹操就再也没有杀他的机会了。


M易2


陶谦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向曹操解释根本行不通,赶紧向北海相孔融求救,孔融推荐了平原相(德州)刘备,刘备向公孙瓒借了3000人马,赶来徐州,

还给兵临城下的曹操写了一封劝退信,真的不知道刘备的底气和勇气来自哪!看到这封信的曹操和你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心说:你算干嘛地?

正要动手,突然听到吕布偷袭山东的消息,因为担心老家出事,在形势所迫下,算是给了刘备一个飞来的面子。退兵了,不明就里的陶谦这下把刘备当成了救命星,考虑到自家寿命不久,无有可托付的后人,

所以就想把徐州交给刘备,刘备至死不从,结果在众人死活规劝下,暂领徐州牧,

结果不久就假手于人,送给了吕布。

刘备呀……

当曹操彻底安顿好山东事情以后,再次回师徐州,刘备可以说是丢盔弃甲!


历史逗你玩


刘备接徐州印时,曹操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稳固后方的工作上,暂时就把徐州搁置在一边了,英雄若是想创大业,没有一个牢固可靠的根据地哪行?

曹操虽和刘备青梅煮酒,但还是认为刘备不够格!认为刘备翻不起大浪!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后来在刘表处,寄人篱下,翻身无望时,宏运来临,才三分天下有其一!

当时的刘备是小人物,而且曹操与刘备接触的并不多。曹操还没把刘备视作自己潜在的敌人或者说没有被曹操放在眼里。

刘备在依附徐州陶谦的时候,在曹操里刘备只不过是陶谦手下的一员武将,而且还是手下败将。

曹操最初东征徐州,原因是陶谦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所以曹操立志要东征复仇,而刘备第一次在军事上败给曹操就在此役中。曹操东征陶谦,陶谦派遣账下部将曹豹和刘备一起驻扎在郯县东面截击曹操,结果曹操第一次与刘备作战就打败了刘备,这样曹操又怎么会重视刘备。

刘备即使接受了徐州在曹操眼中刘备也不过是手下败将不足为虑,而且刘备接管徐州并没能让整个徐州都信服于他,这样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在曹操眼中更是乌合之众。

曹操对刘备开启穷追猛打模式是在吕布兵败后,在讨伐吕布之战中曹操发掘了刘备的才能。曹操起初是有心想要招募刘备为自己效力的,不然曹操也不会和刘备“出同车、坐同席”。

在许县曹操长期和刘备接触后,曹操发现刘备肯定不会效忠自己,刘备在自己帐下表现出的隐忍就非寻常人可比。但是因为曹操正是招募人才的时候,不想让天下人认为曹操不能容人,所以刘备逃过一劫。而刘备趁截击袁术脱离了曹操,从此起我们豪横的曹操大人只要一得空就会对刘备发起穷追猛打。

总结:刘备直到赤壁之战前都是依附的状态,而且没有形成一股势力,所以曹操不把刘备放在眼里。



当代曹植


刘备占据徐州有两次,第一次曹操是真心没时间去打徐州,第二次曹操吸取了教训,连袁绍兵临城下都放着不管,先把刘备打飞了。

兴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临终前,陶谦把徐州交给了刘备。刘备接受的徐州其实残破不堪,彭城国、琅邪国、东海国三地被曹操血洗了一遍,广陵郡则被叛变的下邳相笮融、彭城相薛礼劫掠一番,徐州下属的郡国中只有下邳国还算完整。不过控制下邳的曹豹自持掌握着陶谦手下的丹阳兵,并不怎么服从刘备。此外东海、琅邪分别被昌豨、臧霸占领,刘备兵微将寡,确实不堪一击。

然而曹操此时真的没空,陶谦死前曹操本来正在攻打徐州,而且进展顺利。陶谦派去迎战曹操的曹豹和刘备都被击败。穷途末路之下陶谦已经有了放弃徐州的打算。但是就在这时,曹操手下留守衮州的张邈、陈宫勾结吕布发动叛乱。曹操后方告急,只能回军平叛。

直到第二年春天,曹操才击败了吕布,吕布率败军逃亡徐州投奔刘备。不过张邈的弟弟张超还是据守雍丘不肯投降。曹操也只能先率军围攻雍丘,到年底才将其攻克,有余力对外扩张。

不过没等曹操去打徐州,长安大乱,献帝东逃。曹操决定迎接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改向西发展,先后与董承、苌奴、杨奉、韩暹和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交战,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腾出手来对付刘备,刘备不来打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等到曹操有空打徐州的时候,刘备已经被吕布打败,俩人反而成了合作者。等第二次刘备占据徐州时,曹操可是不管正在和袁绍大军对峙,留下于禁牵制袁军,要亲自统帅大军东征徐州。手下众将劝他袁绍才是大敌,不应该先去打刘备,曹操却说刘备是人杰,留着是个后患,还是亲征徐州。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所以曹操不是不想打徐州,也不是看不起刘备,而是实在没空。


不沉的经远


曹操不趁刘备立足未稳进攻徐州,是因为当时吕布正在进攻曹操,让他根本无顾忌刘备。

兴平元年,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部将张闿杀死。于是,曹操归咎陶谦,兴兵徐州。期间,张邈、陈宫叛迎吕布。自己的地盘只剩下了鄄城,范、东阿二县三地。曹操便开始与吕布争夺兖州。可以说,打的也是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兵围濮阳期间,中了反间计,与吕布打了个照面,要不是曹操机智,险些遭擒。

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

两军相持百余日,赶上蝗灾在相互罢兵。这时”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对曹操来说真是内忧外患。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州的情况发生变化,陶谦病死了,并把徐州让给了刘备。之后,曹操又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平定吕布,收复兖州。

等到赶走吕布,收复兖州后,又赶上了长安动乱,李傕、郭汜开始火并。汉献帝与群臣流亡在外,本来回到洛阳,但是洛阳残破不堪,连温饱都供应不上。这时,曹操来到洛阳,把汉献帝从残破的洛阳城,迎立到了许都,然后平定边患,稳定内政,进行屯田恢复经济,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路。

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所以,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来,曹操不是不想趁刘备立足未稳进攻徐州,而是迫于形势不能,先是自己根据地丢了,后来又是抢占强大的政治优势,哪一件事都比徐州重要,只能先放弃徐州。但是后来刘备却被吕布偷袭,丢了徐州,主动前来投奔。

到了后来,刘备假称讨伐袁术,从曹操处脱身,重新占领徐州。这时,曹操不再给刘备可乘之机,即使面对袁绍的强大压力,也要先解决刘备,丝毫不给刘备可乘之机。所以,前面并不是曹操不想趁机立足未稳攻取徐州,实在是自身条件不允许。

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


一壶清茗品春秋


曹操世称"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刘备当时势单力薄,还没有对曹操形成战略上的影响,放弃只能说是战术上的操作。因为当时他的大后方收到有更大的威胁,所以两权相害取其轻,很正确的一次战略选择。



辣椒加工机械


当然知道,这也是曹操一生最为后悔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在后期面对刘备的时候曾多次提到。

当时的曹操,面对刘玄德的文才武略那是叫一个赞赏,特别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口才计谋来让刘备归附自己,如虎添翼。

所以刘备在攻取徐州,曹操才想着为刘备提供便利,以期赢得刘备的好感,为自己的天下大计招贤纳士。

曹操为此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不单只是没有趁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时趁火打劫,而且在都城还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结果煮酒论英雄后,曹操算是知道刘备终非池中之物,所以才会正式和刘备开战。

到那时,发现刘备已经在徐州羽翼丰满,有些实力,只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刘备得到曹操的片刻失误,得以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势力。

更是在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短短几年,一跃成为三大集团之一,有了和自己成为鼎足之势的实力。

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华容道惨败,都是刘备对于曹操取得的胜利,曹操的一时仁慈造就了自己后期最大的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