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門聽課”想說愛你並不容易

“推門聽課”想說愛你並不容易

推門聽課,也叫隨堂聽課,它主要區別於專門準備的公開課或示範課,關注的是教師平時的教學常態。

作為學校領導來說,推門聽課的實施有利掌握教師真實的教學情況,強化學校對教師的督促和管理,但由於部分學校“強勢”推行,又缺少民主和科學管理,最終導致“推門聽課”效果並不理想。那麼如何做好“推門聽課”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科學決策。“推門聽課”並不是領導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應當說在決定實施前,要進行充分的討論與醞釀,讓教師明白和了解學校推行“推門聽課”的目的和用意是什麼?“推門聽課”並不是領導想看教師的“洋相”,更不是“挑教師的毛病”。而是為了推動學校教研、教學的發展,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當教師理解了、認可了,那麼可以藉助“教代會”等組織機構的表決與認可,此時再推行“推門聽課”就有了群眾基礎。

二、 民主推行。“推門聽課”不能成為一些人的特權象徵,它應當包括一切教育教學人員,可以是領導也可以是群眾,領導可以推門聽群眾的課,反過來群眾也可以推門來聽聽領導的課。無論是教師、學校領導還是專業教研人員,都要有正確的認識。只有認識正確了,聽課行動才具有建設性意義,才能避免聽課者和被聽課者之間產生隔閡。

“推門聽課”想說愛你並不容易

三、 有效評價。 不同的聽課者,有著不同的聽課目的,同一聽課者,對待不同的上課教師,也有著不同的聽課目的。所以,推門聽課的目的並不是一樣的。 這時如何評價“推門聽課”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作為推行學校應該要建立有效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公開課或示範課的一套評價模式。更多的要鼓勵教師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提高其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即使有改進的地方,評價方式也要婉轉。

四、 及時反饋。及時反饋是推門聽課一個重要環節,不能省略,如果沒有反饋或及時反饋,那麼聽再多的課意義也是十分有限的。反饋的方式有二種,一種是個體反饋,即聽課者與被聽者在課後進行點對點的交流與探討;第二種是點對面的反饋,即聽課者藉助一定的場合,可以是學科組、備課組,甚至全校教師大會進行聽課反饋。對於點對點的個體反饋,可以更好的尊重被聽者,反饋的效果也會更佳。對於點對面的反饋不能指名道姓,但在關注教師心理壓力的同時,可適度指出當前常態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總之,推門聽課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推動學校教研、教學的發展,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用得不好,可以增加教師心理教學壓力,使教師群體間產生隔閡,甚至樹立對立情緒。“推門聽課”想說愛你並不容易,關鍵還在於學校要建立制度、規範操作、民主管理,把目光聚焦到課堂,關注教學,關注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