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在CR-V的姊妹車皓影、RAV4的姊妹車威蘭達相繼誕生後,如今一汽豐田也將引入一款代號941B的中型SUV。這款同樣基於TNGA架構打造的車型在海外車市場恰好與漢蘭達定位相同,也就是說,廣汽豐田漢蘭達也將在國內迎來其姊妹車,不知自家兄弟能否在國內市場複製漢蘭達的成就。

不過在汽車生活看來,與其展望一汽豐田“漢蘭達”的前景,不如思考一下雙車戰略在當下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究竟還剩多少。畢竟眼下全球車企裁員成風,開源節流和縮減規模成了不少車企續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面對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持續下跌的趨勢和疫情影響後的復市,雙車戰略究竟還能貢獻多少生存空間呢?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大眾的成就不是“客觀事實”

通常人們面對客觀事實都會認為,任何情況、任何人只要滿足客觀事實的條件,就會得到相同的結果。然而在此之前,對於客觀事實的分辨卻不是所有人都能認清。例如,就雙車戰略的發起者大眾而言,其在國內汽車市場的成就完全帶有強烈的“大眾屬性”,並非人人都適用的“客觀事實”。

起初,《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規定:外國車企在華只能有兩家合資車企,且外資所佔股比不得超過50%。因此大部分外國品牌在國內都有兩家合資車企,例如大眾、豐田、本田,甚至產品陣列不算強大的馬自達都有兩家合資車企。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一方面,中國汽車市場地大物博,擁有兩家合資車企恰好可以針對南北市場需求差異作出相應的調整。另一方面,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如果只依靠品牌單一力量,無法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所以兩家合資車企共同協作,既能降低企業的生產製造成本、擴大品牌影響力,也能最大限度向市場投放新車,以此擴大產品陣營。

那麼在分工明確之後,如何做到成本最小化、市場最大化,同時平衡兩家合資車企的利益呢?於是以大眾為首的,三大件相同,外觀、定位和價格不盡相同的雙車戰略應運而生。

直到今天,雖然合資車企股比完全放開,但是兩家合資車企的規定依然沒變。因此想要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進一步擴大雙車戰略的規模。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當然效果我們也看到了,帕薩特對邁騰,桑塔納對捷達,探嶽對途觀L,速騰對凌渡,探歌對途嶽,以及探影對途凱……大眾不僅把南北大眾兩家合資車企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更把雙車戰略這一手段做到了極致,甚至在雙車戰略的基礎上還延伸出斯柯達、捷達兩大品牌共同支撐大眾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佔比。

由此也引發了豐田、本田的相繼效仿。例如南北豐田有卡羅拉對雷凌,致炫對威馳,RAV4對威蘭達,奕澤對C-HR,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漢蘭達對代號941B。兩家本田則是XR-V對繽智,CR-V對皓影,雅閣對INSPIRE,冠道對UR-V,享域對凌派,奧德賽對艾力紳,以及鋒範對哥瑞。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雙車戰略”就是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和雪佛蘭、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標緻雪鐵龍以及捷豹路虎等,這些車企雖然使用兩個品牌名稱,但是對應車型的三大件基本相同,例如別克君威對雪佛蘭邁銳寶XL,雷諾科雷嘉對日產逍客等,也相當於雙車戰略的另一種模式。

然而,大眾的成功在國內並非汽車行業的客觀事實,畢竟大眾的用戶規模、產品體量以及品牌認知度都是無法被超越的特徵,於是在品牌個性和規模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同樣是兩家合資車企施行雙車戰略,結果也完全不同。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誠然,雙車戰略一直以來都是利大於弊,所以才會沿襲至今。但是在此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需要車企正面應對並及時處理。

例如,同級別的姊妹車,往往前者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和終端銷量都比較高,後者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銷量相當的成績,並非易事。類似帕薩特、邁騰這種B級車雙雄齊頭並進的現象仍是少數派的存在,即便是用作兩個不同品牌的同級別車,也會因為品牌力和價格、定位的差異而造成銷量上的差異。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過去在中國市場火熱時期,姊妹車之間的差距還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合資品牌在爭先恐後地搶佔市場份額之外,中國品牌也不斷在細分市場努力擴展版圖,這使得原本很大的蛋糕最終出現不夠分的情況。

競爭壓力增大之餘,雙車戰略在擴大市場的同時還會帶來生產製造成本增加,車企需要分散精力做更多不同的市場調研分析以及推廣營銷。甚至在平衡產品風格之後,因為時代需求不同造成銷量天平偏向單一車型的情況,此時雙車戰略對於效果較差的企業來說,反而成了累贅。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一年,全球有來自戴姆勒、奧迪、福特、日產、本田、沃爾沃、FCA、PSA、大眾以及通用等多家國際車企的裁員人數累計超過10萬,市場下行的必然趨勢迫使車企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維持生存。

通用關閉海外工廠,本田、大眾連續砍掉海外市場不再盈利的車型,並且努力開發使用全球統一架構,以此減少生產製造成本。顯然在這方面,豐田TNGA架構和大眾MQB平臺已經嚐到了甜頭,於是國內吉利、長安等車企也隨之跟上,致使研發全球化架構平臺成為了縮減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

車市持續下行,雙車戰略是續命還是資源浪費?

當車企投入成本收窄、終端銷量降低,市場規模和產品陣營仍在逐漸擴大的時候,車企的呼吸空間會變得越來越小。此時能力強大者如大眾,雙車戰略猶如額外的氧氣般令其續命甚至爆發更大潛力;能力弱小者則會被雙車戰略拖垮,最終成了資源浪費。

正所謂“同人不同命,同遮不同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自然吃同一碗飯也不會獲得同樣的結果。雙車戰略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的確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面對當下汽車市場的生存環境和發展變化,雙車戰略是該收窄還是擴大,延續還是放棄,對於不同的車企來說,似乎也到重新思考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