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伊利市值即將突破2000億,不僅投資者獲利豐厚,更充分肯定了激勵與約束並重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另外,外資持續流入A股市場,對伊利股票頗為青睞,作為亞洲第一的乳企,其企業價值根深蒂固,目標明確,在衝向全球的戰略目標上,下一個十年必是“火力全開”!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股票二級市場在調整中前進

2020年1月17日,伊利股份(600887)以每股32.88元收盤,總市值達到2004億元。站上2000億市值,即是歷史性的見證,也將迎來新的征程。

從1996年至2020年經歷25載,伊利的市值由4.2億元增長到超2000億元,增長近500倍。以絕對優勢領跑了亞洲乳業,成為A股市場公認的白馬股,同時也給二級市場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雖然2019年發佈股權激勵方案時,被部分投資者持懷疑態度,但經過時間的檢驗後,不得不承認激勵方案確實加速拉動了伊利股份的市值向前奔跑!

數據顯示,伊利股份自2019年9月通過股權激勵計劃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伊利股份上漲19.39%,跑贏大盤,持續領跑亞洲乳業。

而淨資產收益率(ROE)是最能體現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三季報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末伊利股份ROE為20.68%,摺合全年約為27.57%。

在巴菲特眼裡,ROE超過20%的企業就已經很難得了。並且,伊利股份ROE持續保持優秀表現,成長速度超越了雀巢、達能等國際企業。

數據統計,過去6個月裡,共有35家機構發佈伊利相關研報及評級,其中25家給予買入評級、10家給予增持評級,對伊利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看好。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內外兼顧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是全球性問題,面對物資緊缺、防控困難,在本該是消費的旺季,絕大部分企業卻仍處於停工停產的狀態。部分企業也出現了悲觀情緒,並計劃減員降薪。

在如此嚴峻的大環境下, 2月26日伊利宣佈漲工薪。

“省什麼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今年我們要繼續給員工漲薪,讓每一個在風雨中拼搏的伊利人都感受到溫暖、踏實,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共克時艱,伊利董事長潘剛發出這一最強音。

這一舉措無疑是“寒冬”中一個強力暖風機,為即將到來的“春暖花開”再填新色。

不止於為員工漲薪,伊利領導人還為全體員工投保了“新冠肺炎意外傷害保險”,配好防疫物資,為員工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在暖心之舉背後也換來了員工的支持與回報。

在雪球訪談上,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接受採訪時表示,疫情當前,伊利人持續奮戰在生產和銷售一線,保障全國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從春節前至今,伊利集團上萬名員工放棄休息,持續奮戰在抗疫和生產第一線,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員工復工率已達80%以上。

據瞭解,自疫情發以來,伊利不僅對內"逆勢"漲薪,穩定軍心。對外一直積極捐助,情繫社會彰顯大企風範。

《乳業財經》此前曾統計到伊利先後5次為防疫捐款捐物,分別為,1月24日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第一批2萬箱純牛奶;1月25日,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第二批捐贈1000萬元資金;1月26日,伊利決定持續投入1億元抗擊疫情;1月28日,再次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2000萬;1月30日,伊利集團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6000萬元。所有捐贈物資,專款專項,分別用於醫院建設、醫療採購、防控研究、病人救治、營養供給等等。

2月16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個人向多倫縣捐款100萬元,定向用於全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並表示還將以企業名義捐贈物資30萬元,後續伊利集團還將購置口罩,防護設施等醫用應急物資用於一線值守人員防護使用。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外資增持伊利股票

隨著A股國際化進程加速,分別完成了在MSCI指數擴容的三步走,以及首次納入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兩大國際指數。在此背景下外資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影響力日益加大。

信息時報顯示,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稱,“隨著A股未來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同時對外開放持續推進,A股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不變。”

據瞭解,2019年是外資重點佈局A股的重要一年。有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陸股通流入的北向資金合計超過3427億元。進入2020年,外資湧入A股的態勢仍在延續。

從以往的投資佈局來看,外資機構普遍青睞盈利能力強、能夠穩定貢獻高資產回報的公司,頗有大搞消費白馬的勢頭。

從2019年三季報可知,伊利股份機構投資者持倉比例高達41.02%,而且MSCI等外資也在增持伊利。

數據顯示,自2月3日春節後A股市場開市以來,滬股通北向資金積極買入伊利股份。

截至2月17日,累計買入額以達到42.76億元,淨買入額達到10.6億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股份幾乎連續十個交易日位列滬股通十大成交股。

一直以來伊利業績高增長、高回報、高分紅,有超優異的市場表現,被公認為A股市場上的“價值投資典範”。自然備受外資青睞,不足為奇。

因為伊利表現足夠優秀,外資資金持續買入伊利股份也可以看做是對這種優秀的認可及背書。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企業價值根基深固

如今的伊利,營業收入、淨利潤、綜合市場佔有率、消費者滲透率穩居亞洲乳業第一,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更是持續多年領跑全球乳業。

回望伊利分別從 2010年的營收297億、淨利7.77億,增長至 2018年營收796億、淨利64.4億,分別增長了168%、728.8%,年化增長分別為 12%、26.5%。

在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Brand Finance於2019年6月發佈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價值乳品品牌10強”中,伊利斬獲全球乳品品牌潛力第一名,並蟬聯全球乳品品牌價值第二名。同期公佈的“2018年度全球最有價值食品品牌50強”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亦一舉躍升至品牌榜第三名,成為前十名中唯一上榜的亞洲乳企。

與此同時,2019年前三季報顯示伊利營業總收入686.77億元,同比增長11.98%;淨利潤56.48億元,同比增長11.73%,實現高位雙增長,預計全年將突破900億元,距實現2020年“五強千億”的戰略目標近在咫尺。

在“五強千億”目標即將實現的背景下,以董事長潘剛為核心的領導層對戰略要點的準確把握,下一步將加速驅動2030年“全球乳業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戰略目標的實現。下個十年在實現“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道路上,伊利將走得更順、更遠。

當伊利站上2000億市值時,將會開啟下一個“豪橫”的十年之旅

厚度優於速度

伊利旗下產品早已遍佈大街小巷,成為國人熟悉的乳企之一,作為伊利舉足輕重的核心支柱,液態奶儼然是其高增長的重要發動機。

其液態奶業務從2000年的5億元,連續多年跨越式增長於2003年升至46億,2012年突破300億元,2018年一舉突破600億元大關。

增長來源於伊利液態奶賽道上多個明星選手的佈局。

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伊利兩大百億大單品“安慕希”與“金典”再次領跑常溫酸奶、高端白奶品類,分別增長15%和22%。而以“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巧樂茲”“甄稀”“暢意 100%”為重點產品的銷售綜合收入也較上年同期整體增長 15%。

2019年,伊利健康飲品事業部不斷完善產品佈局。

目前,伊利健康飲品事業部旗下擁有常溫乳酸菌飲品暢意100%、礦泉水inikin伊刻活泉、乳礦等產品,多元化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助力伊利在大健康時代來臨時搶佔市場先機,夯實伊利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

“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這是潘剛為伊利確立的發展觀。

潘剛擔任伊利集團董事長14年來,其接連把握常溫乳品、高端品類爆發的產業風口與奧運、世博的時代機遇,不僅帶領伊利成為中國首個破百億營收的乳品企業、代表中國乳業登上世界舞臺,也推動乳業行業整體可持續發展,促使乳製品從奢侈品蛻變為大眾日常消費品,改變國民飲奶習慣,提升國民身體健康水平。

伊利在經營業績和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充分展現了以潘剛為核心的管理層的前瞻戰略眼光和精確管理思想。

《乳業財經》作為行業內媒體也在學習每家乳業的發展歷程,更深一步的瞭解乳業行業發展,綜合各種市場表現因素,相信伊利在前行的道路上,會更加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