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霧中獲得最佳拍攝效果?

dimanlanke


霧中拍攝照片時應利用曝光補償修正曝光

《一》在大自然界出現霧氣時,無論是何種天氣狀態下的霧氣,在畫面中都會以高光區域的形態呈現。使用自動測光系統測光並拍攝時,有可能會使畫面變得灰暗。因此與雪景的拍攝類似,拍攝霧景需要適當增加一些曝光補償。

景物隱隱約約可見時,利用虛虛實實的明暗對比增添了畫面的神秘感,給觀者留以遐想空間,拍攝時為避免畫面發灰,增加了曝光補償,得到了明亮的畫面效果

《二》在群山之中瀰漫著霧氣時

總是比較容易看到或濃或淡的霧,為其妝點一份神秘、妖嬈的氣息,因此在取景時,可以多納入一些被霧覆蓋的區域,或乾脆完全以霧作為拍攝對象,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但一定要注意曝光問題,寧可略有曝光不足,也不要曝光過度,否則失去的亮部細節很難恢復回來。特別注意使用側逆光拍攝呈剪影形式的群山,繚繞在山間的霧氣與群山形成了虛虛實實的效果,為畫面營造了仙境般的感覺

《三》應用光線強化霧的立體感

順光或頂光下,霧氣會產生強烈的反射光,容易導致整個畫面蒼白,色澤較差且沒有質感。而藉助逆光、側逆光或前側光來拍攝,更能表現畫面的透視和層次感,畫面中光與影的效果能呈現出一種更飄逸的意境。拍攝霧景時應該避免使用閃光燈,以免破壞霧氣所營造出來的唯美氣氛。側光下山間騰起的雲霧不僅顯得更加縹緲,由於明暗對比明顯,看起來也很有立體感。

《四》在畫面中留出大面積空白使雲霧更有意境

留白是拍攝霧景畫面的常用構圖方式,即通過構圖使畫面的大部分為雲霧或天空,而畫面的主體,如樹、石、人、建築、山等,僅在畫面中佔據相對較小的面積。構圖時注意所選擇的畫面主體,應該是深色或有其他相對亮麗一點色彩的景物,此時霧氣中的景物虛實相間,拍攝出來的照片很有水墨畫的感覺。

拍攝技巧:

霧分為濃霧和淡霧,濃霧的能見度較差,遠處的景物都無法看清晰,一般不適合拍攝。拍攝霧景通常應選擇在淡霧的情況下。薄霧的溼度較低,光線的透視力較佳,能見度也要比濃霧強許多。此時的近景能清晰地呈現,而中景和遠景要麼消失在薄霧當中,要麼若隱若現地在霧中出現,這樣能產生一種朦朧的情調,富有層次感和透視感。

(附霧景圖片)





獵人a視覺


霧是地表溼氣蒸騰時遇冷凝成的小水珠,小水珠懸浮於空氣中,形成大氣中的介質,使大氣顯得十分混濁,景物就像蒙上一層面紗。霧天又往往是晴天的開始。

霧景特點在於若隱若現的朦朧美,霧景富有意境幽深韻味,近深遠淡,增加了畫面縱深感,為拍攝高影調畫意作品創造有利條件。

拍攝霧景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最佳時間拍攝

霧的形成一般是清晨開始,水份不斷向上蒸發,過程是:淡一濃一淡的變化,過程會維持一段時間,之後霧散轉晴。民間諺語:“朝霧晴、晚霧雨”。濃霧時拍攝範圍只能幾米內的景物,待轉為淡霧時才可拍攝遠景物。最佳拍攝時間是大陽升至高位,大環境開始明亮,仍有淡霧的時候。

2、配備濾鏡

如用黑白膠捲要配備淺、中黃濾鏡,增加畫面反差;彩色攝影應備lB或lA濾鏡校正偏色。淡霧時可用UV鏡吸收紫外線。

3、對焦

霧景的特殊環境攝影也需要對焦精確,應選用手動方式才能獲得準確。同時縮小光圈,使遠近景物包羅在景深範圍內。

4、準確曝光

準確曝光是重要環節,在遠偏離18%度灰茫茫白色的環境下,相機內測光系統無法提供正確的參數,因此要設定曝光補償,增加半級或一級感光量。如果用測光表,要加上濾鏡的曝光因數,例如因數是2,應加1級,因數是3增加1又1/2級感光量。必要時採用包圍曝光,力求準確。

霧還有另一種形態,是靄。靄與霧有區別,靄的成因是在無風的天氣深山霧氣未能及時升騰消散滯留,形成一種薄薄的霧障,均勻地瀰漫在山間,這種似霧非霧的靄,多是出現在黃昏、傍晚。圖6就是靄的現像。








梁兆樺


最主要注意三個方面:對焦,尋找表現主題的霧中景物或參照物對焦,大部分相機以霧氣對焦,焦點難以鎖定;測光,用中央平均模式,以景物附近的霧氣為測光點(試拍後根據直方圖適當加減),以其他景物測光霧景容易過曝,失去霧氣的細節;構圖,畫面儘量簡潔以體現霧氣瀰漫的效果,只取參照物的局部剪影更能營造朦朧神秘的氣氛。






仗鏡天涯


行車記錄儀就拍的挺好,你要拍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