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七歲就會演戲、看臉色、服軟,教育起來太累了,該怎麼辦?

忘過往談如今


孩子的教育問題,特別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本人有些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孩子很多時候在家裡做作業都會有各種問題出現,最常見的就是不想做,不自覺去做,喜歡左看右看。對於這種情況,很多時候都需要一個比較強勢的人出現,比如爸爸,狠狠的教育一下,這樣會很快投入新的工作去了,乖乖去寫作業了。

2、現在的孩子寫作業都比較難搞的,喜歡聽老師的話,但家庭作業都是帶回家寫的,現在的孩子很多家長用“神獸”來稱呼,是因為平時太寵了,教育的時候注意習慣的培養。

3、現在的孩子學的東西比較多,喜歡和家長較真,喜歡談條件,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線和獎勵方案,該罰就要罰,該獎勵就要狠狠的獎勵,鼓勵。

孩子還小,才七歲,慢慢和他溝通,制定一些學習方案,多獎勵為主,但如果犯錯,一定要有懲罰,不然所有的方案都會失效。孩子還需要培養感情,好的行為習慣對今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幫到您!


古代先生


七歲孩子,天分如此之高,真是佩服!

因為自己是個嘴笨不善表達的人,故而特別羨慕那些囗舌生花,善於隨機應變的人,而一個七歲的孩子都會看臉色、服軟、演戲,這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真的,我是打心眼裡佩服。但家長為什麼說教育起來累?估計是對演戲這條不滿意吧?這裡的演戲,可能是孩子高超的演技出乎了家長的意料?產生了相反的後果?讓人擔心害怕?為什麼年僅七歲的孩子就會具有這麼多與他年齡極不相稱的"本領"呢?細分起來,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天賦異常。

孩子天賦異常,在觀察,表演方面有特長,這其實是值得慶賀,值得深挖的,說不定將來孩子會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的,建議家長多關注。

二、家庭的影響。

有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出乎你的意料。或許家長長時間無意的舉動對孩子產生了影響,使他養成了會察言觀色的性格,家長不妨反思一下,是否有類似的行為舉動。如果有,要注意改正,以免給孩子形成誤導。

三、同齡人的影響。

孩子最愛跟性格相似的同伴玩,平時,他的玩伴中,或許有機靈的,善於應變的,對他形成了影響。又或許,他在一群玩伴中年齡尚小,用此方法來應付場面,保全自己,家長可多留心看看問問。

總之,孩子的教育,關乎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只有家長多點細心,多點耐心,以孩子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愛小豬的媽媽


孩子會在大人面前演戲、看臉色行事、服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察言觀色”吧。

從某程度上來說,也是種高情商的表現。

因為,他能覺察到周圍的情況,敏銳地洞察到他人心理感受,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並作出判斷,採取相應的措施,知分寸,可以恰到好處地把握人際關係相處模式。

但是,如果孩子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看臉色行事的話,特別是對於父母的臉色過於關注的,有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感的需求。

如果不加以適當引導,可能會膽小、內心脆弱、努力討好他人,久而久之形成討好型人格。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不合年齡的看大人臉色行事、服軟,我們該怎麼調整呢?

1、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學會看大人的臉色時,不必過分擔心和焦慮,我們自己首先要調整心態,穩定情緒。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

先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就算當時他不會改正,也不要著急,在以後逐漸的交流中,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一點一點改正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會因為你的訓斥膽小怕事,避免帶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2、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從小看臉色,與家裡的氣氛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氣氛過於緊張,孩子肯定會害怕,自然而然地進入自我保護當中。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緩解家中的緊張和壓抑的氣氛,只有家裡氣氛變得輕鬆而溫暖,孩子慢慢地就會從心理感到輕鬆,不必時時刻刻地觀察父母的喜怒哀樂,再來決定的自己的行為處事。

3、不管何時,都別忘了給孩子愛

如果孩子在外被欺負受了委屈,做父母的不要劈頭蓋臉地訓斥他,因為他的心裡已經感到委屈和害怕了,更怕父母再次傷害他。

此時,他希望得到的是你的肯定和關愛,讓他從心裡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人,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以值得信賴的人,是他強有力的後盾。

只有這樣,他才會不再膽怯懦弱,變得陽光和自信,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愛,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歲月中,值得被溫柔以待!

願所有孩子在健康、平安、快樂中長大!


歡迎關注@紫竹媽媽:接地氣的育兒經,和你一起輕鬆聊育兒


紫竹媽媽


首先,我想抱抱這個7歲的孩子,這孩子太難了。

如果可以選擇,作為一個7歲的孩子,我相信他/她更願意做真實的自己,不用看人臉色、結合對方的情況及環境自編劇本自己出演、遇到強硬的對方馬上服軟,更願意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發展自己。畢竟,處於童年期的孩子,生理和心智的發育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提問者與孩子是怎樣的關係,無論是父母、家人還是老師,建議給與孩子儘可能的包容、允許和接納,而不是強制糾正他/她,幫助孩子慢慢建立安全感。

如果是父母,在給與孩子更多的包容、允許、接納之外,還需要慢慢改變與孩子相處及互動的模式,學習一些養育孩子的知識,帶著愛嘗試一些新方法,互相包容和支持,營造互相尊重、容許差異、溫馨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同時多給與孩子肯定和欣賞。

最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方式:不是告訴孩子該怎樣做,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跟孩子談,引導孩子想出辦法,鼓勵孩子嘗試,失敗了支持孩子檢討了再做,成功了給予孩子肯定,分享孩子的喜悅。


AppleFu蘋果姐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孩子的教育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他有大大的世界要去探索,而世界並非總是友好又溫柔的。7歲之前的小朋友,性格素養是最好引導和教育,要讓孩子學會感恩。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由此可見幼時教育的重要性。

您所提到的孩子演戲、看臉色、服軟等,這些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問題確實讓家長很苦惱!但是您有沒有想到,孩子這些不和諧的改變是什麼時候埋下的。父母尤其是母親要避免以各種原因疏遠7歲之前的孩子,因為孩子7歲前和母親的關係建立得不好,直接影響孩子日後心理和人格的成長,孩子在青春期就會爆發出種種與人與事不和諧的問題。很多媽媽出差或出國時,把孩子交給老人“全權處理”,這會使孩子的潛在心理中形成“我不重要”、“媽媽不喜歡我”等想法,孩子的人格成長中應有的自信和融洽的元素就會缺失,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顯出無法應付外面世界、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的缺陷,喜歡看臉色來靈活處理,害怕別人疏遠、不喜歡自己。

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得到的親密感和安全感是自幼兒期就形成的,在兩歲之前,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有兩個:吃和抱。如果孩子餓了馬上就給吃,而不是按書上說的“兩個小時”或多長時間吃一回,或者在媽媽抱孩子的問題上,媽媽高興時就抱,不高興就不抱的話,孩子自幼就沒有安全感,就會導致日後缺乏和人形成親密關係的能力。如果孩子從小看到父母吵架,奶奶指責媽媽等,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就潛移默化地學到了。

儘管孩子在青春期會爆發了一系列問題,我認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不以行為判定孩子的好壞,即使做了錯事,也還是給孩子信心,讓孩子感到“你是我們家的驕傲”。對青春期孩子的管理要有彈性,如果用管理5歲孩子的方式管理15歲的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感到受束縛受壓制。給孩子留出個人發展的空間,看似家長要求得不嚴了,實際上往往會造就孩子。作為父母的您,可以適當地改變下教育方法,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要強制性地用武力或者情緒去壓制孩子!

祝您成功!


生如夏日Flower


孩子這麼早就懂得察言觀色,一定是社交天才,雖然現在不能肯定這種能力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但是有一點就是沒有不好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其特色和優點。

假如現在你的孩子是一位言聽計從,指哪去哪的孩子,你是不是會有多出對於孩子未來的不一樣的顧慮。

所以,不必糾結於孩子的性格和你想象的不同,渡人先渡自己,你試試能不能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是很難得。既然如此,那何必不好好利用孩子的優勢去拓寬適合他的道路。





宋老師的Vlog


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屈服在強權之下,所以,他必須學會看臉色,服軟,不然就會受到有沒完沒了的“教育”,長輩是專治“各種不服”,結果就是,孩子變成這樣了。


用戶105225599442


小孩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而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孩子。

如果一個七歲的孩子在大部分同齡人童心未泯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大人的察言觀色,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非常不利。

在傳統社會中,孩子更多地是跟另外的一群孩子一起長大。村子裡,大大小小的孩子天天混在一起,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如何融入集體,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事情。現在有很多父母、三叔四姨,甚至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在把孩子當「犯人」,他們自己,則像是監獄的看守。

犯人會想辦法跟監獄看守搞好關係,因為監獄看守的權力很大,得罪了監獄看守,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但僅僅跟監獄的看守搞好關係是沒有用的,要是你跟監獄看守搞得太親近,別的犯人一定會歧視和冷落你。監獄看守和犯人是兩種不同的人。犯人不會去學習怎麼成為監獄看守,而是要去學習怎麼成為犯人。

乖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習得「正確」的行為.反作用也非常明顯。孩子長到一定年歲,就會有意地跟父母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他們不愛父母了,而是因為如果跟父母搞得太黏糊,會遭到別的孩子的嘲笑和奚落。小孩子不是犯人,父母更不是監獄看守。


回到這個問題,孩子7歲就學會了演戲,這是孩子的一個保護措施, 因為孩子覺得自己這麼做才不會得到懲罰,權衡承認與不承認的結果之後,便是想方設法地表現出自認為對方可能相信的動作、神情、語氣,並且會提供出自己不在場的有力證據,以及想方設法地給狡辯等等。

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言傳身教,我們不僅是要對孩子去說,要求他們停下來,還應該立刻上前,親手阻止他們的行為。這樣一來,在孩子的眼中我們就能做到言行一致,即,語言上要求他停下來,同時行動上也要求他停下來。


豆湯砂鍋


我始終認為孩子的問題就是大人的問題。孩子是和我們大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形成現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以及習慣,都是在和我們相處的過程中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行為。

比如孩子會演戲,可能就是孩子小時候無意中演了一次,大人覺得好玩,表揚了孩子,孩子的這種行為得到了鼓勵,就會自然認為這樣更受歡迎;

比如孩子會看臉色、服軟,那可能就是在某一次家長髮很大脾氣,他求饒服軟後,家長就氣消了,本來要爆揍一頓,結果就倖免了,孩子就記住這種方法可以逃避皮肉之苦,所以經常使用。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餓的事,因為更多的是家長要自我約束,對於孩子做錯的事,原則性的問題,不管孩子演戲,還是求饒,都要堅持,並非一定是揍一頓解決問題,關鍵他要有是非對錯的辨別能力,家長也要給孩子做榜樣!嘴上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肯定沒用。

所以,我建議家長需要想想自己的問題,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加油!


大馬陪讀生活日誌


這樣的描述讓我感覺你有個天才兒童。

演戲是最優的學習方法,對大腦的刺激是最深刻的,而且效果是最好的。西人家庭極其重視話劇和表演就是這個原因。

會看臉色最利於培養情商,情商高的孩子未來的路好寬廣啊。這都不需要多贅述,成功越來越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

會服軟就是靈活性強,能屈能伸那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這麼靈活呢?

至於累,恭喜你,是你這個父母需要努力加油了。培養一個天才的滿足感總好過培養一個庸才吧。

只有如此認識,孩子才可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