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曲靖工商學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時代新人

曲靖工商學校遵循立德樹人的理念,成立了雲南省首批曲靖首家孔子學堂,用實際行動大力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走出了一條以文化人的特色實踐之路,使學生收到了涵養心靈、浸潤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熱愛祖國的效果。學校先後榮獲雲南省社科普及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傳承經典提升素養。積極倡導師生愛經典、惜經典、讀經典、悟經典、用經典,享受經典的滋養。新生入學時,利用軍訓開展“品讀國學經典”書香活動。每週安排一節國學經典課,每天用20分鐘誦讀,使學生在經典的感召下,養成良好的品格,增長智慧,收穫希望,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舉辦國學經典誦讀比賽,讓學生引吭高歌,領悟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人格修養。從古樸典雅的孔子學堂到樓道懸掛古聖先賢的名言、詩文、畫像,濃郁的優秀傳統文化氛圍使師生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薰陶,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傳承拜師禮文化修身。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處事標準,也是中華民族之魂。曲靖工商學校有計劃、有組織、有落實地教會萬餘名學生行拜師禮,不僅場面蔚為壯觀,而且彰顯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價值,使學生成為知禮、明禮、守禮、行禮的高尚人。

傳承八佾舞文化愛美。讓學生了解“八佾舞”的歷史、文化後,要求學生掌握八佾舞的基本動作,引導學生養成愛美、審美、惜美、追美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想美、心靈美、語言美、儀表美、行為美。同時,邀請曲靖市藝術團的前輩們進校園,展現古典舞藝術風采,激發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慾望和行動。

傳承茶藝文化怡心。學生們嫻熟的炒茶、煮茶、濾茶、品茶技藝,不僅靜心、怡心,而且讓學生在茶葉的苦澀、甘甜、馨香、醇厚中與自然美、人文美產生共鳴,感悟人生、體驗人生、回味人生,使心靈淨化更有溫度、厚度、深度。

傳承書法文化魅力。曲靖是爨書的發祥地,曲靖工商學校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把這個文化資源引入學校,聘請有名望的書法老師給學生上課、搞講座,從坐姿、握筆開始訓練基礎知識的掌握,從“照貓畫貓”的模仿到“照貓畫虎”的飄逸。同時,舉辦學生書法作品展示、寫春聯活動,讓學生體會“字如其人,立品為先”的道理,讓學生在傳承書法中,享受書法的魅力,感受家鄉的美好。

傳承中華武術文化育人。中華武術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它承載著國人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髓。學校邀請曲靖中華武術的前輩們到校講述中華武術的淵源歷史,並表演中華武術,以浸潤學生,以助其肌豐骨堅,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文化自信的認同。

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培育家國情懷。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弘揚傳統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曲靖工商學校的又一亮點。學校根據每個傳統節日的內涵確定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從而形成傳承傳統節日文化體系。如春節開展“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耀感。元宵節對學生進行“言必行,行必果”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清明節開展“紀念故人,緬懷先烈”活動,以先烈的精神引導學生、激勵學生、感染學生、感召學生、涵養學生。端午節開展“粽香傳情、愛國愛鄉”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家國情懷。中秋節開展“共情共鳴、慶祝豐收”活動,做到情感滋養與文化涵育相輔相成,使學生成為守初心、擔使命、踐於行、練真功、講奉獻的新時代青年。重陽節開展“尊老敬老,厚德載物”主題活動,讓學生踐行孝老、敬老的良好品德教育。

開發優秀傳統文化讀本。組織教師編寫《國學經典之詩文讀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讀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俗民風讀本》,內容涵蓋精選詩文的註釋、譯文、賞析、知識鏈接,精選故事的出典、釋義、拓展,每個民俗民風的起源、演變、傳說、習俗等傳統文化內涵,讓學生以最簡便快捷的方式沐浴優秀傳統文化的陽光雨露,領悟中華民族的智慧,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

科研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曲靖工商學校組織教師積極申報市級科研項目“特色學校文化研究”“曲靖職業院校德育現狀與對策研究”等課題立項研究,以研究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之處,把思想理念、價值標準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2019年有9批500多名省內外同行、專家到工商學校參觀學習,對學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時代新人的成功經驗讚不絕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