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哪个更好看?哪个写作水平更高?

解焱


比较而言,我觉得《奥德赛》好看一些。

《伊利亚特》描写了特洛伊之战。在交战双方的群像描写中,突出了两边的大将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还有奥林匹斯山上分成两拨的神祇,人神众多,线索纷繁,场面转换,眼花缭乱。一句话,看起来很烧脑。

《奥德赛》以同名主人公战后返乡,在海上漂流了10年为主线。还有一条副线,老婆孩子在家里翘首以盼智斗无赖。人物有限,脉络清楚,主次分明,情节紧凑。主要是奥德赛的各种奇遇险境,有点像西游记。

“写作水平”的说法,不太准确。两部史诗,据说都是行吟盲诗人荷马根据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有关特洛伊战争传说的集大成。原本为口头传唱,后人以文字记载的。本质上说,是民间口头文学。


亦清亦虹


我认为是《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的英雄史诗。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亚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在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亚大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悔恨已极,重上战场,杀死赫克托耳。特洛亚老王以重金赎还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英勇善战,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爱友谊,一听到好友阵亡的噩耗,悲痛欲绝,愤而奔向战场为友复仇。他对老人也有同情之心,允诺白发苍苍的特洛亚老王归还赫克托耳尸体的请求。可是他又傲慢任性,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帅闹翻,退出战斗,造成联军的惨败。他暴躁凶狠,为了泄愤,竟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与之相比,特洛亚统帅赫克托耳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自觉担负起保卫家园和部落集体的重任。他追求荣誉,不畏强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仍然毫无惧色,出城迎敌,奋勇厮杀。他敬重父母,挚爱妻儿,决战前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感人的悲壮色彩。
《伊利亚特》结构严谨,布局精巧。它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全书的主线,其他人物、事件都环绕这条主线展开,形成严谨的整体。史诗善于用动物的动作,或用自然景观、生活现象作比喻,构成富有情趣的“荷马式比喻”。例如书中写到阿喀琉斯退出战斗,赫克托耳打得希腊军队四处奔逃,史诗用了这样的比喻:“好象一只野蛮的狮子攻进牛群,吃了一头而吓得其余的纷纷逃窜。”史诗节奏强烈,语调昂扬,既适于表现重大事件,又便于口头吟诵。《伊利亚特》高超的艺术手法常为后人所称道。


《奥德赛》主要是连接伊利亚特的剧情,话说经过特洛伊战争之后,在希腊军回家途中因为英雄奥德修斯激怒了海王波塞冬而遇到海滩,全军覆灭。但是经奥德修斯的机智和勇敢,终于逃过一劫。可是因为波塞冬的愤怒未息,导致他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里漂流。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不知奥德修斯的生死,面对着蛮横的求婚者就只有苦等着丈夫的回来。到最后因为诸神的帮忙下,经过十年漂流生活的奥德修斯终于回到家里与他的妻子团聚,并杀死了求婚者


糖中宗


《伊利亚特》


每日遐想


《奥德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