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车评人评价汽车不说变速箱厂家?

青青草原懒洋洋


你好,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变速箱作为传统汽车三大件之一,主要和发动机配合做工,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在通过传动比的设置将合适的传动力传递到轮胎上,以驱使车辆行驶。所以在介绍的时候往往是和发动机一起介绍的。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变速器大概分为手动变速器、AT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以及个别车型搭载的混合动力变速器等等。

一、手动变速器的优点是车价成本低,故障率低且养护费用低,比较适合预算有限或追求驾驶操控乐趣的朋友。

二、AT变速器发展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市面上公认的好变速器厂家是德国的采埃孚和日本的爱信。AT变速器以稳定著称,很多主打运动豪华的车型或者主力销量车型都采用的AT变速箱,如奔驰的9AT、宝马的8AT、通用集团的10AT等等。当然市面上更多车型搭载的是成本更低技术更成熟的的6AT变速箱,性价比不错,具有一定的驾驶乐趣。

三、双离合变速器

双离合自搭载在德系车型之后变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国产纷纷研发量产。双离合只有十几年的开发历史,结构相对简单些,自主开发难度相对小一点。双离合的优点是换挡速度快,传动损耗小,传动率高比较省油,缺点是有顿挫感。双离合分干式和湿式,区别具体楼主可以查查。目前表现比较好的有保时捷的PDK变速器和奥迪的7速DCT.当然国产很多车型搭载的格特拉克7速双离合也不错。双离合的缺点跟优点一样明显,因为先天缺陷避免不了的顿挫,中后期维护费用高等等。

四、CVT变速箱

又叫无级变速器,跟其他变速器不同,无级变速器没有齿轮,动力是靠锥轮和钢带传递的,由于构造原因,CVT变速器无法匹配大马力的发动机,因为扭矩过大容易产生钢带打滑,轻则影响动力,重则影响变速器寿命。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要重油起步,会直接影响变速箱寿命的。CVT变速箱的优点是没有丝毫的顿挫,油耗控制的比较好,比较适合不追求驾驶乐趣注重家用的朋友。

五、混合动力变速器

混合动力和新能源一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唯一方向。现在市面上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混合动力变速器,某些国产车搭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速器并没有明显的省油节油效果,所以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我想其应当有个过程,不应操之过急,我们要保持信心,这方面国产车做的不错,加油^0^~

最后,不论是那种变速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具体表现如何除了跟发动机息息相关之外,后期调教也非常重要。比如现在采埃孚的8AT很多车型都在用,发动机马力也差不多,但是实际行驶质感、顿挫、加速、油耗等等却有很大差别。造个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要营造出良好的行驶质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编程来完成,工作量十分巨大,匹配调教不易,这也是为什么国产车型搭载知名变速器质感不好的主要原因。当然我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创新,我们国产车品牌越来越多的优秀车型给到消费者,加油!


杨小爹的幸福生活


自动变速箱作为一个高精密机械,基本被世界上几大变速箱厂家垄断了,比如德国 ZF (采埃孚)

日本丰田控股的 Aisin-AW (爱信) 日本日产旗下 Jatco (捷特科) 美国通用旗下艾里逊变速箱(Alison Transmission ) 德国Getrag (格特拉克) 现代汽车集团的派沃泰变速器 车评人评车的时候一般都只会讲一下车辆外观,动力总成的参数和试驾体验,一般不太会提起车辆的变速箱厂家,除非是一些在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厂家会提起,比方说大部分宝马车辆所匹配的ZF8速变速器,很多车评人会主动提起,确实宝马把自家的发动机和ZF的变速箱调教匹配优化的非常优秀,能拿得出手。还有丰田系列匹配的爱信变速箱,因为就是丰田自己控股的,相当于自己家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进行匹配,能更加有默契,能磨合的更好,买丰田自动挡的车子,只要正常维护,基本不会出现故障,可以说丰田汽车成就了爱信变速箱,也可以说爱信变速器成就了丰田,这些都是深入人心的,车评人就愿意去说,愿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观看者。你像上面提到的其他的一些变速箱厂家其实也是非常有名非常具有实力的,只不过比较低调,没有很好的整车品牌把他们给衬托出来,比方说Getrag格特拉克变速箱,很多双离合变速器都是他研发造出来的,最早是大众,后来是福特,现在是国内的长城,奇瑞等整车制造厂都跟他有合作,不过双离合变速箱由于一些缺点,比方说低速顿挫,耐久性差等原因,没有让消费者能够接受,福特那个时候学大众搞双离合变速器,12年的新福克斯采用了和格特拉克一起研发的6速双离合变速器,后来使用了了一段时间,就爆出低速顿挫,油封漏油,变速箱挂不进挡,半路抛锚,变速箱异响等大量问题,把福特的福克斯车型给直接搞死了,所以福特后来就用自己研发的6AT了,所以成就不了格特拉克,如果当时福特新福克斯搭载的格特拉克6速双离合变速箱能接受考验,各方面质量都能过关,估计也能成就了格特拉克,那些车评人评车的时候也会更愿意提及,所以还是因为变速箱企业自身的品牌不够响亮,不够普及。



汽车人杨潇


,很多主机厂都有自己的变速箱。但是放眼国内,目前很多主机厂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发动机开发能力,而自动变速箱开发能力十分稀缺。即使是各跨国主机厂,外购变速箱也多于外购发动机。主机厂拥有的发动机型号更加丰富。这种选择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结果。作为一个工程师,我主要谈谈技术方面。

我的结论是:发动机的模块化程度远远大于变速箱。所以尽管发动机在技术难度上并不在变速箱之下,发动机结构更加复杂,包含的学科知识种类更多。但是作为企业,开发变速箱的难度远远大于开发发动机的难度。

1. 模块化使得软硬件分离成为可能

最近十年,国内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进步非常明显。这其中有几家企业贡献非常大,那就是联电、德尔福、大陆等,这几家企业为中国国内自主品牌提供了发动机软件及标定服务。正是由于模块化的便利,使得软件与硬件的分离成为可能。这几家企业只需要适当修改软件,就能使其不断适应各家不同配置的发动机硬件。

对于变速箱来说,光产品形态就有AT、DCT、CVT、AMT等诸多类型,哪怕仅仅考虑其中一种,其结构差异依然大于发动机。例如自主品牌比较喜欢的DCT,离合器有湿式干式之分,其驱动可以用电机也可以用液力系统,选挡装置可以用拨叉可以用换挡鼓,平行轴齿轮的布置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软件里面可以复用的部分比较有限。只要换一套硬件,就需要重新开发软件。所以市面上找不到仅仅提供变速箱软件标定服务的供应商。一般都是硬件和软件标定一次性售卖,比如爱信、ZF、格特拉克等。还有部分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与主机厂共同开发变速箱。软硬件共同开发显然增加了开发周期和成本。

2. 模块化使得发动机更加容易升级换代

不太关注汽车的人往往会认为汽车技术发展缓慢,几十年来汽车的形态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实际上,不论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其使用周期相对于其开发周期,都很有限。比如上汽开发的自主DCT,花费了大约六七年的样子。现在是2016年,回想2010年左右,市面上还有很多车配4AT变速箱,如今4AT已经非常罕见了。5年之后,随着混动的流行,流行的变速箱形态很可能还会发生不少变化。

发动机虽然零件数量远远大于变速箱,但是各自相对独立,相对更容易在原有基础上更改、添加零件。例如改装店可以给发动机增加涡轮变成增压发动机,但是改装店绝对没有能力在原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挡位。变速箱想增加一个挡位就必须全套软硬件重新开发。

因此开发变速箱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在立项初期没有把握好方向,等漫长的开发周期过后,即使产品出来了,也很可能已经在多变的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这也使得企业自主开发发动机的动力远远高于开发变速箱。一方面发动机价格更贵,另一方面一旦开发出第一台自主发动机,开发下一代产品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而企业即使有了自己的变速箱,想再去开发一个新产品,则依然是非常艰难的抉择。

我曾经跟国外某主机厂工程师讨论过他们开发全新变速箱的过程,该主机厂拥有较为丰富的变速箱产品,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依然极度依赖“试制模型 - 试验 - 修改模型再试制”这种非常原始和烧钱的试错模式,因为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精度有限,且在很多地方不足以暴露问题。

3. 模块化降低了知识积累的难度

这一点学习车辆工程或发动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就能体会。世面上讲发动机控制的书不少,而讲变速箱控制的书几乎没有。进入企业后再回看学生时代所读的文献,就会发现发动机控制的论文比变速箱控制的论文相对更加接近实际。这其实不能怪硕士博士们脑洞太大,对于多数高校学生来说,研究变速箱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变速箱的基础理论知识虽然并没有发动机复杂,但是每一款变速箱产品都有很多特殊性在里面。学生们如果不实际接触产品,很难明白变速箱控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发动机通用性更好,能找到更多公开知识。变速箱由于高度与具体产品相关,因此大量知识都掌握在拥有这些产品的企业手中。


好的小宝贝


你好,我是汽车咖啡李哥。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关于车评人评价汽车不说变速箱厂家的问题。我觉得原因有主要有3个:1.目前主流的变速箱厂家基本大家知道了;2.汽车厂家也是全球采购配件,考验的是汽车工程师的整体设计、组合和调教能力;3.车评人是从外观,性能方面综合对车做一个测评,不是重点关注一两个部件的细节。具体在视频里有说到,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964021af38c406c8bd80c12af394571\

汽车咖啡李哥


因为有些车企用的是自研的变速箱,比如大众dsg~有的用的是采购的供应商的变速箱比如爱信~一般如果是自研变速箱没什么太大的性能优势的话,也不会特意拿出来宣传,除非性能特别优异,不过这个很难在数据上体现出来~相反如果用的供应商的变速箱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大家的都一样,还有什么可吹的,当然,国产品牌例外,要是用了供应商的就会吹下这个变速箱多成熟,多稳定~其实技术老旧,比如爱信6at。


玩车眼镜熊


变速箱没啥可说的了,尤其是自动变速器,几乎相关专利技术都在那几个厂手里,现在国产大品牌也有合作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的,但是主要技术目前无法打破技术垄断。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一定会研发出来更好的属于自己的变速箱


车行熊哥


不说变速箱厂家可能是采用的变速箱不是大厂产品,说了会给汽车减分。变速箱除了爱信,采埃孚等大品牌,国产变速箱也是覆盖手动,cvt,at 等各个类型。


樂然生活


全球变速箱箱厂家就那么几家,怎么说


博速大冯


国产厂家最没骨气,都没有大力支持自己国产变速箱的研发,迟早被别人卡脖子…人家华为就支持国产京东方屏幕研发


夜来风雨声耶耶耶


全世界变速器厂家就那几个,主要看汽车厂家调校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