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49号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每天清晨,警察叔叔要来叫醒红绿灯:“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红绿灯努力地工作着,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突然,怎么回事?红绿灯的信号变得乱糟糟的,车辆已经排成一串长龙了,红绿灯是不是忙晕了呀?

二、绘本信息

书名:红绿灯眨眼睛

图:[日]长新太

适读年龄:3-6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爱心树童书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解析:

封皮上圆圆的三个红绿黄信号灯一副圆圆的脸、一对圆圆的眼睛和几乎垂到下巴的大鼻子。他们高高挂在昏暗宁静的城市交通要道上,亮起了自己的标准色,而人们孩子睡梦中。

《红绿灯眨眼睛》帮助孩子从一个新奇有趣的视角认识颜色,并且充分认识、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童年时期的自信心。

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给孩子们传递交通规则,而且这种传递不是简单地说教。

【环衬】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解析:

环衬采用淡雅简约的果绿色,更显平和安详的氛围。果绿色看上去很清新而不落俗套,充满了大自然的感觉。而结合故事的内涵,良好的交通秩序让人们平安祥和。

【扉页】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解析:

非常纯净的湖蓝色顾名思义如湖水一般的蓝色,是美丽而静谧的颜色,湖蓝这种冷色调,平静里面散发着理智,也可以用来让人调节心情,这种颜色可以让人感到放松与舒适。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常备用于交通管理的底色。扉页中的文字和画面均采用这种安详的蓝色就可以理解了。

出行安全是最重要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当我们在孩子们面前一定不要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更要严格遵守交通信号,让我们快快来阅读吧。

【第1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白天,街头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可到了晚上,却安静得有点儿可怕。街边的红绿灯迷迷糊糊的,只有黄灯一会儿亮,一会儿灭,好像在打瞌睡。东边的天空渐渐发白,黎明马上就要来了。

解析:

黎明时分,都市还是静悄悄的,红绿色指示灯还在睡觉中,只有黄色灯迷迷糊糊眨着眼睛,好像是在打着瞌睡。

这是拉近的镜头,灰暗的背景是静谧的夜空,只有信号灯和背后的蓝色斜条纹的支架矗立其中,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

【第2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清晨,第一辆车开了过来,街道睁开了眼睛。嘟嘟嘟,咣当咣当,嘟嘟嘟,咣当咣当,牛奶和报纸被送到了千家万户,人们也赶着去上班了。早上好!辛苦了!

解析:

镜头拉远,露出行驶的送奶车。城市和街道都没有进入画面,凸显清晨时刻的静谧。

从漫漫长夜到东方既白,夜晚的寂静被清晨运送牛奶的车辆发出的“咣当咣当”的声音打破,送奶车在人们的熟睡中,悄悄上路了。透过敞篷汽车的后视图,看到司机的背影和装有的瓶装牛奶,车后面的奶牛不言而喻了。这时,黄灯还在瞌睡,红绿灯还在熟睡中。

大地放亮了,街道睁开了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

早上好!辛苦了!这句话出自谁口,又指向谁呢!是辛苦的红绿灯!是咣当咣当送奶车!还是赶去上班的人们呢!睡醒的红绿灯和运奶车无疑是辛苦的指向了。

运奶车车厢的黄色与交通信号灯的黄色相映成辉,来共同诠释寂静的清晨和早起忙碌的他们。

【第3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执勤警察叫醒了红绿灯:“早上好,红绿灯!快醒醒吧,车越来越多了,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

解析:

每天清晨,警察叔叔要来叫醒红绿灯:“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就像是你家的孩子要起早吃饭上学。

为孩子讲述了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会给大家带来便利。故事中滑稽的人物表情、夸张热闹的场面,定会让孩子们开怀叫醒红绿灯:“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 睡到迷迷糊糊的红绿灯被执勤警察叫醒,今天也要努力工作哦。

身穿蓝色制服的警察,行走在土黄色的背景中。身上的腰带及佩饰和背景色相同,代表着警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信号灯和警察同框很有深意,两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且突出执勤警察的角色力量。警察叔叔面带微笑,大步流星的走上工作岗位,似乎也是刚从睡梦中被叫醒。

故事中的人物采用漫画的技法,大鼻子、小眼睛很惹人喜欢,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

【第4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现在是早上上班的高峰时间,大家都急匆匆地赶路,千万不要迟到啊!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眨着眼睛,发出正确的信号指令:绿.黄.红.绿.黄.红……红灯了,请停下!

解析:

很快,随着早高峰的到来,红绿灯忙碌起来,按照“绿黄红,绿黄红”的顺序,红灯睁开眼睛,发出红色的光芒,发出正确的信号指令,保证车辆有序前进。

也是一个汽车的背影,一辆公交大巴,车内的人们悠闲地看着书报,来感受一天的讯息。

用一辆大巴的近景背影来体现交通的畅通无阻,用悠闲人们的心态来体现对交通秩序的无忧。

一本好书胜过千句叮嘱,让孩子在笑声中懂得交通规则!本书从一个新奇有趣的视角为孩子讲述了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会给大家带来便利。故事中滑稽的人物表情、夸张热闹的场面,一定会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的。

【第5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绿灯了,走吧!不过要小心,右边有车拐过来了,绿灯时也要注意左右看,然后把手高高举起,快速走过去。

解析:

看到绿灯的时候,也不能在路上多做停留。应该举起一只手,并尽快的经人行横道过马路。我们的孩子从小缺乏规则的意识,所到之处皆是他们自由驰骋的空间。实际上,对于交通秩序只要父母告知孩子,一般孩子们还是认真执行的,而绘本告诉他们即使你遵守了交通规则,也要顾及周围车辆的状况才能安全行驶。

白车的司机停在斑马线上,密切注视着小男孩的举动。汽车礼让人是文明的举止,也是国民的整体素质的体现。同时,行人更要迅速通过,留有更大的空间让道路更畅快。

【第6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小轿车、公共汽车、大卡车都匆匆忙忙地在马路上跑着,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车辆和行人都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绿灯——前进,黄灯——减速!啊,危险!看见黄灯就不能再往前走了,要是还往前冲的话,走到路中间就动不了。

解析:

高楼之下,十字路口上,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按秩序有条不紊地经过路口。在斑马线上,来往的人们匆匆而过,而红灯方向人们安静以待。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绿灯,只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红绿灯,语言也比较简练,只能发出“前进—减速—停下”三种讯号的红绿灯。读上几遍,孩子就记住了,很简单的“寓教于乐”。

黄灯的时候,也应该停下来,不然就会被困在马路中间了,那也是很危险的事情!还有,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应该听从交警的指挥。

这本书是大开本,画风简单,用了极简的线条来勾勒,大开大合之下,又设计了很多的细节。 故事中滑稽可爱的人物表情、夸张热闹的场面,会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的。

看到那辆红色邮政车了吗?

【第7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那么多车,那么多人....红绿灯努力地工作着。

绿灯.黄灯.红灯——

前进.减速.停下——

绿灯.黄灯.红灯——

前进.减速.停下——

认真遵守红绿灯的指令,车辆和行人才能快速通过。

解析:

那辆邮政车稳稳当当的出现在画面信号灯的右侧,穿制服的司机微笑而专注的盯着信号灯平稳的前行。

信号灯跳转了方向作为满页出现在汽车的对页,体现出信号灯和汽车的行进中依存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永远横在每一位司机的脑门上。没有信号灯汽车寸步难行,没有汽车也就没有信号灯存在的必要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本书,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红绿灯原来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也要去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交通的通畅。

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让孩子认识红绿灯和红绿灯的作用,最主要是想让孩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拟人化的红绿灯让孩子更形象地知道红绿灯的作用。

【第8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咦,怎么回事?绿.黄.红.绿.黄.绿?红.黄.红?绿.黄.黄?红.黄.绿???

真奇怪!红绿灯怎么不按顺序变了?一会儿亮,一会儿灭的,全都乱了套!难道是因为太忙了,红绿灯转迷糊了吗?啊,危险!

解析:

红绿灯顺序出现了错乱,三个信号灯同时亮了起来,这对运行的车辆来说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倾斜的汽车、急刹车的前倾和紧握方向盘的紧张度都暗示危险就要袭来。

从本页开始三个红绿灯的眼睛都呈现出正反向的画圆圈,是他们都累晕了吗?是他们眼睛都累了吗?

这本书里面那三个红绿灯的表情,绘者把每一页上的红绿灯画成了富有表情的脸,根据故事情节变化着,或者打瞌睡,或者清醒,或者转迷糊……简单几笔却是传神至极。

不论是长夜将明时分,从瞌睡中醒来的迷糊样,还是努力眨眼睛指挥交通的敬业样,或者是之后因为忙晕了而导致的“圈圈眼”,红绿灯格外地充满生气!

从文字发出的惊讶声中,人们很理解红绿灯不分昼夜的值守,但这迷糊的背后是危险的发生。

【第9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要撞到人了!要撞到车了!停下!停下!是红灯哦!停下!呀!变绿灯了,快往前走!不行!不行!动不了啊!堵在路口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几十辆、几百辆、几千辆......越来越多。红绿灯眨错眼睛了,现在谁也动不了。

解析:

红绿灯努力地工作着,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忽然红绿灯眨眼的顺序打乱了,错误的指令让十字路口的车辆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全都堵到了一起。红绿灯是不是忙晕了呀?

从堵车的“大场面”里,给孩子指出不同的车,小轿车,大巴士,集装箱货车,早高峰时分的公交车可以问问孩子:这个人在做什么?他手上拿的是什么?小孩子的观察力也是让人意外的敏锐啊。

还有遇到堵车时各色人等的表现,甚至在心底默默的吐槽:日本人也那么喜欢看热闹啊,你看楼下出现堵车长龙时,周围那些高楼的窗户边上,楼顶天台上,全挤满了往下张望的人啊……

这个俯瞰的画面中,每一个建筑屋顶上都有那么多人,这也是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这样的屋顶外面会有一圈护栏,在这个护栏之内,人们可以自由地活动。

这个俯瞰的画面中,笔直的街道、高耸的建筑成为画面的主宰,而密密麻麻的车辆和蚂蚁一般的人流则显得太渺小了。他们必须依靠交通规则,否则会则酿成相互制约的大事故。

很多家长有些困惑: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究竟自由与规则之间如何去平衡?看看这个屋顶的图片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自由,不是毫无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规则之内相对的自由。如果失去了规则的约束,自由将不复存在。

【第10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十字路口一片混乱,交通警察来了,可还是动不了,又有好几个警察跑过来,白色的摩托警车也来了。

解析:

交通警察赶过来指挥交通无效,来自四方的车辆齐嚓嚓挤在路口时很难疏通的,最后动用了白色警车来疏导了堵塞的车流。

白色是一种安全色,是一种紧急时刻的标志,警车也是在最危急时刻动员的力量。可见交通秩序的瘫痪造成的影响又多大。

白色的摩托警车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处于事件的关键点。黄色的背景是危机发出的信号,而白色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信号灯直愣愣傻呼呼悬在那里,丧失了应有的功能,看着白色警车的到来。

这本书告诉孩子的,不只是“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这些他们早就得知的交通规则。信号灯累晕了也会造成大的事故,而紧急事故应对方案和措施也是有备而来的。

【第11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工人叔叔急忙来修线绿灯。“哎呀呀,怪不得呢,红绿灯是忙晕了。要在天黑之前赶紧修好……” 工人叔叔一边念叨,一边小心修理着。交通警察熟练地打着手势,开始疏导车辆。没有红绿灯的时候,我们要听从警察的指挥。

解析:

工人叔叔也抓紧时间修好了忙晕了的红绿灯。作者从孩子的视角,把红绿灯的故障描述成忙晕了,很人性化、很形象化,给小读者一个非常直观的认知。

那没有红绿灯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听从警察的指挥。这个故事描述了交通规则的重要作用,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交通规则乃至人生的种种规则深植内心。

在笑声中懂得交通规则!一本好书胜过千句叮嘱。

这个故事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只是娓娓道来,要说高潮,也就是红绿灯眨错眼以后引起的交通大堵塞,那也在交警和工人的干预下,高效而平稳的解决了问题,“戏剧冲突”并不激烈。

当然,其中也没有蕴含强烈的情感,像交警和维修师傅对红绿灯的关爱和理解。

整个画面,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信号灯和维修师傅,让读者的关注度没有一丝的干扰,这得益于绘者长新太颇具特色的插图。

【第12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终于修好了,绿 · 黄 · 红 · 绿 · 黄 · 红······红绿灯又能正常工作了。傍晚时分,辛苦了一天的人们下班了。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车辆和行人都遵守着红绿灯的指令,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

解析:

一切终于恢复了正常,红绿灯重又按照正确的顺序眨眼,保证大家下班路上的通畅。

一个正面的背影把川流不息的车流指向远方,把绵绵不断的人流拉向读者,把车内宁静平稳的场面呈现给读者。

绘本采用了一种有趣的拟人手法描述了红绿灯的重要作用,通过红绿灯迷糊以后带来的混乱让小朋友们认识到按照红绿灯指示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红绿灯被拟人化,不是可爱的那种,而是一双眼睛加一个大鼻子。

从一个新奇有趣的视角为孩子讲述了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会给大家带来便利。

【第13画面】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原文:夜晚来临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红绿灯发出的信号更加清晰,绿灯 · 黄灯 ·红灯——前进 · 减速 · 停下。大家都可以放心了。红绿灯,你们也不用担心了。

解析:

又入夜了,红绿灯辛苦了一天以后,又可以放心的休息了。但这次,红灯提供好了警惕,难以入睡。

【美文】

文字部分:

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白天,街头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可到了晚上,却安静得有点儿可怕。

街边的红绿灯迷迷糊糊的,只有黄灯一会儿亮,一会儿灭,好像在打瞌睡。

东边的天空渐渐发白,黎明马上就要来了。

清晨,第一辆车开了过来,街道睁开了眼睛。

嘟嘟嘟,咣当咣当

嘟嘟嘟,咣当咣当

牛奶和报纸被送到了千家万户,人们也赶着去上班了。

早上好!辛苦了!

值勤警察叫醒了红绿灯:“早上好,红绿灯!快醒醒吧,车越来越多了。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

现在是早晨上班的高峰时间,大家都急匆匆地赶路,千万不要迟到啊!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眨着眼睛,发出正确的信号指令。

绿 · 黄 · 红 · 绿 · 黄 · 红 ······

红灯了。请停下!

绿灯了。走吧!

不过要小心,右边有车拐过来了。

绿灯时也要注意左右看,然后把手高高举起,快速走过去。

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小轿车、公共汽车、大卡车都匆匆忙忙地在马路上跑着。

绿灯——前进 ;

黄灯——减速 ;

红灯——停下。

车辆和行人都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绿灯——前进 ;

黄灯——减速!

啊,危险!看见黄灯就不能再往前走了,要是还往前冲的话,走到路中间就动不了了。

那么多车,那么多人······红绿灯努力地工作着。

绿灯 · 黄灯 · 红灯 —— 前进 · 减速 · 停下——

绿灯 · 黄灯 · 红灯 —— 前进 · 减速 · 停下——

认真遵守红绿灯的指令,车辆和行人才能快速通过。

咦,怎么回事?绿 · 黄 · 红 · 绿 · 黄 · 绿?红 · 黄 · 红?绿 · 黄 · 黄?红 · 黄 · 绿???

真奇怪!红绿灯怎么不按顺序变了?一会儿亮,一会儿灭的,全都乱了套!难道是因为太忙了,红绿灯转迷糊了吗?

啊,危险!

要撞到人了!要撞到车了!

停下,停下。是红灯哦。停下。呀,变绿灯了,快往前走。不行不行,动不了啊!

堵在路口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几十辆,几百辆,几千辆······越来越多。

红绿灯眨错眼睛了,现在谁也动不了了。

十字路口一片混乱。交通警察来了,可还是动不了。又有好几个警察跑过来,白色的摩托警车也来了。

工人叔叔急忙来修红绿灯。

“哎呀呀,怪不得呢,红绿灯是忙晕了。要在天黑之前赶紧修好……”

工人叔叔一边念叨,一边小心修理着。

交通警察熟练地打着手势,开始疏导车辆。没有红绿灯的时候,我们要听从警察的指挥。

终于修好了,绿 · 黄 · 红 · 绿 · 黄 · 红······红绿灯又能正常工作了。

傍晚时分,辛苦了一天的人们下班了。

绿灯——前进;

黄灯——减速;

红灯——停下。

车辆和行人都遵守着红绿灯的指令,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

夜晚来临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红绿灯发出的信号更加清晰,绿灯 · 黄灯 ·红灯——前进 · 减速 · 停下。

大家都可以放心了。

红绿灯,你们也不用担心了。

解析:

文字部分采用叙述的结构,拟人化的方式,让红绿灯更加接近孩子的内心,贴近现实生活。句式采用口语化的形式,对红绿灯的用词很俏皮,如:眨错眼睛了、转迷糊了、打瞌睡等,也很生动,让孩子更加能够接受。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信号灯运行的一天,信号灯睡着了、忙晕了以至出了故障,经过维修又投入使用。要说高潮部分也就是路口的大瘫痪情节。

【封&底】


规则之下的自由——《红绿灯眨眼睛》导读

解析:

故事情节很简单,红绿灯一大早有序的指挥交通,后来坏了导致交通混乱,修好后又恢复秩序的一个过程,语言也很平实。

我想红绿灯是在交通方面给大家一个指示,需要大家去遵守规则的一件标识,那交通还有很多规则要遵守,同样也要告诉孩子,那就让他们认识交通标志吧!

四、作者信息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毕业后开始参与福音馆书店的创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日本绘本的创作及出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创作的绘本有《木匠和鬼六》《古代武士》《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变成了山的巨人》《桃花源的故事》;所著论文集有《绘本是什么》《看绘本的眼睛》《阅读绘本》《我的图画书论》《绘本的喜悦》等。

长新太,1927年生于日本东京。这位日本绘本界的奇才一生获奖无数,与安野光雅及五味太郎并称为日本当代国际级绘本作家。代表作品有《圆白菜小弟》(获绘本日本大奖)《多嘴的荷包蛋》(获文艺春秋漫画奖)《大象的蛋的荷包蛋》(获小学馆绘画奖)等。长新太的作品画风多变、无拘无束、妙趣横生,他的绘本中有看似无厘头的嬉闹,却能够抵达童心真趣的内核,俘获了一代代孩子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