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星星的孩子”眨眼睛,笑容就像一道彩虹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果遇到周围的一些小朋友有些怪异的行为,请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今天的分享内容是“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星星的孩子”眨眼睛,笑容就像一道彩虹

事实上,一岁以下的婴儿也能够看出“孤独症”的迹象。

小思出生后特别可爱,却不爱看妈妈,只对一些可以旋转的玩具感兴趣。妈妈呼喊时没有反应,离开时毫不在意,回来时也不伸手要求拥抱。

进入小学后,老师也发现他总是独来独往的,对学校的规矩、要求置若罔闻。老师上课时,小思常常独自一人做自己的动作,如转圆圈、敲打桌椅等,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能互动。

而且小思不能和同学正常交流,总是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让同学们一头雾水。小思不懂得什么时候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且常无故地打自己,让老师和同学很害怕。但是,小思的记忆力却惊人的好,可以背诵出过往汽车的车牌号,过目不忘。

那么,孤独症儿童有什么表现呢?如何识别孤独症儿童的迹象?“孤独症”与“自闭症”有什么差别?

一般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之前,也就是说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会觉得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主要的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到了学龄期,这些方面都会有一些变化。

(1)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比如不能很好地模仿别人、与别人分享注意焦点、理解别人的感情、投入到假设的游戏中等。小时候叫他不理、不看人的现象,到小学阶段大部份会明显改善,而且大都会分辨亲疏,比较不会随便乱跑,暂时离开也会回来。

(2)此外,孤独症孩子还不容易察觉周围人情感的变化;和老师同学交流时,缺少眼神的交流,而且会莫名地将自己感兴趣的却与谈话内容无关的想法说出来;对别人的痛苦和快乐不知如何适时适当地反应;不理解游戏规则,所以无法和同学玩在一起。总之,在社交方面,虽然孤独症患儿在小学阶段进步很多,但仍然有显著的障碍存在。

(3)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功能一般较正常儿童发育晚。约40%~50%的孤独症儿童终身不会讲话,仅通过肢体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孤独症的孩子不会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情景使用适当的言语。他们也不会使用非言语协助交流,没有社交性的微笑、对视等。当他们想要某种东西时可能会通过尖叫、哭闹来表达。

(4)进入小学阶段,大概一半的孩子能有口语,包括仿说、简单的对话、描述、要求问问题、回答问题等程度不一的能力。另一半则仍无口语。在小学这个阶段,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理解及使用符号、辨认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至于口语表达方面,多能发展出比较简单、实用的口语或非口语表达,至于较复杂的对话,只有较少数高功能的孩子才能做到。

(5)刻板重复行为:孤独症儿童常常要求环境一成不变,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比如上学只能走一条路线,如果改路就会很恼怒。他们缺乏对外界的探索,对陌生环境感到不安。

另外,随着年龄渐增,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的能力都越来越进步。但进步也常带给父母一些另一类问题。孩子的自尊越来越高,自主性越来越强,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但不能明白自己的要求恰当与否。如,看病时却要求家长出去陪他玩儿,家长不答应他,就大发脾气、哭闹。

总之,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学龄期患儿虽在各方面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学龄儿童的学校适应和家庭生活。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孤独症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