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小瞧年終總結!做好了,能升職加薪

臨近年底,有一件事情是幾乎每個職場人都要做的,那就是年終總結。

年終總結是一件典型的看著簡單做起來難的事情,因為如果你把這事看的簡單,那也不過是一次工作彙報而已,寫個報告做個PPT而已,但如果你想把這事做好,那其中也大有乾坤,要想把工作總結做好,首先就要理解,工作總結的本質是什麼。

一、工作總結的本質是信息的逐層傳遞

很多人會覺得做工作總結是公司要求的,但你有沒有想過為啥公司會有這種要求?

其實,工作總結的本質是在把整塊的信息逐級的向上傳遞,這個怎麼理解呢.

所有公司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形,塔尖是公司的領導者也就是股東級別,塔底是執行層,可以理解為做事的,在這種金字塔結構中,信息的傳達是由下而上逐級傳遞的而且不能越級傳遞。

這就好比馬化騰要了解微信數據,他就不能直接找到做數據監控的人,他得問張曉龍,然後張曉龍再把具體的數據情況彙報給馬化騰,這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為了確保公司內部信息的正常流傳。

公司的所有信息都在這個金字塔結構內流轉,剛剛提到了,金字塔的塔不是股東,也就是公司的決策者,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年末和年初都是非常重要的節點,因為要確定明年的發展規劃,而做規劃的前提一定是基於對當前的情況有充分的瞭解。

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是逐層向上的,而公司的決策者又要了解公司整體的發展情況,所以,對於一些跟決策者隔著好幾個層級的員工,他們的信息就沒法掌握,這時候,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舉個例子:

一家以企業服務為根基的公司的銷售部組織架構是這樣的。

千萬不要小瞧年終總結!做好了,能升職加薪

在這個組織架構中,銷售總監要了解整體的業績,他就必須彙總所有銷售的數據,但是因為他跟基層銷售中間還隔著一個層級,所以他要掌握的所有消息都必須由銷售經理進行彙報和總結,這樣就實現了信息的有效流轉。

所以,有時候不是你的領導對你的工作總結要求嚴格,而是一旦你的工作總結做不到位,你領導的工作總結就你沒法做,你要給你的領導彙報,你的領導還要再向上彙報。

這種信息的傳遞逐層向上,最終就會彙總到公司的決策層股東哪裡,然後股東就會對公司過去一年的情況和明年的目標有著比較清晰的瞭解,而股東拿到的這份報告中,對於數據的貢獻就來自諸多一線員工的貢獻。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公司會對工作總結要求的非常嚴格的原因,如果中間的過程都不嚴格數據不夠嚴謹,信息經過層層傳遞後就會失真,這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和下一步的決策。


這就是工作總結的本質-驅動信息在企業內部的正常傳遞,那如何把工作總結做的更精彩呢?

二、注意內容的邏輯性

前面說的工作總結的形式是文字彙報的形式,這種形式也是大多數公司會要求的,畢竟這種方式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內容的調整也比較方便,所以比較具有普及型。

但是,有些公司會要並且求工作總結要在年會上講出來,這個就非常有意思了,因為一旦是對著一群人講,那這個可操作空間就非常大,這也可以被當做是一次赤裸裸的自我展示的過程,也是難得的自我營銷的過程,我見過表現的好的,沒過多久就升職了。

千萬不要小瞧年終總結!做好了,能升職加薪

要高水平的完成這類工作工作總結,最重要的就是內容,而內容又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你要講出來的內容,另一個就是用PPT展示出來的內容。

先說你要講的內容。

在這類內容上,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會陷入一個誤區:流水賬式的內容堆積,以數量去博質量。

很多人為了體現自己工作內容多,會把自己做的工作內容進行簡單的羅列,錯把數量當質量是特別低級的行為,因為流水賬式的內容很難讓對方抓不住重點,結果就是你說了很多,聽眾還是沒記住你做了那幾件重要的事。

那怎麼做呢?

很簡單,在內容上就堅持一個原則:先說重要的,再說次要的。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講話的時候沒邏輯,但你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嗎?對邏輯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把邏輯當成某種形式的順序,講話沒邏輯,其實就是沒有找到可以遵守的順序。

比如在工作總結這件事上,為了讓你的內容更有邏輯性,你就可以找一種順序,重要程度就可以作為你的主旋律。

在總結回顧你這一年的工作時,你就可以按照這種維度給你做的事排個序,然後在總結匯報時先說重要的,再說重要的,具體可以這樣說:

“接下來我會把過去的一年裡做的幾個重要的項目來做一個總結”

或者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接下來,你就可以分別對這三件事分別做一個介紹,當然,前提一定是這三件事都是拿得出手,不是說你就真的只是做了這三件事,只是你挑最重要的依次展開說。

這就是把你的工作內容按照重要程度進行一一的彙報。

除了按照重要性的順序,你還可以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表述你的工作內容。

比如,你可以按照季度為單位,分別總結你在過去的四個季度分別做了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目標,得到了哪些收穫。

無論是按照重要性的順序還是按照時間的順序,本質上都是一種順序,有順序就會顯得有邏輯,流水賬式的彙報工作沒有任何順序,囉囉嗦嗦的說了一堆,不知所云不知所以雲。

這就是工作總結在內容方面應該注意到的地方,除此之外,工作總結還可以有很多加分項。


千萬不要小瞧年終總結!做好了,能升職加薪

三、PPT的好可以彌補你講的差

現場彙報類的工作總結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加分項,就是PPT的美觀程度,因為PPT在視覺上有著極強的衝擊力。

還記得有一年新東方年會的吐槽節目嗎,認真做事的幹不過做PPT的,很多人都低估了PPT的作用,認為PPT只是一個輔助展示工具,這是大錯特錯的。

嚴格來講,對於現場彙報,PPT是對內容的最重要補充,說的再直白點,如果你PPT做的好,哪怕你講的差點,中間的坑PPT也能幫你填平,因為PPT是除了你的聲音外第二吸引觀眾的點。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PPT的重要性:

工作做的好,只有你領導知道,PPT做的好,全公司都知道了。

所以,要多用心在PPT上,我認識的很多公司中層,每週的工作彙報PPT都要找專業工作室做,要知道做PPT都是按頁算錢的。。。

如果你沒有脫口秀級別的口才,一定要好好準備PPT,憑空講話那是大boss乾的事,因為反正無論他們說啥都能收穫掌聲。

這是工作總結第一個加分的地方,精細化的做一個PPT。

第二個加分的地方就是一定要有數據的展示。

四、數據具有獨特的魅力

在你的工作彙報中,無論有多少數據,什麼數據,一定要想辦法體現出來。

因為在所有表達的體裁裡,文字是有獨特的魅力的,屬於自帶力量的表達方式。

體現數據不僅能夠展現出你對目標的掌控感,更能體現出你的工作價值,那怕有些數據包含水分,但這些至少是觀眾的地方。

這是第二個加分的地方,工作總結要包含數據的體現。

千萬不要小瞧年終總結!做好了,能升職加薪

五、目標是你彙報的核心主題

第三個加分的地方就是要有目標,其實這是很多人不願意提起的地方,畢竟定下目標就相當於主動背上包袱,但是,對於絕大部分領導來說,目標絕對是他們最愛看最關注的地方了,因為目標不僅能體現出你的工作態度,更能看出你的野心,哪怕有時候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的目標到底能不能完成。。。

曾經有個同事就是工作總結的高手,一次工作總結收穫了領導的信任,年後回來沒多久就升職了,他靠的就是定目標,具體怎麼做的,來看看如果你是領導,你更喜歡下面哪種目標。

目標1:我明年目標銷售額500萬,我相信,通過努力,90%的機會完成這個目標。

目標2:我明年的目標銷售額是1個億,我不知道能完成多少,但我一定會努力去做。

如果你是領導,你更喜歡哪種目標?

換做我是領導,我一定更喜歡第二個目標,因為第一個目標雖然完成可能性很高,但最多也有100萬,第二個雖然沒說能完成多少,但哪怕完成10%,也有1000萬。

也有朋友會說,如果完不成咋辦,當然,這只是我看過的最牛的一個案例,實時證明,後來吹噓要做1個億的朋友的確沒有完成目標,但他做到了4000多萬的業績,老闆表面說他沒完成業績,實際心裡笑開了花。

這是工作總結的第三個加分的地方:學會制定目標。

六、格局

工作總結加分的第四個地方就是要有格局。

前面也提到過,公開性質的工作總結是一個特別好的自我營銷機會,絕不要只是簡單的把工作唸叨一邊,要把自己包裝出去,讓你的領導甚至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你是有格局的。

比如,以做自媒體為例,來看看60分到90分的說法分別是什麼。

60分的說法:

明年,我的工作內容還是要把公眾號做好,實現粉絲的有效增長。

70分的說法:

明年,我會對競品進行深度的分析,研究他們的套路,找到更快更好的漲粉方法。

80分的說法:

明年,我將搭建新媒體矩陣,對內容進行分發,關於公司品牌型的內容做到全網覆蓋,實現公司在自媒體端的海量曝光。

90分的說法:

明年是5G元年,新的技術必然驅動新的內容,相信明年的自媒體形式一定是偏重視頻類,我會緊跟風口,結合當下形式策劃更優質的內容。

這幾種說法,本質上上工作內容沒太多變化還是做新媒體,內行人一看就懂,但經過簡單包裝就會顯得有格局,因為加上了大形勢大趨勢。

所以在工作總結時,一定要做到有格局,讓聽眾知道你能cover住的內容有很多,要讓他們知道你不簡單。

這是工作總結第四個加分的地方,要有格局。

最後一個加分的地方就是不想提但又不得不提的操作——拍馬屁。

七、好的工作總結,拍的一手好馬屁

工作總結其實是一個拍馬屁天時地利的機會,做總結,一定不要自顧自的說話,因為你所有的成績離不開公司的支持,你所有的努力都要建立在你領導支持你的基礎上。

所以,即使你前邊說的很精彩,後邊也一定要diss到你的領導。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

雖然這一年完成了很多工作(順便吹個牛),然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領導的支持(開始拍),明年的工作任務還很重,希望能夠得到公司的多多支持,在xx的帶領下,我非常有信心完成工作(有點違心)。

很顯然,這是赤裸裸的拍馬屁,公開場合拍馬屁,通常都會遭遇你同事的白眼。

但你還是要拍,因為決定你能否升職加薪的不是你的同事,而是你的領導。

況且嫉妒你拍馬屁的本質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會拍。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就不要裝清高了,成年人的世界裡,錢比面子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