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猛人——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说起大宋第一猛人,辛弃疾当之无愧。辛弃疾允文允武,不仅人长得帅(照片为证)、人缘好(和大儒朱熹是好基友)、功夫好(带50个人就敢闯五万人的金军大营,居然还活捉了叛徒)、诗词写的好(被誉为词中之龙)、动手能力强(曾被弹劾弑杀),还极有政治军事才能(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等政论文章),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狠角色。

简言之,辛弃疾同学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大宋第一猛人——辛弃疾

辛弃疾人物画

一、出道——气吞万里如虎

大概叫“去病”、“弃疾”之类的人都是被命运选中的猛人吧,辛弃疾上一个近义词朋友霍去病就曾经大杀四方,打的匈奴满地找牙,直接打出了一个成语“封狼居胥”。辛弃疾同学也毫不逊色,他出生在山东济南,这在当时是金国的地盘,辛同学算是出生在“沦陷区”,属于大宋的“遗民”。辛同学的祖父还做了金国的县令。辛弃疾一家都是“身在金营心在宋”的典范,祖父辛赞常常带着小辛同学“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大概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种子就在那个时候在他的心中慢慢萌芽。

二十一岁时,当大家大学还没毕业,辛同学就找到了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工作——造反!他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反抗金国统治,并担任掌书记(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第二年,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向北撤退,辛弃疾奉命南下与祖国(南宋)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老领导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血气方刚的小辛同学当场大怒,连夜带着50多人便闯进了5万人的金军大营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将叛徒擒拿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即众中缚之以归)。

这一波操作,如果不是记载在史书中,说出来可能都没人敢信。辛弃疾一生都致力于北上抗金,恢复中原,说来讽刺,这是辛弃疾一生中最豪迈的一次前线作战,却也是最后一次直接上前线作战。

大宋第一猛人——辛弃疾

辛弃疾人物画

二、成长——把栏杆拍遍

成长期的辛同学在当时的南宋朝做起了官,开始时是江阴佥判,相当于江阴市政府秘书长(副厅级),顺便说一下,当时他二十三岁。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你刚毕业,别人就当上副市长了,还不拼爹。辛弃疾同学不仅动手能力强(很能打),还很有政治军事理论才能,他先后写了《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宋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老板(宋孝宗)对辛弃疾也很欣赏,但是没有采用。后来他先后当了司农主簿、滁州知府、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仓部郎、江西提点刑狱、秘阁修撰、京西转运判官、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建康府通判、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辗转半生,辛弃疾一直都在基层一线担任地方行政和军事领导。他在滁州减轻赋税,召回难民(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在湖北组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在湖南镇压农民起义时还不忘上书皇帝,为百姓说话,告诫皇帝要仁爱百姓(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每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辛弃疾同学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二、寂灭——可怜白发生

高宗、孝宗两朝,皇帝都非常欣赏他,大儒朱熹和他是好友,宰相叶衡是他的铁杆粉丝(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但辛弃疾直到死的时候,都是带着自己“北伐中原”遗憾离开的,传言他临死前,还曾含泪高呼:“杀贼!杀贼!”终其一生,辛弃疾都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在宋朝的历史车轮中,没有迸发出更多的光芒,没有实现自己的胸中抱负,没有和自己达成和解。每次在史书中看到这段记载时,我都不禁陷入沉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辛弃疾的人生,可能就是撞上了时代的那一粒灰吧。当时的宋朝,北伐从来都不是首选,偏安一方才是皇帝心中的上上签,所以尽管他已经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尽管皇帝们欣赏他,宰相器重他,大儒捧他,但却没有人用他北伐。他是当时时代潮流的逆行者,最终只留下一腔遗憾而去。

历史不能假设,我们没法断言身披戎装的辛弃疾将军是否能够真的克定中原,历史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词人,和他“词中之龙”的赞誉,也许这不是他最爱的称呼,但隔了一千多年,我们只能透过这些诗词去注视这个人,去回味他留在历史中的那截人生。

顺便提下,辛弃疾现存六百多首词,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最后,一起欣赏三首他的词吧。

1.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2.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