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义士——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历城人。字幼安,晚号稼轩,绍兴十年(1140)生,开禧三年(1207)卒。自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至乾道长年(1171),屡任官职,从事抗金活动。

抗金义士——辛弃疾

辛弃疾画像

乾道八年,出知滁州,该地屡经兵燹、灾荒,社会萧条,弃疾请免民户所欠税课,尽力田亩,又减轻行商坐贾税额,兴修邸舍,招徕商贩。不久,滁州“人情乐生兴事,荒陋之习一洗而空”。后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以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旋以大理少卿召,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抗金义士——辛弃疾

在湖南安抚史任上,辛弃疾组织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并上书孝宗皇帝,请求让他在湖南创建一支新的有战斗力的地方部队。获准后他选择五代楚国国王马殷在长沙所建营垒旧地,建造新的营房,并限令部下一个月内完成。招兵买马。一时间各方人物云集长沙。几十天工夫,立起了营帐,竖起了“飞虎军”的旗帜。 在创建飞虎军的过程中,曾受到朝廷投降派的阻挠。他们说辛弃疾借造飞虎营聚敛财物,于是让孝宗皇帝下了一道金牌,以避免浪费为由让他解散军队。

抗金义士——辛弃疾

岳飞曾率部在河南郾城大破金兵,直追金兵到汴京附近的朱仙镇,几乎可以痛饮黄龙酒,凯旋在即,高宗皇帝的十二道金牌让忠心耿耿的岳飞回朝,结果风波亭父子归天。而辛弃疾对皇帝的金牌视若罔闻,他拒不执行,把金牌藏起来。然后下令给老百姓:限你们三天之内,把自己屋顶和水沟上的瓦揭下送到我这里来。三天以后,飞虎营建成,先斩后奏,他给孝宗皇帝上奏折说,你的金牌我收到了,飞虎营也已经盖好了,并将经费来源、开支情况一一写明,并无浪费,皇帝看了这个奏折只得默认,反对派也无可奈何。

抗金义士——辛弃疾

辛弃疾剧照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二十一岁时就组织抗金义军,独闯金营生擒叛徒张国安,惊人的勇敢和果断让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一心为南宋的统一,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晚年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抗金义士——辛弃疾

今长沙营盘街为辛弃疾组建飞虎队遗址。

号角嘹亮,马蹄声脆。在三湘大地上练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地方军——飞虎军。飞虎军南征北战三四十年,成为南宋中后期维护江南局势的军事支柱。金人称这支军队为虎儿军,闻风丧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