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有人说:“道理大多人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民国作家张恨水,一生写尽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却理不断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他与原配妻子的婚姻乃是父母包办。由于不满妻子的容貌,新婚之后,他便扔下妻子离开家乡。后来,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妻子满心欢喜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却发现丈夫早已娶了新的妻子。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一、婚后丈夫在北京买房

张恨水和原配妻子徐文淑的婚姻,乃是父母包办。

受过先进教育,渴望自由恋爱的张恨水,对家人的安排十分反感。然而,为了尽孝,他还是无奈接受了这桩婚姻。

新婚之夜,看着长相不佳,身材矮胖的妻子,张恨水很是愤怒,一气之下离开了房间。

徐文淑原名徐大毛,婆家觉得过于土气,便为其改名徐文淑。婚后不久,张恨水便抛下新婚的妻子,迫不及待离开了家乡,外出求学。

面对丈夫的冷落,徐文淑毫无怨言,她恪守本分,尽力做一个让众人满意的贤妻。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她是典型的旧式女子,怀着以夫为天的信仰,半分不敢懈怠。

离家后,张恨水凭借着出众的写作能力,获得了丰厚的稿费。他用自己积累的财富在北京买了大房子,一家人都搬到了新房里。

徐文淑心里十分高兴,觉得和丈夫朝夕相处,定能改善两人的关系。

这个土里土气,目不识丁却善良纯朴的女子,此时还怀着最质朴的幻想。

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贤惠能干,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总能够让丈夫接受自己。因此,丈夫离开后,徐文淑独自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孝顺公婆,扶养小姑子和小叔子,事事妥帖周到。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她以为自己得到了家人和邻居的称赞,便会让丈夫另眼相待。

可当徐文淑满怀期待和憧憬,从老家赶到了北京,才发现,一切只是自己自作多情的想象。

二、入住新房却遇情敌

世间最深的失望,莫过于空欢喜一场。

徐文淑满心期待搬进新家,却发现家里早已住着情敌。

张恨水的第二个妻子名为胡秋霞,两人早已有了一个女儿。

这些事徐文淑先前并不知晓,命运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她一直不明白,丈夫为何不喜欢自己,也不知道,丈夫看上的,是清纯动人的妹妹。

在媒人和父母的欺瞒下,她成为了悲剧婚姻的受害者。

张恨水可以逃离婚姻的牢笼,再娶心爱的女人。而徐文淑只能守着无望的婚姻,行尸走肉地过完一生。

面对丈夫不予通知的再娶,徐文淑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相反地,她主动亲近胡秋霞,像从前一般将家庭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徐文淑能够做到如此,与其说是善良纯朴,不如说是心死的悲哀。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她和当时大多数女子一样,悲剧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命运,最重要的是她们并不知晓自己的悲剧。

在北京的日子里,她待胡秋霞如同姐妹一般。胡秋霞早产,生下的儿子没有哭,是徐文淑用体温温暖他,直到孩子哭了出来。

张晓水常说:“我的命是大妈救的。”

三、孤独的晚年

徐文淑一直生活了十年,期间她曾有过一个儿子,却不幸夭折了。

失去孩子后,她一直帮忙照顾胡秋霞的孩子。

所幸,徐文淑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亲情和友情。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胡秋霞感动于徐文淑的善良,便将自己的儿子张晓水交给他扶养。

跟孩子相处的快乐的时光,让她忘却了不幸婚姻带来的孤独和荒凉。

后来爆发战争,徐文淑不得已离开了北平,幸福也戛然而止。

事实上,张恨水一直将她的付出看在眼里,可是爱情这件事,本就不能强求。他给不了徐文淑感情,但是在钱财上,从来没有亏待于她。即使后来出现经济危机,他也一直坚持给她寄生活费。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晚年的徐文淑,靠着丈夫每月寄的生活费,生活十分富裕,还买了许多的土地。

不料后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她遭受了许多不公平对待,便只身一人出逃避难。

在异乡的她每天吃斋念佛,偶尔给张晓水写写信。

张恨水在北京买房,原配妻子从老家赶来,搬入新家发现情敌已入住

最后,徐文淑倒在了寄信的路上,送到医院时已经无力回天。得知消息的张恨水,此时正要陪新婚妻子动手术,无法抽身。只有张晓水一个人赶回去送她最后一程。

多年后,张晓水为徐文淑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张母徐老孺人文叔之墓”,后人名字的地方刻着“张晓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