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民国才子张恨水一生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懂自己的妻子,却不能如愿。

他的第一段婚姻被封建枷锁束缚,父母安排的妻子目不识丁,性情木讷,更谈不上知心,于是有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妻子。

纵观张恨水的三段婚姻,他既不在意妻子的颜值,也不管品德,唯一只希望妻子能够懂他。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一、包办婚姻的原配妻子

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张恨水也难逃父母的包办婚姻。

十八岁的时候,他刚求学回家,便被父母告知订婚的事。

张恨水正值青春懵懂的年纪,心中对爱情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加之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自然很难接受父母安排的婚事。

然而他经济尚未独立,又不能违抗父母的意愿,只能答应婚事。

婚前,张恨水还怀有一丝丝的期待,只要妻子懂自己,和自己有共同语言,也就足够了。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这一仅存的期待,在新婚之夜被打破了。

盖头下的女子身材矮胖,相貌平凡,还裹着张恨水难以接受的小脚。他心里十分惊诧,也明白这样的女子和自己不可能有共同语言。

事实也果然如此,经过后面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张恨水得知妻子完全没有读过书。

本来是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对于张恨水而言,却充满了煎熬。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他无法接受自己一生的伴侣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乡野村姑。民国许多文人的婚姻都是如此,大多人都选择了再娶,也有很少部分一直坚守婚姻。张恨水笔下写尽缠绵悱恻的爱情,他注定不会是那很少的一部分人。

为了逃避婚姻,他很快离开了家乡,将家庭的重担扔给了妻子。

二、擅自做主的再娶

张恨水的原配妻子徐文淑,虽然目不识丁,却十分贤惠能干,深得邻里赞赏。

她或许也曾经满怀希望,想用自己任劳任怨的付出和贤惠打动丈夫,获得丈夫的感情。毕竟,胡适的妻子便是如此,虽然才貌不佳,却凭借着贤惠能干牢牢抓住了胡适的心。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然而张恨水似乎并不看重女子的品德,他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要求:懂他。

在北京的日子里,张恨水擅自做主,为自己娶了二房。

第二个妻子名为胡秋霞,从小被人拐卖,好不容易逃出来,由于容貌姣好,便在习艺所卖艺为生。

偶然的机会下,两人得以结识。

当时的张恨水对未来和前途深感迷茫,和身世悲惨的胡秋霞在一起,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两人在一起有着许多的话题可聊,张恨水一度以为,胡秋霞是最懂自己的女子。

于是,他没有通知家人和妻子,便和胡秋霞结婚了。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后来,他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原配徐文淑满怀喜悦地从老家赶来,却一眼看到了丈夫另娶的妻子,以及两人的女儿。此刻的徐文淑才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和悲哀,自己付出再多,终究是得不到认可的。

她绝望了,也放下了。

往后的岁月里,徐文淑和往常一样,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和胡秋霞也如同姐妹一般相处。

原以为丈夫寻到了满意的妻子,便可以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却不料,张恨水又娶了第三个妻子。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三、最后的伴侣

或许后来的张恨水,突然意识到,胡秋霞也并不是真正懂自己的人。

事实上,文人伴侣之间的懂得,总是以相当的才华和学识为基础的。

他的第三个妻子名为周南,比起徐文淑和胡秋霞,她读过一些书,也了解一些西方先进的思想。

正是因此,她和张恨水有许多的共同话题,也能够谈到一块去。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所以,张恨水理所当然觉得,周南是懂自己的女子。

事实上,如果他遇到的是另外一个读书颇多,话题上和自己有共鸣的女子,也是同样的结局。

抗战爆发后,张恨水将家人送回了老家,只留下周南陪在自己身边。

曾经受尽宠爱的胡秋霞,得知丈夫再娶后,大闹一场,夫妻的感情就此破裂,自己也陷入抑郁的生活中。

张恨水一生三个妻子,择偶不看颜值、不管品德,只要求懂他

而根据子女的回忆,和周南结婚后,张恨水又爱过一个女子,只不过后来不了了之。

在张恨水看来,自己不过是在追求爱情,不过是想寻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只不过人海茫茫,寻一真正的知心人谈何容易,人心善变,谁又能懂谁一辈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