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现代社会中,当你一听到“毁灭世界”这个词,你多半联系到核武器,当你一听到“拯救世界”,那么其意自明。

是的,苏联人瓦西里·阿尔希波夫就是那个阻止核武器毁灭世界的人。

等等,怎么回事?难道核按钮不是在最高端的领导人手中吗?这个人算哪根葱哪瓣蒜?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介绍他的事迹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核武器的作用。

自从美国人送给日本人双重原爆大礼包之后,世界清静了一阵子,第三次世界大战总是要假装打,但总是打不起来,这要归功于核武器,准确点说,就是“核威慑”。

核武器的恐怖威力通过日本人的反应,大家都知道了,但大家对核反击的了解还不够,A国向B国发射一通核武器,B国灭了,这样的“核恐怖”看起来并不恐怖。

核恐怖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A、B两国都是核武器拥有国的前提下,假如B国战略纵深够宽,它总有核武器部署在隐蔽的、移动的地点,可能是在奔驰的卡车上,可能是在飞机上,可能是在大洋深处的舰艇上,也就是说,人家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扛得住一拨核打击。扛住之后,A国的梦魇就开始了,核反击的烈度往往比核打击更宽更猛,谁要你发动先?再之后的结果,灭国的不仅是A、B国,他们的盟友和假想敌都会被狠狠的招呼,我们A、B都这样了,管你们特么CDEFG,爱谁谁,谁也别想落个好儿,要死一起死!

大家的核武库足够把地球表面深耕几十回,最后只能必须一定是一起玩儿完。

人类唯一一次差点进入核战争点球决胜负时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古巴导弹危机时,围绕着设立在小小的古巴的导弹发射架,美苏差点擦枪走火,后来,素来懦弱的肯尼迪雄起了一回,素来强硬的赫鲁晓夫认怂了一回,总算没有连累整个地球。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在1962年秋天的古巴导弹危机中,面对美国人对古巴的全方位封锁,苏联派出了四艘潜艇前往古巴附近海域试探突破封锁线,故事的主人公瓦西里·阿尔希波夫就是其中一艘潜艇(旗舰)的副艇长,同时他也兼任舰队的参谋长,这四艘潜艇虽然是常规动力潜艇,但是它们都配备有核鱼雷。

美国舰队奉命把它们赶走,很快就发现并赶走了其中三艘,唯有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所在的B-59潜艇顽固的在水里不露头,美国人发现它的踪迹之后,多次使用训练水雷和声波骚扰性轰炸B-59潜艇,试图迫使其露头并退出该海域。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一个训练水雷在B-59潜艇正上方炸响,潜艇以为自己中弹了,里面的人们以为真正的战斗打响了,潜艇艇长和政委双双赞成发射核鱼雷击毁美军舰船,核战争一触即发!

按照平日的作战程序,潜艇的艇长和政委两个人达成一致,就可以下令攻击,但身为副艇长和舰队参谋长的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恰好也拥有与他们平级的权力,这是因为B-59潜艇是舰队的旗舰。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坚决反对,经过激烈争执,再加上也发现潜艇本身没有严重受创,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最终说服了他俩,收回了作战指令。

然后潜艇上浮出水面,美国人停止骚扰,B-59潜艇退出该海域,按照上级命令返航。

核危机解除。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位苏联潜艇的副艇长,把人类从核战争的迷雾中拉了回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这样做了。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没错,第二次!

就在这次事件一年之前的1961年7月,他还是另外一艘苏联潜艇K-19艇的艇长,它是一艘核动力潜艇,当游弋在北约部署在格陵兰岛的军事基地周边海域时,出了大事,核反应堆泄露了。冷却系统失效,温度不断升高,存有融毁可能性,一旦融毁,潜艇携带的三枚核导弹也将引爆,潜艇本身会与近在咫尺的北约基地一同毁灭。

美国和北约一看军事基地被苏联人“核攻击”,启动核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幸亏在艇长扎特耶夫和副艇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的指挥下,派出8位敢死队员进入反应堆舱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工作。后来付出了血的代价,8人全部在一月内死亡,另有15人在两年内死亡。无论如何,反应堆的温度终于降了下来。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一个两次拯救全世界于灾难中的苏联军官!


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能达成防止核扩散的共识,那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具体掌握核武器发射的这个人到底是阿尔希波夫这样的人,抑或是B-59潜艇艇长那样临阵慌乱的人。既然不敢保证这一点,那么还是应该让这种恐怖掌握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一句话,刀在龙哥手里时还是耍酷的可控的,到了明哥手里往往可就是要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