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投拓——四種核心拿地邏輯排排看

我們知道,開發商拿地是為了賺錢。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更多的時候我們發現,從開發商拿地的價格來看,和賺錢好像關係並不大。

然後我們不得不發出靈魂的吶喊:為啥啊,這麼拿地圖啥


本文就是羅列四種拿地邏輯和目的。

開門見山講清楚:利潤型、規模型、融資型、品牌型


一、利潤型

這是最普遍的,就算現在講規模、講現金流為王,為了利潤而拿地,還是房地產界最基本的邏輯。起碼大部分開發商(特別是中小開發商)還在以利潤為導向去拿地,不賺錢的項目就不拿。

有些類型的項目,比如需要調規變性的、需要舊改的,就只能界定成利潤型,畢竟時間長、風險大,一定要匹配出和較高風險相對應的較高利潤才行。

有些核心區位的項目或者業態有附加值的如別墅,售價上可以上不封頂,有極高的預期,那吊著高價慢慢賣做利潤,也不錯。


二、規模型

為了規模而拿地,目前也是很多頭部企業或者快速成長型企業的重要考慮,規模型項目,重要的就是一點:跑量。跑量是第一位的,利潤都是其次,只要為了滿足跑量要求,利潤的要求甚至利潤的實現都是其次的。

為了規模拿地,就一定意味著:①房地產市場容量足夠,拿的地不能荒無人煙,否則跑量是空話,②價格不能高,平於甚至低於市場價,否則也不一定跑得起來,③心態要好,後續做開發的時候,就算不賺錢,也要賣,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拿做規模的地。


階段性小結:規模型、利潤型,兩種拿地邏輯,其實已經涵蓋了90%以上的拿地邏輯,以前頭部企業很大的項目庫,其實也是分規模和利潤,規模型的地塊跑量維持現金流和行業排名,利潤型的地塊做報表利潤、增厚積累,規模拿地和利潤拿地聯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做法。


三、融資型

除了常規的規模和利潤的邏輯之外,也需要創新一些拿地的理念。

融資型地塊,顧名思義就是拿來做融資的,核心是股東層面的收入支出情況,比如我股東投入5億元,但是融資抽回來10億元,其實先不論項目是否有盈利,起碼在現時點,股東層面就賺了5億元,就算後面要還,5億元還可以用一段時間呢,比如用於其他項目的資本金用來擴張規模再合適不過。

融資型地塊,一般會在收購的項目中多一點,一般都是原股東融資潛力沒有用足,新股東接上之後直接用自己更高的資信挖掘潛力。

亦或是北上深一線的房產和土地,因為這些城市屬於資本高度集中,所以房產和土地的融資能力非常強,往往用不了多少自有資金,所以導致雖然項目不一定賺錢,但是開發商們的壓力對比三四線也不算大。


四、品牌型

有些項目可能會銷售週期很長、也很可能會明虧,但是因為做的好,受人推崇,被媒體反覆曝光,認可度非常高,導致雖然項目本身經營狀況不怎麼樣(也可能會很好),但是品牌知名度一下子就上去了,等於是省了廣告費,為旗下其他的項目做了協同宣傳

品牌型的項目其實有很多,比如泰禾北京的第一個院子、協信的多利農莊、綠城的桃李春風、世茂的深坑酒店、萬科的良渚文化村、綠地的各個超高層。這些項目運營好壞不一,不少其實自身也做的不錯,但就算有大量投入或者資金沉澱,其實對於品牌而言,整體上並不能算虧。

再拎一個最著名的品牌項目:湯臣一品,相信到現在還是14億人心中高端物業的第一梯隊品牌,主要是湯臣現在沒在搞地產了,真搞起來品牌力一定還是很強,這種品牌的口碑還真不是高週轉能帶來的,協同性會很強。


文畢,簡單討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