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1943年初,侵华日军为缓解漫长战线上兵力不足的窘境,开始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在江苏的日军第12混成旅团,与大批汪伪军队一道,对新四军实施残酷的“清乡”行动。

为达到目的,日伪特务开始四处招降纳叛,试图营造“和平”假象。南通“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与南通特工总站站长姜颂平,便给新四军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写了一封策反信。不仅如此,他们还派出特务多次登门,“邀请”汤团长投靠日寇。但每一回不是被人用枪顶着脑门子赶出去,就是吃闭门羹。

汤景延团长第一时间向第4分区领导做了汇报。在淮南的华中局会议上,有人根据这个情况提出大胆的设想:为何不将计就计,把一两个团的兵力打入敌人内部,从内部瓦解日伪呢?

华中局的这一考虑发给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分区粟裕时,引来了一片争议声。身处“清乡区”的3旅政委吉洛说:“如果新四军一个团跑到敌人那里去,这是长了谁的志气?灭了谁的威风?再说,如果被敌人识破是假投降,一个团的兵力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不行,风险太大了!”旅长陶勇没有马上否认:“这是一招险棋,如果用好了,必然有奇效!”

为了执行华中局的指示,1师研究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经过一番仔细探讨研究,

粟裕拍板决定:“就用汤景延!”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新四军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1904-1948)

粟裕之所以认为汤景延可以执行这一任务,是因为他曾经在蒋军担任过少校,熟悉伪军的情况,同时他政治上十分可靠。跟汤团长一道深入虎穴的,还有两位能人:1924年入党,看似文弱,作风正派,深受汤团长敬佩的顾复生;懂军事,能带兵的崇明警卫团副团长沈仲彝。根据上级要求,崇明警卫团与汤景延的自卫团合并,由汤任团长,沈为副团长,顾为政委。

方案定下后,这个中国版的“特洛伊木马计”有了个响亮的名字——汤团行动。

旅领导找来三人,当面阐述了“汤团行动”。三人一听,要他们去当“汉奸”,一开始拼命找理由证明自己不是合适人选。但几经说服之后,三人最终踏上了这条隐蔽斗争的“战船”。

3月底,汤景延扮成商人进入南通城,与特务姜颂平会面。他强忍内心的不悦,与姜单刀直入,表明自己的“苦闷”。姜颂平也没那么傻,他带着怀疑的口吻,提醒汤景延:“你们团在新四军里头那是吃香的喝辣的,过来了,可别反悔啊!”

“姜兄可有所不知。我这个通海自卫团是新四军实行的三三制保留下的地方部队,待遇不如主力不说,这不,‘清乡’在即,我们团还不知道能怎样呢!倒不如另谋出路!”

面对汤景延的一番“诉苦”,姜真的相信了。二人经过一番商议后,将“反水”的日子定在了4月10号。

本来,日伪军“清乡”的日子是在4月1号。10天后带着队伍走,“投敌”的理由也足够充分。没想到,汤景延刚回到驻地,就得知敌人的“扫荡”居然和“清乡”相互矛盾,推迟了十天。这个节骨眼上走,显然不妥。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参加“汤团行动”的顾复生政委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粟裕对“汤团行动”一直高度关注

汤景延在与姜颂平会面后,以各种琐事为借口,要求宽限几天。姜后来也同意了,给他三天准备时间。然而,三天显然是不足够的。汤景延又亲自到南通,再次要求延期。

老奸巨猾的姜颂平心里开始犯嘀咕了:这个汤景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仔细一想,决定找个激将的点子。

晚上,他设宴招待汤景延的同时,让小林师团的情报科长高木陪宴。席间,姜颂平趁机发难:“你两次失约,说明你没有诚意!你要是过不来,我也不为难你。今晚就让你回去。以后我们战场上见,枪对枪,刀对刀的干,到时候别说我不讲交情啊!”

汤景延也假借醉酒发疯,痛骂姜没有耐心,自己的队伍如何到“和运”这条路上是有多难,云云。话说一半,跌跌撞撞起身要走。高木科长当即站出来打圆场,让姜颂平向唐团长致歉。

第三天,两人又谈了一次。这回,日期终于定在了1943年的4月15日。汤团长当夜回到部队,向全体战士提出“变换斗争方式,保住团体,保卫家乡”的口号。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诸多战士不满。当即有4名战士不辞而别,离开了汤团。留下的战士想不通,涌向团部。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投靠鬼子,当汉奸?

汤团长当即召开全团党员干部会议,阐述了上级的决定。愤怒的战士们终于知道:自己是要学孙大圣,钻进铁扇公主肚子,虽然不能要了鬼子的命,但也可让他们哭爹喊娘一阵子!

全团3个营6个连,就这样忍辱负重深入敌后,去“翻江倒海了”。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汤景延团团部旧址

15日凌晨,通海自卫团驻地响起了爆豆般的枪声。汤景延领着全团官兵,正在麻溜地表演一出“脱队好戏”。为了不伤到自己人,汤团离开驻地那天,将3个等待枪决的铁杆汉奸给枪毙了,用他们的尸体为“反水”的证据。

等汤团长拉着队伍抵达南通时,一个个气喘吁吁,满脸硝烟。乍看之上,还真是经历了激烈战斗,死里逃生一般。姜颂平一查,还真有几个新四军的人被“汤团”消灭了,顿时深信不疑。

入编汪伪军后,汤景延的部队被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驻在茅镇。然而,此地地处内陆,无法渗透进港口等重要地区。汤景延便想了个办法:以经商为由,和姜颂平在南通港口开商行。一听有发财买卖,姜立马同意。

特工头子大把大把数钞票,殊不知,新四军也一船船拉着军需物资,把敌人封锁严密的水上交通网从内部撕了个大口子。源源不断的军需物资运往4分区,给苦战的新四军部队带来了生的希望。

然而,这只是汤团打入敌人内部的第一步,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

汪伪军自己有内部矛盾,特务头子和清乡公署主任的张北生一向明争暗斗。得知汤团成了特工总站下属的“特种单位”,还让姜颂平多了六百多号人,张北生开始在汤团身上打起了主意,想方设法地要给姜颂平“戴帽子”“扣罪名”,以击垮对手,扩充实力。

汤团的处境顿时险恶起来。除了要堤防汪伪特工外,还要警惕南通清乡公署。一旦有疏忽,全团600多号战士的性命难有保障!

就在张、姜二人的矛盾加剧时,时任伪省长的李士群突然插了一脚。为了招兵买马,培植亲信,他亲自邀请汤景延到苏州,又是加官授爵又是重金赏赐,目的只有一个——让他成为“清乡”警察大队。汤团长知道,只要能让敌人狗咬狗,干啥都有利。所以,他接受了李士群的邀请。

不出所料,汤景延从苏州回来,“清乡”任务的小林师团指挥官与张北生先后登门,质问为什么特工要武装,把汤团划归到了他们的部下。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特务头子,大汉奸李士群(右)与丁默邨(左)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汤团“投敌”后的留影

然而,狡猾的张北生只给了汤团“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保安司令部第2教导大队”的称号,取代了原来的“外勤警卫团”番号,几乎将汤团冷落一边。汤团的三位领导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这究竟是何意。

顾政委作为“账房先生”,要去“进货”(实则去军分区开会)。他刚走的第二天,张北生便派人到汤团,只为了一件事:验枪。

汤景延明白,张北生常会借“验枪”为由,将部队缴械后秘密处决战士。他安排下属,故意少报了一部分人数,留下了一部分轻、重武器,同时又叫副官给验枪人塞红包,使验枪过程很快便通过了。

眼见验枪这招没用,张北生又把汤团拉进南通,进行封闭式训练。汤团一走,新四军便收到情报,主力接连袭击通海地区,姜颂平因此更加怨恨张北海。然而,汤团进了南通后,就失去了消息。过了十来天,苦苦寻找的“账房先生”顾政委,总算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汤团一到南通便被关进了郊外一所学校,四处都是伪军站岗,失去了自由。同时,官兵也被勒令分开训练,也不配发武器,教官则是“清乡公署”派人担任。

在汤景延与沈副团长的请吃请喝攻势下,张北生身边的官僚逐渐站在了汤的一边。汤团才逐渐恢复了自由。

争夺汤团的斗争在汪伪内部越演越烈,不甘心失败的李士群又一次召见汤景延,赏给他“调查部少将专员”的肥差,月津贴高达数万元,却被拒绝了。

1943年9月,敌人试验的“清乡”行动最终失败,伪省长李士群被毒死,而他手下的特工也全部被软禁起来。

新四军一个团,忍辱负重混入汪伪,粟裕评价:忠心耿耿

陶勇将军

此时,第4分区决意让600多名官兵重返根据地,汤团终于不必在躲躲藏藏了!干部战士听闻这则消息,人人流下了热泪。

1943年9月29日,在汤团据点的牌桌上,汤景延掏出了配枪,给打牌的6名敌特一人喂了一颗“花生米”,然后领着全团战士同时在数地动手,连克敌伪十多个区公所与据点,在新四军1师3旅的接应下,全团无一伤亡,顺利回了家。

另一边,汪伪的“能人”张北生被撤职,还吃了小林信男十来个嘴巴子。姜颂平相对幸运些,没有受罚。

4分区为汤团召开了隆重欢迎会。后来粟裕将军评价这支潜伏在敌营中长达167天的部队时,是这样说的:“汤团行动,好比渔民撒网一般,把网撒下去,等鱼进网后,果断拉网上岸。全团同志忠心耿耿,艺高胆大,真是好样的!”

不幸的是,“汤团行动”的英雄汤景延,却在解放战争中被蒋军俘虏,惨遭杀害,时年44岁。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