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看孤罔炎之一家也史

今日话题:许都之谜

先纠正一个说法,许昌是221年曹丕改的名字,取其“汉亡于此,魏昌于此”之意。许昌在迎立汉献帝之前叫许县,之后叫许都。明明汉献帝已经逃到了洛阳,曹操也进京参拜过了,为什么不让献帝好好地待在洛阳,偏要将他迎出帝都?为什么迎出的这个地方是名不见经传的许县,而不是其他地方?曹操到底有什么企图?还是这件事另有隐情?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汉魏许都

一、逃离长安

我们先来捋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195年,趁着李傕、郭汜二人内斗,献帝在杨奉、董承的协助下顺利出逃。但一路上追兵不断又严重缺乏供应,献帝这支部队竟是像乞讨大军远胜皇帝行军。而且,从长安到洛阳不过400公里的距离,献帝大军竟然一跑就是一年。这一年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好不容易部队到达洛阳,却是一片残破。离京5年的献帝望着繁华不再、满是衰败的帝都,潸然落下了泪水。但好在,不用继续东躲西藏了。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唉,还是个傀儡啊

二、曹操的运气

196年正月,曹操派出曹洪带兵前往安邑迎接献帝,但部队被董承和袁术截住,曹操丧失了迎接献帝的大好机会。但事情的转机很快出现。董昭因为获罪于袁绍被迫出逃,但在河内被太守张杨截获,失去了投奔汉献帝的机会。可正是这次的被逼无奈,让曹操获得了天赐良机。曹操因为曹洪被阻,便派人联系张杨,想要借道去迎接献帝。张杨本来拒绝,但在董昭的建议下同意了。董昭不仅说服了张杨,还自掏腰包替曹操巴结李傕、郭汜,安定了二人,从而保障曹操后续迎立的计划不被影响。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听我的,保证你的人头不保

这还不算,董昭又立即出发前往献帝所在。并在抵达后,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私自伪造了曹操的书信,声称要与杨奉内外联结,死生契阔,相与共之。杨奉不辨真假,当即应诺,并表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至此,远在千里之外的曹操竟不费吹灰之力消除了迎立献帝的所以隐患,并获得了同势力最强的杨奉联合的机会。而这个机会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曹操的命运。但直到这时,董昭还未曾与曹操见过一面。这不是天大的运气是什么?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多亏了你哟

三、洛阳待不住

洛阳的残破不只是冲击着汉献帝,同样受到打击的还有杨奉、董承等人。洛阳是无论如何不能久住了——粮食太缺了,残破的洛阳也根本无法抵御长安的军队。于是,已经同曹操联合的杨奉等人便建议献帝招曹操入京。入京后,曹操便提出请天子移驾鲁山县。理由是,洛阳缺粮。这是一个令众人都无法拒绝的理由。再不把粮食供上,士兵恐怕就要造反了。而且,曹操提议的这个地方,距离杨奉军队驻扎的汝州仅有60公里,不怕曹操玩什么把戏。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地图来说话

咦,不是应该去许县的吗?这就是董昭的高明之处了。鲁山县距离许县大概120公里,距离杨奉部队驻扎的汝州60公里,离杨奉更近,但离曹操也不远。这就很方便曹操便宜行事。杨奉这个人本来脑子就不太好使,现在被董昭忽悠得晕头转向,哪里还分得清好坏真假呢?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曹操已经将献帝迎到许都,顺势把杨奉赶到了袁术那里,还获得了绝世名将——徐晃。哈哈,天大的好处啊。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再世周亚夫

四,为什么是许县?

首先,在迎立汉献帝之前五个月,曹操顺利拿下了盘踞在许县周边的黄巾余党。因为这里是曹操现有地盘中最靠近洛阳的地方,所以将之定为大本营。以当时曹操的军力,必须抓住机会,第一时间将献帝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能高枕无忧,所以他没时间去选择更好的地方了。否则,一旦杨奉等人有了其他念头,或者袁绍、袁术之流改变了政治路线也去迎献帝,曹操将陷入极度的被动中去。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八分靠运气,两分是形式所迫

我得儿意地笑,我得儿意地笑

所以,迎到许县是当时唯一的出路。可是,献帝出逃一年多,能答应来许县已经是形势所迫。到了许县好容易安定下来,再度换地方,能同意吗?还有没有一点天子威严了?况且,即便献帝愿意移驾,可还都洛阳,那里没兵没粮残破不堪,守不住;长安就更别提了,还在李郭二人手里呢。往南距离刘表太近,往北又距离袁绍太近,都不安全。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站在哪个角度,许县都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权益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