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了解晨读的重要性:用这几招,让孩子不再“假”读》,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有家长留言,说孩子从很小已经开始背诵国学了,也有些家长也很疑惑,孩子这么小,懂什么是国学吗?有必要背吗?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工作之中,我们也常常会被家长问道这个问题:“老师,我们现在可以背国学篇目吗?”“老师,这些东西小升初会考吗?背了有用吗?”这些疑惑涉及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各个层别家长。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的国学更是被推上了热潮。举国上下大兴“国学热”,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当然难逃此列。各种校外国学辅导班、校内国学社团此起彼伏,不仅仅成了语文老师的任务,也成了各个学校的重点宣传项目,好像不读国学,就不能学好语文,不读国学,就不能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说实话,工作中每天被各种文件中要求的国学项目牵着走,今天让搞一个“国学朗诵”,明天让开一个“国学经典诵读”社团,后天用的这个国学教材,大后天又需要自己去编撰整理教材。于学生而言,每天的任务繁重,光是语文就有作业本、习题册、背诵、听写、默写、小练笔、以及三天两头的手抄报、征文竞赛等等,一天时间有限,教科书中的古诗词选篇尚还吃力,对课外“国学”的掌握成了一种负担。

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讲过:

学习语文,并不是靠大量背诵国学经典就能学好的。

我很同意李老师的观点。没有哪一个语文成绩优秀的同学是靠背国学名篇背出来的,而都是靠从小扎扎实实的识字、练习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盲目的附和潮流,很可能起到“逆水行舟”的效果。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可是,不读国学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语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最新部编版教材也更是把古诗词新增到了129首的量。由此可见,以古诗词为基础的国学真的是占了一定语文市场。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正处于一生中记忆力最好、吸收能力最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国学教育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关键影响。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除此之外,通过对经典文化的学习,能让孩子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能帮孩子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帮让孩子去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学国学的孩子明显比没学过国学的孩子好带,国学对小孩做人做事有一定指导,也让父母比较省心。有些事情他明白了就会主动去做,这对他今后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学习传统文化能了解历史,懂得现在,更为将来做好准备,多读经典,能把根扶正。

因此,小学阶段,国学不可不读,但也不可盲目。任何东西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那么,小学阶段需要怎样去学国学呢?

1. 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市场上的国学教材和资料鱼龙混杂,至于孩子究竟该读什么,还是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去选择。到了什么年龄就读什么样的书,按照孩子的发展特点去选择,避免拔苗助式的施教。

小学阶段,最基础的要以课本上所选择的的古诗词和古文为主。入选教材的内容,都是根据专家及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经过大量调研,结合儿童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去从博大的史书典籍中选择的精华内容。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这些内容,孩子必须达到会背诵,会默写,会理解,并能体会意境诗词情景。如果这些都没有掌握的基础上,建议先不要去碰触课外的内容。

在掌握了这些的基础上,再去记忆一些老师补充的与课内内容相关的。比如,在学了《所见》之后,可补充其它一些有名的与儿童有关的古诗。这样子拓展出来记忆的内容就是有关联性的,整个知识是模块整合的,有联系性,更助于孩子的记忆和运动,这样记忆的东西才有用。

当然还会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强,自律性也比较高,除了这些之外,范围就可以再拓展。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2. 注重在生活中的运用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认为,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国学教育,都应该摆脱应试观念,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的运用,要用背下来的东西去服务生活,规范行为。我们要明确让孩子学习国学背诵国学的目的。

对于课本之外拓展的内容,不需要死记硬背,理解的多么深刻,父母可以在具体情景中去指导,在当下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国学知识中博大精深的内容。比如:在一二年级初始,我们会推荐孩子背诵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就是因为其中的诸多精华内容常读熟诵,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孩子的血液中,进而去规范和影响行为。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比如,《弟子规》中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出。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是教育孩子要爱惜书目,并且学会规整自己的东西。单从现在很多还的习惯来看,这些地方都是非常欠缺的。因此,我从一二年级带孩子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让去背去诵,更是将一些国学名句设置成了图书角、卫生角等教室里各个地方的标语,时刻用来去提醒孩子注意行为规范。

其实家长在家里同样可以这样去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慢慢的《论语》《千字文》《古今贤文》《增广贤文》等也是可以纳入选择的内容。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凝聚而成的国学文化经典中独特的魅力,会帮孩子去成长。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3. 多种方式学习

如果说仅把学习当成任务,便少了很多趣味性。有些学习必须用汗水和苦力来拼,但有些学习完全可以苦中作乐。

现在科技的发展,科技手段在学习中的运用必须重视起来,以此为学习的辅助,能达到省力又高效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听书软件去听经典内容,资源是非常非常多的,而且也做成了适合孩子的方式,完全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耳濡目染;还有一些可以录音跟读的软件也可以利用起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国学知识要读吗?这样去做,效率加倍

总而言之,我认为,国学文化,博大精深,非短日可成,而是需要一生去追寻的经典。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引导孩子,在他们最关键的年纪,去真正学习一些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知识。

但是在让孩子诵读经典、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孩子年龄性格特点,多想办法。有些家长会说,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如果大人不强制命令,他们会背吗!没错,大多数孩子的本性就是贪玩,如果一个孩子天天都是沉浸在学习中不能自拔,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永远开心的沉浸享受于工作之中一样。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技巧去引导了。

最后,希望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健康成长。

(本文完)

这里是橘子育儿课堂,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教育故事,期待在这里和你相遇。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