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據《海南孔子後裔源流追溯》(孔憲章著),目前瓊籍孔子後裔主要有三個支系:

其一:孔子60代孫孔承思,系孔子後裔瓊州文子支系(瓊海文子村一帶)的始祖(仍未造訪,暫無圖片);

孔承思,明朝明正德年間(1505年),皇室命理師,官拜《太平都文子堡昌文村》為其宗派先賢,於正德三年從廣東南海縣鄧崗鄉渡海入瓊。


其二:孔子61代孫孔弘集,正德三年從廣東渡海遷瓊,系瓊州群尚支系(海口市靈山鎮群尚村一帶)的始祖;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其三:正德年間,59代孫孔彥超入瓊為官,其子孔承文隨父居瓊。孔承文在父親屆滿歸居故鄉後因鍾情瓊州秀美的自然環境而留居下來,在海口市西秀鎮美新村一帶繁衍生息。


美新村孔廟(圖片攝於2017年。圖片中出現人物均為孔子嫡系後人)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聖人後裔在海南的主要聚落地


孔子第38代世孫孔戣為嶺南節度使特升禮部尚書,其曾孫孔昌弼登進士第,官拜散騎常侍郎,因唐末戰亂而避禍入粵,“治家於南雄保昌縣平林村”。昌弼之三子孔葆,裔孫孔繼明再由南雄遷居廣州彩虹橋,傳嗣惟聚、惟翰。

據海南省孔子協會孔憲章介紹,經過多方考證,三位孔氏渡瓊始祖的直接根系都在廣州彩虹橋一帶,並擁有一個共同的先祖——即孔子第45代世孫孔惟聚,而孔子第41代世孫孔昌弼,是為孔子世系嶺南支派的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