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

在四川的白姓中,成都樂陽祠白姓,是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一支移民家族。他們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後裔,是在清康熙到乾隆年間,從廣東和平縣遷徙入川的客家人。

廣東和平白姓遷徙入川,不是以一家或幾家為單位,而是以全族五大房系集體遷徙的方式進行,遷留的人數是“仍居廣東者半,移居川省者半”。至今成為仍然居住在最初定居地及周邊地帶的、後裔兩萬多人的大家族。這樣一支規模宏大的家族遷徙大軍,在各地移民入川的姓氏中,是很為罕見的。

歷經42年 共8代人遷徙入川

史料記載,白居易沒有兒子。古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白居易從他的哥哥那裡過繼了一個孩子作為兒子。由此,白居易一系得以發展繁衍,人丁興旺。

到明永樂7年(1410年),白居易後裔白高帶著兒子白騰貴、白祥貴,從江西搬到地處廣東北部山區的和平縣,在那裡打地基修房子,成為入粵的落業始祖。白祥貴的兒子白道崇生了10個兒子,其中長子白仲祖、三子白仲榮、四子白仲富、六子白仲顒、九子白仲珪,後代繁衍昌盛。歷經數代人後,他們的近半後裔,開始陸續遷入四川。

白氏家譜記載,當時遷川的白氏先祖,從“其”字輩算起,長房有40戶119人、三房20戶44人、四房39戶112人、六房48戶94人、九房10戶27人,共計157戶396人。

入川人數最多的是長房、四房和六房,佔總人數的82%。其中,長房入川者又佔該房的大多數,以至於目前長房留在廣東和平原籍的人數,大大低於其他各房人數。遷川300多年來,白姓後裔的繁衍人數,仍以長房居多,佔這支白姓總人數的一半。

入川白姓人以“其”、“正”、“為”字輩為主力,這三代人入川戶數及人數為95戶、295人,佔總數的60.51%和74.49%。白姓入川的輩分涉及8代(從第8代“文”字輩到第15代“登(光)”字輩)。

與其他家族不同的是,白姓先祖自康熙49年(1710年)長房第11世孫白正理被記錄為最早的遷川者開始,到乾隆17年(1752年)四房第12世孫白呈瑞截止,先後歷經了42年才結束遷川過程。

在遷川的很多姓氏中,都在家譜中列有入川始祖,但這支白姓不論在家譜記載還是歷代先祖的口傳中,都沒有提及此事。就是因為這支白姓家族遷徙時間長達42年,房系和人數多,上下有8個世代,所以沒法確定一個入川始祖。

艱難遷徙 定居川西邊緣地帶

白姓族譜記載當時入川的路線是:廣東和平進入江西,過洞庭湖,經湖南,沿長江而上,進入四川瀘州後,再沿沱江到達成都府管轄的簡陽、金堂等地定居下來。其中,長房的“白其志-白正授-白為鍊”一支,在中途經過內江時,就在內江定居安家,後來遷徙到簡陽。

他們在遷徙中,揹著簡單的行囊,攙扶著老人和纏足婦女,肩挑小孩,日不停步,風餐露宿,歷經幾個月的跋涉,才到達西蜀山區和丘陵地帶,艱辛程度難以想象。

由於此前的移民已把川東、川北和川中一帶的地盤佔得差不多了,他們只有繼續往西走,定居在川西平原邊緣地帶的山區、深丘和淺丘地區,也就是原來屬於簡陽的龍泉、華陽的東山一帶、金堂的山區和半山區。比如原屬簡陽的鎮子場(今屬龍泉驛),原屬華陽的東山五場,金堂的廖家場、人和場,新都的木蘭寺、石板灘、彌牟場等。少數家庭定居在條件較好的雙流白家、石羊、簇橋、黃甲等地,大都在原成都府管轄的各縣,與其他姓氏的客家人一起,組成聚居區。

家住新都的白姓研究者白美崇說,白姓家族在坐船過洞庭湖時,遭遇了大風大浪。有許多船隻被打翻,船上的移民葬身湖裡。惟有白姓家族所乘的船隻無一受損,全都安全抵達對岸。

供奉先祖 深夜挖墳偷盜骨骸

中國人很重視孝道,生則贍養,歿則奉葬或修建祠堂。在遷川時,有的把父母的骨骸帶著一起走,到新安居地後,再選址安葬。有的定居後,返回故鄉把先輩的骨骸移到四川。在這一點上,成都樂陽祠白姓人也不例外。

長房支系白日康的6個兒子都遷到了四川,其後裔想把葬在廣東和平的白日康骨骸移到四川安葬。四川方面派人去索取骨骸,廣東白姓人堅決不同意。四川派去的人就想了個辦法——盜骨。

他們假裝告辭回川,深夜時悄悄回來,在白日康的墳墓上挖了一個小洞。當伸手去取墓內的骨骸時,外面好像有什麼響動。為了不被發現,他們匆匆抓了一個頭骨和一段臂骨就跑。第二天,廣東白姓人發現墳墓被盜,在墓中發現一封書信。書信是四川白姓人寫的,信中表示了歉意和無奈,希望見諒。

此外,四房後裔白正萬的長子白呈琮遷到新都後,先把地盤佔了。一切穩定下來後,他又回廣東,把父母和全家兄弟帶到新都。父母走路,老五、老六年紀小,由他挑著,一個籮筐裡裝一個;老二挑衣物和吃的東西;老三、老四跟著父母走路。從廣東和平縣到新都,一共9000多里路,走了3個多月。

一大家人到新都安定下來,白呈琮遵從父母的意願,再次返回廣東,把爺爺白其儏的骨骸挖出來,背到新都安葬。白其儏在新都的墳墓,至今仍保持完好,每年前來掃墓的後裔達數百人。

祭悼先祖 集資建成都樂陽祠

後世子孫繁衍多了,就要集資修建宗祠,供奉先祖牌位。成都白姓那麼大一支家族集體遷川,修建宗祠就理所當然了。而且,名字都想好了叫樂陽祠,取白居易的字“樂天”和郡望“南陽”,兩者合二為一,稱為“樂陽祠”。

乾隆10年(1745年),由白正星、白正麟、白正集、白正魁、白正睿、白為發等人發起,“公議各戶每丁捐銀三錢,分作三年收斂,共收丁銀六十八兩……”“越十餘年,撮計一千餘百。至庚辰秋(1760年),在成都縣會府西街(今成都市區忠烈祠西街)買宗祠基址,價銀七百兩……”

樂陽祠是廣東和平白姓遷川五大房子孫後代的總祠,尊奉廣東和平縣老譜中的白祥貴為始祖。祠堂修建好後,“烏革翬飛,美輪美奐,觀者莫不仰之而稱羨……”

1781年,又重修祠堂,擴大規模,佔地3畝多。在祠堂外臨街兩側修建兩層商業房40多間。祠堂定有章程30條,規定了祠堂產業的管理、祭祀日期和禮儀,對入學、中舉以及赴省或進京考試的補貼和獎勵等詳細內容。祭祀活動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城市建設,祠堂和沿街房屋建築在2002年被拆除。

由於子孫眾多,每年冬至日祭祖盛典容納不下那麼多人,就規定每年由各房派人率領該房子孫參拜祭掃,4年輪換一次。

掃墓定在春季農閒時,即從春分起到清明前一天止。秋季祭掃不去墳地,上元節時(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在家中擺祭品並獻以香燭紙錢。燒紙錢是把已打成錢形孔的錢紙撕成單頁,按37頁計數,然後按長度折為三疊,外面用白紙包紮成一封。每封紙錢上,分別寫上逝者某先人享用多少封。燒之前,砌成煙囪狀的錐形體,每封之間都留有一定空隙,使其得到完全焚燒。火從中央引燃,俗稱“七月半燒糊紙”。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繁衍旺盛 白姓後裔有兩萬多

入川后的白姓子孫,在移民一二十年後,就有入學為庠生(文庠和武庠)的。如第10代後裔白正睿和白正魁,在入川后35年,成為貢生和武庠。白正魁的3個兒子分別是國子監太學生和武庠。白升朝是國子監太學生,兒子白俊璋為恩進士,3個孫子也是文庠和太學生。

白氏樂陽祠族譜上記載,200年間,有120多人具有學歷和職務,有20多人是太學生、舉人和進士,30多人擔任過文武官職。

目前,這支白姓族人大部分居住在金堂、青白江、新都、龍泉驛、雙流、溫江以及成都城區的成華、高新等地。其中,以新都石板灘,龍泉驛洛帶、文安、黃土等鄉鎮,以及青白江清泉、人和等鄉鎮分佈較為集中。

早年進入成都城區的白姓子孫,分散居住在城內,大多為商賈、小販。規模較大的,是在成都江南館街和南大街開設的作坊式絲線經營鋪,產品遠銷西北各省。白登純和兒子經營的永昌號絲線莊,曾積累資財購地千畝。住在簡陽的白為鍊妻子鍾氏,年僅33歲就守寡,獨立撫養6個兒子。鍾氏還涉足農工商賈,開設糖坊,歷經40年,積累資財購置田地數百畝。

遷川300多年來,定居成都的白姓客家人繁衍到兩萬多人,僅洛帶就聚居著4000多白姓客家人。樂陽祠白姓人,後來也有外遷貴州、陝西、重慶、雲南等地的。

武將白丹衷 主持修建青溪古城

青川縣城以西59公里,距成都市區約330公里,有個古鎮叫青溪鎮,青溪鎮有個古城。2013年6月,青溪古城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通過國檢。古城內,保存有完整的明代所城格局和川北明清建築群系。主持修築城池的人,叫白丹衷,明末清初的一個從二品武將。

白丹衷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見證了明王朝的覆滅和清王朝在中國統治的開端。他的後代,至今在川北一帶繁衍旺盛,成為當地的大宗望族。

自幼讀書習武 智力過人

關於白丹衷,史書上沒有多少文字記載。白鳳毛主編的《中華白氏》上說,白丹衷生卒年不詳,祖籍陝西岐山高店子大槐樹。先祖白珂、遠祖白宗禹,都是明代的官吏。白氏家譜上記載,白丹衷是自居易的後裔。

受先輩薰陶,白丹衷自幼讀書習武,智力過人。明崇禎時,他從戎報國,屢建戰功,晉升為都司(四品)。都司是明代地方軍事領導機構,負責管理所轄區內衛所以及與軍事有關的事務。

白丹衷當上都司後,奉命鎮守京畿、宛平及遼西一帶。這一帶屬於拱衛首都北京的要地,由此可見他很受崇禎朝廷信任。

明朝滅亡後,白丹衷回到陝西老家。為不招惹清廷注意,他隱姓埋名,當上鹽商避走四川,往來於廣元、昭化、青川一帶。

清初官還原職 帶兵平亂

清廷初得天下後,為穩定統治,急需招攬明朝舊臣為其效命。白丹衷名氣大,成為清廷重點招攬的對象。但白丹衷已離開老家,無處可尋。順治多次下旨,要求全國府縣查訪白丹衷的下落。

終於,使者在青川白龍江畔遇到了白丹衷。據說,當時使者看到,一箇中年男子正用雙手扶起兩頭馱鹽的毛驢,知道此人武力非凡,絕非普通人。上前打聽,果然是白丹衷。

得知清廷如此器重自己,白丹衷沒法拒絕,只得奉命進京。順治在金殿召見他,叫他官還原職,帶兵到廣元、龍安一帶去平亂。

龍安地處川北,治所在今平武,有不少農民義軍和明朝遺臣遺將及少數民族反抗清廷。白丹衷帶兵前往,充分發揮才幹,打了不少勝仗,平定廣元、龍安等地的局勢。白丹衷受到都堂保奏,六部敘功。

奉命駐守龍安 修築城池

順治9年,順治封白丹衷為懷遠昭義將軍,欽賜“為天一柱”金字匾額作為嘉獎。並特授龍安營首任參將(武官正三品),除統領駐紮府城的官兵外,還管轄平武、青川,薅溪、江油、石泉(今北川)、彰明(今江油彰明鎮)等地的駐兵。

白丹衷到任後,奉命修築龍安府城池。這一修,用了7年時間。清廷見白丹衷不僅帶兵打仗有一套,修築城池也很內行,又命他修築青川縣城池(今青川青溪鎮)。白丹衷二話沒說,用了3年時間,工程竣工。同時,白丹衷還在城內東街修建了懷遠府第(到民國時都還存在)。目前人們看到的青溪古城,就是白丹衷當年主持修建的。

白丹衷復建後的青溪城池,城牆周長900丈(約合2700米),牆表用糯米灰漿鑲砌石條和大磚,內夯土石,高2.1丈(約合6.3米),底寬1.4丈(約合4.2米),深1丈(3米),還有護城河相連。整個城池形狀像一隻靴子,又稱靴城。

後裔人丁興旺 俊才輩出

白丹衷花了10年時間修建了龍安府和青川城池後不久,清廷升調他到饒州府(今江西鄱陽縣)和寧夏花馬池郡遊協(從二品武官)。白丹衷平定當地反抗,再次得功,被晉升為寧夏等地的總鎮(正二品武官)。此時的白丹衷,已是60多歲的人了,他還沒有到任,就去世了。他死後,靈柩被運回青川翁家壩安葬。

清廷蔭封白丹衷的長子白琮為褒城知縣,次子白瑚為宛平知縣。後來,白琮定居在青川縣城,白瑚定居於甕家壩。白瑚繼承祖上餘蔭,家裡田連阡陌,富甲一方,家業發達,人丁興旺,讀書習武,人才輩出。白氏家譜記載說:“自明迄清三百餘載名未大顯,廩貢盈門。”白姓一族,可謂青川聲勢顯赫的名門旺族,僅僅清代,有功名者就達66人。

白丹衷去世後,他的後裔在甕家壩發展繁衍,修造了參將府、懷遠第、昭義府等住宅,順治皇帝欽賜的“為天一柱”匾額,掛在大門上。其他各種匾額也很多,上世紀50年代初,都還保留有37塊,此後全部毀於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唯一慶幸的是,白氏族譜和白氏先祖畫像尚殘存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白丹衷的第九代孫白澤煥,生於清咸豐年間。年過半百,膝下無子。白澤煥勤於農桑,最喜歡植樹造林。他在翁家壩的9座禿山上,栽植松樹,每天背水上山澆灌樹苗。數年後,漫山遍野綠樹成蔭,至今仍保留有數株松樹,人稱“煥爺樹”。鄉人為紀念他,曾修了一座小廟,塑了“煥爺像”,供人瞻仰祭悼。

/下期精彩預告/

羅姓人口目前接近1300萬,是全國第20大姓。四川羅姓約200萬人,是全國羅姓第一大省,也是四川第九大姓。古代活動於川東北地區的賨人中有羅姓,目前四川人中有無賨人的後裔呢?下期,我們為您揭曉。

/特別緻謝/

本期白姓的採訪和資料提供,得到了四川白姓研究者白美崇的大力支持。

本版稿件採寫華西都市報記者黃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