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关门,巨额亏损的线下零售商,该如何化“危”为“机”?

转眼间,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虽然疫情过后的春天要来了,但是线下连锁零售商却难逃寒冬。就算是消费低谷逐渐回潮,但是还是无法全面复工,大街小巷还是无法避免店门紧闭,门可罗雀的命运。

由此可见,因为疫情而歇业待工的连锁零售商有多少了。一些尤为特殊,比如餐饮旅游业等,几近万亿亏损,就算慢慢复苏,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被迫关门,巨额亏损的线下零售商,该如何化“危”为“机”?


当然不止这些行业,还有通过线下直接完成销售行为的其他连锁零售业,因无法复工而带来的亏损将不可估量。

那么这个消费寒冬如何度过,其实最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留住顾客,减少亏损”。

但是丧失线下这条路后,很多零售商没办法继续销售行为,更别提留客少亏,如此一来,该如何转“危”为“机”?


配合政策支持,线上内容营销

商业格局的变化已经不是近几年的变化,因此很多线下的零售商,早就开始O2O转型的道路了。在疫情期间,原本线下的消费狂欢转移到了线上。

O2O模式的品牌商充分发挥了区别于传统商务的便捷性、安全性、交互性的特点[1]。就算线下渠道受到影响,连锁零售商仍然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将线下门店的即时内容传达给消费者,进而通过电商平台继续销售行为。

如果零售商未曾尝试转型,那么恰好可以借此机会开辟新的销售模式和道路。


被迫关门,巨额亏损的线下零售商,该如何化“危”为“机”?


尤其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时期,政府倡议“继续隔离观察”,此时线上流量较平时更大。在此便利条件下,线上内容的创造可以根据政策的变动,调整经营计划。

如图书业响应“少接触少聚集”号召而推出“线上社群共读书”的分享活动,健身行业响应“居家健身”号召而推出的“线上私教”课程。

通过线上内容发布,进行社群打造维护,再配合发布最新的销售信息,刺激消费者进行未来消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疫情期间的亏损。


被迫关门,巨额亏损的线下零售商,该如何化“危”为“机”?


配合城市管理,线下供应支持


在某种程度上说,线上服务依然离不开线下物流的衔接。由于疫情原因,全城的线下零售无法进行,全国的快递行业几乎瘫痪。

所以在特殊时期,为了保证线下产品的供应,零售商需要将供应范围缩小,根据线上营销内容作为主要卖点,进行定期的线下配送限量供应。

由此一来,可以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稳定小部分客户群体,进而裂变宣传,形成小基数高粘度的客户群体。


被迫关门,巨额亏损的线下零售商,该如何化“危”为“机”?


但是在特殊期间,零售商不可哄抬市价,不搞“灾难”营销,否则容易进入“赚快钱,亏信誉”的怪圈。面对这样的国难问题,国家会积极促进各个行业物资供应,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

作为中小型的零售商,虽无法模仿,但也可效仿。连锁零售商可根据零售点的分布,配合城市管理,和城市政府机构合作,给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公益支持,或者实际的粉丝红利,这样能做到低投入的同时,也得到持续而长期的回报。


【1】《基于大数据精准营销视角下 O2O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作者:王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