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賺錢是認知變現,虧錢是認知缺陷。


近日,美股暴跌和原油暴跌,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一切偶然的背後都是必然!

美股暴跌超過7%,歷史性的觸發股市熔斷機制,這次熔斷的不只是美國股市,而是一個老化的金融體系。


石油暴跌,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大宗商品價格的走低,更不只是我們開車加油能省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一個陳舊的貨幣體系即將解體。

世界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向我們招手!

貨幣是歷史發展最清晰的邏輯,我們就簡明扼要的回顧一下貨幣簡史,並展望一下世界未來的走向!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美金——佈雷頓森林體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44個國家的代表召開金融會議,討論戰後國際貨幣安排。

經過為期三週緊張地談判,各方達成了協議。儘管協定內容錯綜複雜,但仍然可以用兩點來概括:

1、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所以從此之後美元被稱為美金);成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匯價允許小幅度浮動,短期內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

2、成立國際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兩者分別用於控制匯價和對歐洲戰後的援助。

當時美國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因此才敢這麼硬氣。也因此美元成為世界上黃金唯一的替代品,你還見過其他國家貨幣能稱之為“X金”的嗎?


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黃金儲備的增長量受到外採能力的限制,遠遠跟不上印鈔廠印刷鈔票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美國深陷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導致大規模財政赤字讓全世界對美國喪失了信心。隨著法國總統戴高樂帶頭向美國擠兌黃金,以及美國貿易順差不斷加大,美國的黃金儲備日益減少。

終於到了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機爆發, 美元停止兌換黃金。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與黃金正式脫鉤。

但是美國早已找好了黃金的替代品——石油!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石油美元——石油危機爆發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美國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接受了一個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種國際流通貨幣結算。

美國用美元作為石油的定價貨幣,實現全球定價,美元由此走上了與石油掛鉤的貨幣體系。

而後來薩達姆“石油與美元脫鉤”的政策,直接會影響和動搖美元世界貨幣的基礎,為了維護美元對石油的定價權,美國決定出兵打擊伊拉克。

而由此開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戰爭:

1990年,海灣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

2003年,伊拉克戰爭

2011年,利比亞戰爭

2011年,敘利亞戰爭

除了直接打擊不聽話的中東國家之外,美國還間接打壓俄羅斯、伊朗等試圖脫離石油美元定價機制的國家。

美國左手揮舞著美軍的大棒,右手緊捏著石油美元,不斷的在全球製造一輪又一輪的金融戰爭,變相掠奪其它國家的財富。


比如日本、泰國、英國、俄羅斯、巴西,都曾遭到過金融攻擊。1998年的香港保衛戰,如果沒有大陸果斷出手,香港金融業很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了。

然而這種秩序早已岌岌可危,此次新冠疫情的爆發,迅速成為世界性的問題,這極有可能只是一個瓦解傳統金融秩序的導火線,一方面,原油的暴跌說明傳統的美元定價體系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美股的暴跌,說明美股的金融體系已經岌岌可危。

我們將看到從“金本位”到“石油本位”再到“國家信用本位”貨幣體系的大變局!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金融秩序的乾坤大挪移

首先,這次疫情中國展現了自己的工業鏈條的優勢:中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什麼概念呢?如果一家制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

比如近日由於富士康“難產”,結果蘋果全球供應也跟著受到了限制。再比如美國人最自信的醫藥產業,也因為中國停工玩不轉了。


中國經歷這次疫情,最重大的機遇是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經濟內循環機制,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工業鏈。完整的工業鏈條,使中國在危難時期,不用指望任何國家,就可以順利自救。

然而,最讓人痛心的是:中國雖然是全世界所有大宗商品的交易者,是全球製造中心、全球貿易中心,卻不是全球定價中心,我們不辭辛苦的創造了“價值”,卻沒能創造“價格”。因為我們始終沒能擁有大宗商品的定價權。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改革開放的40年,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是被國際資本通過大宗商品定價機制盤剝的40年。

此次石油價格暴跌就是在“中國需求疲軟”和“沙特決定增產”雙重壓力下造成的。中國對世界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早已不容小覷,這些年很多看似偶然的事件的發生,其實都是必然。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比如人民幣入籃(SDR),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成立,以國家信用作為背書的數字貨幣DCEP呼之欲出等等,這些都將逐步打破美元在全球的壟斷地位,改變維繫了近50年的“石油美元”的世界格局。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中國迎來“新基建”大時代

回想之前一段歷史:二戰結束之後,英國負債佔到GDP的240%,是戰前的六倍,尤其是對美國債臺高築。華爾街的金融家很快意識到,這是取代倫敦同行取得國際市場支配權的絕好機會。

而此次疫情之後,美國股市持續下跌,甚至歷史性的觸發了熔斷機制,股市造成的恐慌遠遠比疫情造成的恐慌嚴重的多。


這次疫情雖然只先在中國發生,但是中國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疫情控制住,並且進入收尾階段。而此時世界上其它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等,疫情卻愈演愈烈,從而引發各國金融震盪,資金外逃……中國將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那麼這些資本將流行中國何方呢?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基建”的進度。這次連用了兩個“加快”的措辭,而且在此之前中央曾召開3次有關“新基建”的會議,可見“新基建”的受重視程度!

如何概括“新基建”?四個字:硬核科技,比如以下7大領域:

1.特高壓;

2.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3.5G基站建設;

4.大數據中心;

5.人工智能;

6.工業互聯網;

7.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這次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將開啟在線模式,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經濟一夜崛起,與此同時,智慧城市在加速,新興產業在加速,轉型升級在加速……這些都對新基建有強烈的需求。


相信經過這一次轉型和升級之後,中國將擁有:

1: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調動能力(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2:世界上最強大的商業操作系統(挑戰算法峰值)

3:世界上最強大的協同能力(線上和線下聯動,遠程協同)

4:世界上最強大的組織號召能力(廣泛發動群眾,動員一切力量)

5: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免疫系統(抵抗外界風險的能力)

綜上所述,全球的製造中心在中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中國,全球貨物貿易的主要集散地在中國,全球服務貿易的中心在中國,資本的避風港也在中國,未來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地一定也在中國。


從美股暴跌到中國“新基建”,好戲才剛開始!(深度)

《孫子兵法》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意思是:變化才是世界的常態,那些能夠根據外界變化而適時調整的人,可以稱之為神人!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變不利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境界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