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执教北大,中国最后一位儒者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今天介绍梁漱溟晚年口述作品《这个世果会好吗?》,这本书是根据美国历史学者艾恺在20世纪80年代采访梁漱溟的录音整理而成。

25岁执教北大,中国最后一位儒者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美国人称作中国的“甘地”,“中国最后一位儒者”。

梁漱溟只有中学毕业,但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蔡元培请到北大教授哲学,应该是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老师了,梁启超都曾前往梁家拜访,由此可见梁漱溟天资与非凡。

25岁执教北大,中国最后一位儒者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在这本书里,一部分内容是梁漱溟漫谈心路历程和自我思想发展过程,另一部分内容是艾恺询回梁漱溟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交往经历,因为艾恺觉得梁漱溟是他所知最后一位健在、头脑活明、亲身经历参与过中国几十年文化剧变,并且和许多历史人物相交的重要见证人。

对艾恺这样的历史学者,保存历史第一手资料当然非常重要。

称梁漱溟为“中国最后的儒者”正是艾恺,要解释梁漱溟为什么是中国最后的一位儒者,就得先搞清什么是真正的儒者,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梁漱溟和艾恺心目中的儒者就是要在生活行为上去实践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如果只谈理论学问,没有去实践,算不得一个真正的儒家弟子。

梁漱溟在书中说道他一生最佩服知行合一的人物,比如王阳明;而他一生中接触过的人中,最服的并不是那些大政治家,大学问家,而是他的连襟,也就是他的妻姐夫伍庸伯。

25岁执教北大,中国最后一位儒者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说这个人之所以让他佩服,是因为伍庸伯第一,能做到身心合一;第二,能做到用实际行动去担负社会责任。比如伍庸伯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说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并且能立即入睡,说睡多长时间就睡多长时间,不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曹杂危险,都能做到身心的统一,有一次伍庸伯帯兵打仗,已经得知敌人前来进攻了,伍庸伯说要睡十五分钟,立马就能安然入睡,时间一到就醒来指挥,据说当时还有人偷愉观察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睡。梁漱溟说伍庸伯的这些行为并不是装出来的,通过他的观察,只有内心修为很高的人才有这份定力和功夫,抗日爆发后,伍庸伯又带着三千左右士兵在岭南打游击救亡救国。梁漱溟说伍庸伯一生并不谈哲学,他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儒家的道德修养。

而梁漱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儒者,也是他的实践精神。梁漱溟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亲自领导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社会改造实验,尝试将西方文化优点与中国文化优点进行结合。梁漱溟还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他说自己一生都在实干,这也正是儒家积极入世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

艾恺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就算再过一百年,梁先生仍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单单因为他独特的思想,而且因为他表里如一的人格。与许多20世纪的儒家信徒相比较起来,他更接近传统的儒者,确实地在生活中实践他的思想,而非仅仅在学院中高谈。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实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就这点而言,他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25岁执教北大,中国最后一位儒者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最后,关于这本书的书名需要特别提及一下,这个世界会好吗?其实来自于梁漱溟和父亲的对话。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正准备出门,遇到漱溟,二人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最后问道。儿子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父亲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