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系列-梁漱溟:一个这样倔强的傻老头

写在前面

大师系列-梁漱溟:一个这样倔强的傻老头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名寿名、瘦民。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同时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国学大师,被称“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

梁漱溟先祖为元世祖第五子(也有说第六子)忽哥赤,故入籍河南(古为梁地)开封,以地为姓。

其父梁济,字巨川,广西临桂人,清末学者,任内阁中书,后调京师巡警厅任教养局总办委员,绰号“梁疯子”,于1918年11月10日投北京积水潭(净业湖)自尽,谥贞端。

其母张滢,大理人,白族,系出云南大理喜洲张耀曾家族,曾在北京女学传习所任教。

其兄梁焕鼐,年长梁漱溟6岁,1903年考入“京师译文馆”,后官费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商科,1911年毕业后在东京中国大使馆工作,1912年回国任北宁铁路局秘书长,定居青岛。

其妹梁焕诘、梁焕绅,均毕业于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梁漱溟: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1893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九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安福胡同(今新华门对面),6岁时读中西小学堂,8岁后就读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13岁考入顺天中学堂。

1906年,肄业于顺天中学堂,1911年才毕业,同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任《民国报》编辑兼记者,开始以“漱溟”为笔名。

1913年,赴西安,期间读佛典,有出家为沙门之念,后欲往衡山出家为僧,亦未能得志。

1916年,任中国民国司法部机要秘书,时任司法总长张耀曾是其舅父,在上海《东方杂志》连载《穷元决疑论》。

1917年-1924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习,认识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毛泽东。

1921年,写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公认为中国现代思想史重要著作,同年,偕友人筹办曲阜大学,年末与黄靖贤女士结婚。

1923年,在北京大学开设“孔家思想史”课程。第二年秋辞离北大,前往山东菏泽,任省立第六中学高中部主任,熊十力同往。

1928年,任广雅书院(现广东广雅中学前身)校长,提出“乡治”主张。

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长。

1931年,在韩复榘支持下,与梁仲华等人在山东邹平县百泉村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

1935年8月,妻子黄靖贤病逝在山东邹平,死时儿子梁培宽11岁,梁培恕仅8岁,夫妻共同生活十四载。

1933年7月,召开乡村工作讨论会,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目的是实行“乡治”。

1937年,日本侵华,奔走各地,商议抗战的问题和防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年8月,于国防最高参议会上和周恩来第一次见面。

1938年,第一次访问延安,见到毛泽东。

1939年,蒋介石特委任其为军事委员会特派员,2月1日离开重庆,10月22日返回。为推动团结抗战,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后改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0年夏,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在四川璧山来凤驿(今属重庆)创办勉仁中学。

1941年,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常务委员,并前往香港,创办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报》,并任社长,途径桂林时在广西大学讲学两个月。

1942年2月,赴桂林,开始写作《中国文化要义》。因人介绍认识陈淑芬女士,不久在桂林完婚。

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仍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6年,任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第二次访问延安,见到毛泽东。9月,在重庆北碚成立勉仁国学专科学校,后改为勉仁文学院。10月,因提交不同于国共两党的第三方“折中方案”,引起中共和民盟内部不满,辞去同盟秘书长的职务,并退出中国民主同盟,专注于讲学和著述。

1949年夏秋,与罗庸、谢无量等人在北碚缙云山修习藏密功法,11月《中国文化要义》出版。

1950年,始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此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建议设置中国文化研究院。

1953年9月,应邀在政协常委会上就过渡时期总路线向中共反映农民问题。随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受到当众点名批判,认为其反对总路线。

1955年5月,其文化、哲学、乡村建设理论遭受全面公开批判,为时半年。当时主要批判对象为“二梁”、“二胡”,二梁之一就是梁漱溟。

1956年8月,居京西八大处独处。

1960年,开始写作《人心与人生》。

1966年,被赶出居室,暂住小屋,写出《儒佛异同论》。

1973年,因为坚拒参与“批林批孔”运动而遭批斗。

1974年,写作《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并在政协学习会上讲演。

1975年,完成《人心与人生》,重新写作《东方学术概观》。

1979年,第二任妻子陈淑芬去世,亲自为其诵经守灵。

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小黄山,墓地在桂林市穿山公园。

大师系列-梁漱溟:一个这样倔强的傻老头

写在结尾

大师系列-梁漱溟:一个这样倔强的傻老头

梁漱溟先生一生致力于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问题,再一个是人生问题,其一生都思考这两个问题,并因此而行动。

或许,梁漱溟还是为数不多把眼光放在乡村的大师,并积极参与尝试了乡村建设,即便对今日的乡村治理也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倔强的老头,在现在看来多傻,的确傻,还傻得有几分可爱。需要有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更多这样倔强的傻老头存在呢?现在的人啊,太聪明了,都不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