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如果讓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很多人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應該都會是語言不通。作為學生應該都深有體會,從小學到高中背過數篇詩詞古文,至今《項脊軒志》、《出師表》中的部分內容還能脫口而出,但其中很多篇目在剛開始背的時候都完全不懂全篇寫的是什麼,只是囫圇吞棗地印在腦子裡,對於如此難懂的文言文,很多人都不敢想象古代人是怎麼交流的。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古裝劇一直都非常廣大觀眾的喜愛,但另外古裝劇又是廣大觀眾吐槽點最多的,倪妮拍攝《天盛長歌》的時候因為11行古文太難背被很多人吐槽。這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從小到大背了無數篇古文,以至於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人交流就和語文課本里的一樣,但其實,在古代日常交流也有自己的白話文,與晦澀難懂的古文相比,白話文就相對簡單多了,但卻不可以就此認為古代的白話文和現代的白話文一樣。下面就通過幾個典型的人物來看看古人的白話文。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一般都是從小飽讀詩書,在八股文的教育下長大的,所以皇帝的聖旨都必是當時的官方用語文言文,但是從小出生農民家庭,文化水平不高的朱元璋就不同了,在很多史料中都可以看到朱元璋通俗詼諧的口頭語。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朱元璋御宇時期,一個島上來了很多倭寇,地方官馬上上報朝廷,朱元璋的一道聖旨是這樣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這道聖旨開頭和結尾所用的都是固定格式,但中間的部分卻令人發笑。

在一些現存的清代硃批中,可以看出雍正非常隨性,在他身上沒有過多的上下有別的等級規矩,一次雍正的寵臣年羹堯平定了青島叛亂,雍正便寫下了這樣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欣喜。

朕實在不知如何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元朝末年我國變了很多讓朝鮮人學習韓語的書,《老乞大》這本書便是用白話文寫成的。

客人們,你打火那不打火?

我不打火喝風那!你疾快做著五個人的飯著。

你吃甚麼飯?

我五個人,打著三斤面的餅著,我自買下飯去。

當然不只是皇帝和民間人才使用白話文,就連大才子蘇軾寫文章時也不忘加一點口頭語,在一封蘇軾寫信給好友鮮于子俊的信中“呵呵”二字顯得極為親切。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那麼竟然古代有自己的白話文,為什麼還要寫一直用文言文呢,其實這還要從語言的源頭說起,春秋至先秦時代,民間的白話文和官方的文言文差別還不是很大,文言文相當於壓縮版的白話文,由於當時的文字都是寫在紗布、木頭或者刻在陶瓷、石塊上的,可以用來寫字的東西本就稀缺,再加上寫字非常費時費力,如果按照平常說話那樣長篇大論的寫下來,就會嚴重浪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古人乾脆就把平常說的話簡寫了,但即使如此,寫字還是非常麻煩,後來發明了竹簡,據說西漢時東方朔寫給漢武帝的一篇文章用了整整3000片竹簡,所以如果在當時,要讀一本書相當於一車的竹簡。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自唐以後,人們所說的口頭語和文言文逐漸分離,後來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畢昇發明了印刷術可以說寫字方便了很多,這時本可以放下文言文,用白話文寫文章,但當時的文人皇家以及官場已經形成了一種以文言文記事的習慣,其實不光是現代人,即使在當時普通的百姓都很難讀懂文言文。所以無論是在朝廷中為官,還是做朝堂之上的皇帝,都要熟讀四書五經,歷史典籍。萬曆皇帝每天要批閱成千上百份奏摺,而每份奏摺更是引經據典,為了方便和節省時間,當時宮中便培養了一起宦官專門負責翻譯或找出奏摺中的要點。

背了這麼多詩詞古文,才知道原來古人不用文言文交流

所以,其實古人和現代人一樣,但現代人不能像孔乙己那樣隨便加幾個之乎者也就一下子提升了文化水手。研究文言文,還必須紮實深入地慢慢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