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隐士作为我国古代社会阶层中的一部分,古来有之。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有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陶渊明等等。这些隐士对我国文化、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西园雅集图》局部图 宋代文人集聚

历史进入宋朝后,其隐士这一阶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社会阶层中别具一格,此时的隐士群体文化水平高、著作丰富,参与了宋朝的文化发展,为其进入新的时代贡献颇多。宋朝隐士群体出现一种与其他朝代不同的现象,隐士和朝堂之间存在一种特殊联系,部分隐士入则隐居,出则入仕,不禁让人好奇,宋朝的隐士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们为何隐居?隐士中是否存在真隐或者假隐的类型?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何谓隐士

隐士的定义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归隐

隐士这个词语不是突然出现的,其最早来源于道家术语。关于隐士的不同称呼有:处士、处人、高士、高人、山人、烟客、逸民、逸士、遗民、隐者、隐君子、园客、幽人等等。而对于隐士的解释,不同时期的典籍都有些赘述。以现在的《辞海》来论,解释隐士的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而在古籍中,《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论语▪季氏》借用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这三条给隐士的定义都从隐士的品德特点展开论述。

在现在的《辞海》中,对隐士的定义就着重于其行为和外在特征。

隐士的分类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隐士

关于隐士的分类,类似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回答。因为分类标准的多元化,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从史籍来看,《后汉书·逸民列传》则把隐士分为如下六类: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

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这个分类的描述虽然比较多,但是类似于现在的星座划分一样,分类带有交叉性和模糊性。孔子站在归隐的程度上来划分,他认为:“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到了后期,关于分类,有个我们熟知的俗语“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个隐士的划分是从隐士所处的社会等级。除此之外,南北朝时隐士阮孝绪,对隐士分类就带有褒贬色彩。在其《高隐传》中,总结了从炎、黄时代,到梁武帝天监时期的隐士们,将他们分为三品:“言行超逸,名氏弗传,为上品;始终不耗,姓名可录,为中品;桂冠人世,栖心尘表,为下品”。古人的划分就有很多种类,而现在的学者对于隐士的分类叙述更是呈多样性,以至于学术界关于划分至今并没有固定的认知。

关于隐士的分类,是一个仁者见者,智者见智的问题。

宋朝隐士出现的原因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隐居

根据现存的《宋史▪隐逸传》,其中立传的隐士共有44位。同时在宋朝时期,私人写史之风较为盛行,文人笔记、文章、著作的广为传播,在其中也有很多关于隐士的记载。据某位专家的不完全统计,宋朝各项记载中的隐士共有300多人,而没有记载到的数量更是众多。

隐士的数量之多不仅远胜之前的朝代,更是让之后的朝代望尘莫及。宋代隐士的出现自有其出现的原因。

朝代更替,乱世刚结束

经过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位帝王的努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宋朝一统天下,解决了分裂割据的政局。但隐士们因为“五季之乱”而“避世极多”,对社会产生厌倦情绪,已无意入仕,反而选择退隐山林,醉心于研究学说或是著书立传。其中的代表人物如戚同文,《宋史》记载“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字”。

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太祖通过发动兵变起家,对军人权力之大的弊端深有体会。在总结前朝灭亡的原因后,为避免再次出现“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的情况。在立国初期立马制定贯穿宋朝始终的国策“重文轻武”,不仅延续了之前科举取士的政策,还扩大取士规模,据有关统计,宋朝科举取士的平均数是唐代的5倍,清代的3.4倍。加上宋朝的各种优惠政策,如恩荫补官等,取士人数非常多,冗官冗费现象逐渐加剧。在对外问题上,两宋都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统一。北宋对西夏和辽束手无策,甚至需要用岁币来保持边疆稳定,后期被金所灭国;南宋在和金国的对峙中,也只能保持半壁江山。这些社会现实严重打击了读书人的自信,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产生无力感,厌世情绪由此产生。这种社会氛围给隐士存在提供生存的土壤。

党政不断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宋朝官员之间逐渐形成党派之争。如支持变法的称为“新党”,反对变法的被定为“旧党”。各种党派之间因为各自见解不同、利益的争夺等等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斗争。党争失败者,不仅自己,也连累家人一起遭受贬谪之苦。到了后期,党争愈演愈烈,成了打击政敌的有效途径。

这种现实,使读书人内心蒙上一层阴影,出仕之心日益黯淡,不如归隐山林,纵情于山水之间、田园之乐。

研究学问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表达隐居向佛,共同钻研佛法,无欲无求的境界

宋朝优待读书人的政策,使宋代的文化、思想得到了一个完美发展的契机。在这个时期,儒、释、道三家近趋融合,宋代文人之间的交流、文人与道士、僧侣的交游颇多,他们经常会通过互相做诗文品评,或是结伴游山玩水,或是互相讨论高深问题,我们熟知的如苏轼和和尚佛印的交游

。这些文人的文化素养积累到达巅峰,为了自己的爱好开始选择归隐,安静地著书立作,或是传授学问。

昏君误国,奸臣当道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宋徽宗《秾芳诗帖》

昏君和奸臣是相伴而生的,两宋的历史上,越到后期,这种组合出现的频率越高。如北宋的徽宗和蔡京的组合,南宋理宗和贾似道的组合,无一不是如此。统治者安于享乐,朝堂上乌烟瘴气,呈现亡国之相。这一时期,选择归隐的士人较多。如谯定

“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以论弗合,辞不就。”另一名隐士肖楚“时蔡京方专国,先生愤嫉其奸,谓京且将为宋王莽,誓不复仕。”

其他原因

如果具体分析某个隐士,就会有其他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天性淡然,无心入世;有的是因为科场失利;还有的是因为性格原因。不一而足。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宋代隐士的类型

在上文就关于隐士的分类做过介绍,本文结合其隐居的原因做为分类依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真隐士

1、主观意志影响而选择归隐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洗砚鱼吞墨,隐士隐逸生活、志趣的写照

他们与世无争、不求仕途、天性恬淡。至始至终都不曾入仕,也无入仕的想法。在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相对较少。他们对世俗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留恋,只喜欢归隐田园,醉心山水,在这其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刘勉之就是这种代表,《宋史▪隐逸传》中记载“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与胡宪、刘子翚相往来,日以讲论切磋为事。”刘勉之自给自足耕作,不为仕途而费心机,澹然无求,唯一的爱好就是和朋友一起切磋、谈论学问。《宋史▪隐逸传》还记载了一位隐士李渎,对于宋真宗征其入仕的诏书,他曾多次谢绝。还有一位不知具体名字的隐士——松江鱼翁。每日泛舟“游长桥,往来波上,扣舷饮酒,酣歌自得。”潘裕偶遇他时,认定其不凡。他说道“吾厌喧烦,处闲旷,遁迹于此三十年矣。幼喜诵经史百家之言,后观释氏书,今皆弃去。唯饱食以嬉,尚何所事?”当潘裕劝他出仕为官时,他笑道“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吾虽不能栖隐岩穴,追园、绮之踪,窃慕老氏曲全之义......其视轩冕如粪土耳。”

松江渔翁已经不受外物影响,只追求内心的安定,放我于自然之上,金钱利禄对他来说只是粪土罢了。

这类隐士的生活场景,都是山水之间,田园之中,内心之中除了书籍之外,外在的诱惑都已排除在外。他们不受外在的羁绊,生活地怡然自得。但是这类隐士在宋朝历史上毕竟属于少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怎会说放弃就能放弃。

2、客观原因而归隐

这类隐士是受客观原因影响,不得不无奈选择归隐。他们有的是屡试不第,有的是仕途失意,有的是因为处于国难当头的时刻而归隐,还有一些是以归隐作为入仕的手段。他们是宋代隐士中的极大部分。

(1)屡试不第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屡试不第的蒲松龄

宋代的科举相较于其他朝代,录取比例虽高。但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来说,录取的人物还是很少。很多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年,都渴望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是难免会经常出现名落孙山的情况。屡试不第后对他们造成极大打击,选择归隐是很多失意文人的无奈选择。徐复就是其中之一,举进士不第后,“退而学《易》,通流衍卦气法,自筮知无禄,遂亡进取意。游学淮、浙间数年。”邢敦在太平兴国年间,举进士不第,于是“慨然有隐遁意。”这些人经历过多次科举失利,已经磨掉了进入仕途的信心,失望之下,只能归隐。

(2)辞官归隐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大宋提刑官》剧照

和屡试不第的读书人不同,这类人他们已经进入仕途多年,见惯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斗争,加之对官场的腐败现象的憎恶,于是选择辞官归隐。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结局就是如此,宋慈对朝政腐败、君主昏庸的不满愤而辞官。而《宋史▪隐逸传》中提及的宇文之邵也是如此,曾经担任过曲水县令,在任期间对上司剥削百姓的事深感不满。等到宋神宗即位后,上疏献策却却没有下文,于是心灰意冷,叹息说:“吾不可仕矣。”辞官归隐。这一类隐士觉得自身对社会做不到改变,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安宁,不愿意和外在同流合污,他们放弃仕途去追寻自己精神的解脱。

(3)国难当头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郑思肖 《墨兰图》

少数民族的问题一直伴随着宋朝始终,立国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外族的威胁。北宋的“靖康耻”和南宋“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两次的国难,使归隐成了一部分士人最终的选择。纵观两宋灭国期间的隐士,在国难之时归隐的达到最高潮。如在宋朝灭亡后,连江有位姓郑的太学生,改名为思肖,表达自己思念赵(趙)宋之意。他隐居吴中,每当坐下都面朝南方,以示自己不肯向北方少数民族屈服。在死前提前留好墓碑“大宋不忠不孝臣郑思肖。”这类退隐之人,不能改变亡国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退隐的方式,来展现对前朝的思念、忠君爱国的情怀,也露出对异族不肯屈服的民族气节。

假隐士-借归隐来入仕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这类隐士选择归隐不是出于内心真正的想法,只是想通过此来达到入仕的目的,这类隐士是假隐士。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时人对隐士的推崇和称颂、政府对无为清净精神的提倡。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僻静的场所隐居下来,慢慢积累名气,等到声名鹊起之时,自然会有政府征辟和官员的推荐。唐代的卢藏用就因为“终南捷径”而为世人熟知。宋代魏泰在读到韩愈《寄卢仝》这首诗时评论道:“夫为处士,乃刺口论时事,希声名,愿驱使,又要索高价,以至饰仆御以夸闾里,此何等人也?其侮薄之甚矣!”含蓄地说这类借着隐士而入仕的人是假隐士。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终南捷径漫画

宋代的种放就是善用此方法的人,他的一生就是一会归隐,一会做官,甚至可以说是一边做官,一边做隐士的过程。“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咸平元年母卒,水浆不入口三日,庐于墓侧。翰林学士宋湜、集贤院学士钱若水、知制诰王禹偁言其贫不克葬,诏赐钱三万、帛三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丧……赍装钱五万,放辞不起……赐帛百匹、钱十万。”如果是真正的隐士,就应该寄情于山水之间,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反之亦然。因为古代做官的途径,除了科举之外,还有“举隐逸”这种政策。种放比较前人卢藏用更加高明之处,在于既保留隐士身份,又做大官。当他想做官时就通过其特有的途径,向中央知会一声,中央来一套征召大典,风风光光去做官。过一段时间,官瘾过了又想回归去做隐士,皇帝再礼送归去,赏赐丰厚。到了晚年,史书记载其“晚节颇饰舆服,于长安广置良田,岁利甚博。亦有强市者,遂至争讼。门人族属,依倚恣横。”不仅身家富贵,待门下极为宽松,导致因此引发诉讼。假隐士虽然风光,但却受很多正派人士不喜。

宋代隐士的生活方式

隐士作为古代一类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的生活区域远离喧嚣,但他们不是仙人,也需要和正常人一样,通过五谷杂粮和柴米油盐来维持生存。大体上宋代隐士的生活方式(或经济来源)主要是这几种:

躬耕渔猎,自给自足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渔猎图

这类隐士通过自己亲自的劳作来获得生活物资。上文提及的松江鱼翁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以捕鱼为生,生活得怡然自得。《宋史▪隐逸传》中记载一位叫苏云卿的隐士,他隐居于南昌的东湖附近。“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个人生活简朴,一双草鞋,身着粗布衣服,耕作劳苦却很开心。

家境殷实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宋朝宴饮图

宋代大部分的隐士在归隐之前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的归隐更多是心灵的归隐,隐居之时不需要去为生计而烦恼。如苏痒,“苏庠者,丹阳人。绅之后,颂之族也。”他们在醉心山水之间时,无忧无虑,不用为生计苦恼。

朝廷赏赐

历代的统治者对于隐士都表现出礼遇的态度,沿袭了历代尊隐传统,不时会有对隐士们的赏赐。如宋朝早期的隐士陈抟,在前朝时,周世宗就“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宋太宗更是对他礼遇有加,数次召见,都有丰厚的赏赐,连其居住的云台观也是宋太宗下令扩充、修葺。前文所说的种放也是如此。宋真宗时期的李渎,真宗褒奖“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外蠲其差役。”

教书育人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教书育人

宋代的隐士有些曾经或参加科举,或入仕多年,或专研某项学问,他们整体的文化修养很高,其中一些隐士在归隐时也从事教育工作。周启明“教弟子百余人”,陈烈隐居时“从学者常数百”。还有位隐士田诰“聚学徒数百人,举进士至显达者接踵,以故闻名于朝。”

这类的隐士不仅通过教书育人来养家糊口,也变相的推动了宋代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


“夫隐居以求志”,浅谈宋代的隐士群体

总结

宋代隐士在主观上想着远离政治,但是却少有能真正脱离政治的,他们与朝堂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无法真正断绝。其中有着真隐士,他们喜欢田园生活,畅意于山水之间,空闲之时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有假隐士,他们归隐的目的只是以此作为进身之阶,最终的目标依然是朝堂之上的一席之位。但无论真隐假隐,他们共同构成宋代的隐士群体,在我国文化发展中期起到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佳话。

文献参考:

《后汉书》

《宋史-隐逸传》

《略论宋代隐士的生活状况》姜欢

《宋代隐士群体研究》未战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