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廊桥遗梦》: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再读《廊桥遗梦》: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01】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勤在1992年出版的小说《廊桥遗梦》,在我国流传甚广,是一部经典的婚外情小说,曾一度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关注和讨论。1995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大荧幕时,在美国曾引发离婚狂潮。

年轻时阅读时,对男女主人公的那种偷情的行为与心理,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为这对老人感到羞愧和可耻。喜欢这部小说或电影的粉丝还容易背上“三观不正”的骂名。然而,激进而好奇的年轻人,还是想一探究竟,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探索这种爱的合理性,并寻找一些新的证据。

再读《廊桥遗梦》: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02】

作者将一对中年人的婚外情描写得哀婉动人。作品构思巧妙、结构新颖、文字优雅,是一种成年人说心事的节奏,使一些中老年读者觉得他们的生命仍有焕发光彩的机会与动力。

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和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约翰逊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获得了一次空前绝后的享受,都对短暂四天的相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小说用一种极为理性克制的手法,描述了一场违背道德伦理的婚外恋。男女主人公从始至终都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爆发的临界点处理得相当真实微妙。虽然没有激烈的高潮,但全程暗流涌动,真实地展现了两个一见钟情的男女该有的样子以及即将发生的一切的准确判断,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婚外恋这一存在的偶然性和合理性。

再读《廊桥遗梦》: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03】

中年人与年轻人相比,他们在生理上没有那么强烈而急进的要求,他们经过生活的磨砺,懂得精神上的享受比生理上的享受具有更高层次的生命美感。他们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体贴他人。他们换位思考,为所爱的人着想,为这次冒险行为的后果进行了充分地评估,并将结果完全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这使得他们对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更加理性与完美。

小说自始至终给人一种平静的心境,没有激情澎湃,没有一时冲动,一切都在默默中完成。事情的发生与推进,只源于彼此心灵的感应。他们都看到了事情的进展,明白事情正朝着某一个方向推进,有一件事迟早都会发生,而他们却都没有拒绝,而是顺其自然。面对分手,他们也能平静、舒坦,只是略带一些伤感。

中年人的爱如午后的晚霞,一切都是那么恬静与美好。没有侵略性,没有破坏性,没有挑逗性,一切都在隐褪的过程中,慢慢淡出,慢慢消失,只是如何令这一过程增添一点点美感。

再读《廊桥遗梦》:年少不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04】

《廊桥遗梦》宣扬了一种生命的美学,把婚外情这种有可能导致破坏性的事处理的泰然自若,行如流水,没有太高的奢望,也能平静地对待失望。

无论如何,爱过了,而且终生回味,这是对懂得爱的人的回报。不仅如此,它还使其本身永葆鲜活。

年少阅读,不解书中意。读懂时,已是书中人。这是中年人的爱与哀愁!

时间是最为廉价的催化剂。除了消耗青春的成本,它的最大作用就是,能证明合理的存在,证明真理的永恒。爱与哀愁正是对中年人生命与爱情美学的展现与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